族譜
上杭太拔丘三五郎
2005年元月“上杭丘氏三五郎公族譜編委會”編輯出版的所謂《上杭丘氏三五郎公族譜》P66所錄的所謂“大明景泰庚午元年(1450)”丘聰撰《初修三五郎公族譜序》說:謹按先世,自東晉五胡云擾渡江而西,繼入南閩,家於汀之寧邑。及始祖三五郎兄弟三人遷居上杭勝運。以其始來茲土,故名始祖。其子十人俱出上杭,又名世祖。以其世居上杭,自此故名世祖。……夫自世祖由來至於今世,三百有餘歲……。”丘聰1450年未說三五郎十子的名字。其實上杭根本就找不到三五郎十子的墳墓和具體確切的居住地。
丘宏1466年撰《續修三五郎公族譜序》云:“始祖三五郎從寧化石壁都邱家坊移來上杭勝運大拔城前壩……葬於原居黃岩屏峰嶺。枕山帶水,左龍右虎,極萃風水之美。”該序說“始祖三五郎從寧化石壁都邱家坊移來上杭勝運大拔城前壩”,“及公卒,葬於原居黃岩屏峰嶺”。從語境上看,“始祖三五郎從寧化石壁都邱家坊移來上杭勝運大拔城前壩”,即“上杭勝運大拔城前壩”當為原居地,而該序又說“及公卒,葬於原居黃岩屏峰嶺”,證明其原居為“黃岩屏峰嶺”。“原居”是指遷上杭後的首居地。到底“始祖三五郎”遷上杭後的首居地具體在“上杭勝運大拔城前壩”還是在“黃岩屏峰嶺”呢?所謂的丘宏1466年撰《續修三五郎公族譜序》說法矛盾。
據賜進士出身南雄知府奉勅南京江西道巡按四川監察御史九世孫丘道隆1520年前後撰《序》稱“三五郎公宋元(1271~1279)之間,自寧化石壁村,游於上杭勝運里大白城前壩。”說明,丘三五郎是宋元交替時期人。
1574,丘自華作《杭川邱氏重修家譜序》云:“丘氏之族,按諸譜先自晉唐居江西建昌、永豐、石城等處,繼遷寧化,源流甚遠不可考矣。據先達六世孫鄉薦親溪(聰)、九世孫黃門蘭齋(弘)二公所撰譜序,皆以鼻祖三五郎兄弟三人,於宋南渡(1127)後,疊因兵燹,始自寧化移居上杭紫林勝運、來蘇等處。以其始遷,故稱始祖。厥子十人,除伯三六八郎,惟存七子流傳蕃衍,曰:伯一郎、伯二郎、伯四郎、伯五郎、伯七郎、伯九郎、伯十郎。兄弟自此世居,故稱世祖。但弘公序雲,李氏出子十人,而不詳其幾母。又據程鄉九世孫庠生習序雲,李氏下加一陳氏。……粵稽三五郎卒葬黃岩屏風嶺,世傳極萃風水之美,故世子七人子孫被其餘蔭,第妣李、陳未詳,厥墓。” 說明“丘三五郎娶妻李氏、陳氏”是後人編造的假話。民國《上杭縣誌·氏族志》所謂上杭“全縣丘氏皆祖三五郎,徙居粵贛黔桂湘浙等省者甚眾”之說,乃出自統宗統系的上杭曹田清末舉人丘復之口,更無無清朝以前的老縣誌和老族譜佐證。不但不足為信,也與事實不符。1741年老墓碑鐫刻僅為“丘三五郎之墓”,1775年重修的墓碑鐫刻為一世祖,今只有上杭中都丘氏修譜人在1989年以後才尊為丘三五郎太始祖並改墓碑。老譜均說丘三五郎從寧化遷上杭,但今天上杭中都丘氏修譜人卻不顧舊譜記載,硬說三五郎是“客家丘氏入閩始祖。”1574年,丘自華作《杭川邱氏重修家譜序》云:“丘氏之族……源流甚遠不可考矣……第妣李、陳未詳,厥墓。” 厥墓,就是指無墳墓可考。而今上杭中都丘氏修譜人卻說“李、陳夫人仙逝後,葬在太拔鄉黃岩村屏風嶺。”三五郎墓葬所在地山高、路險、溝深、林密,距上杭縣太拔城前壩,約九公里,人跡罕至。山下五華里處才有40多戶楊姓人家居住。而今上杭中都丘氏修譜人卻將所謂“附近別姓村民亦敬拜始祖如神明,小孩偶有不適,或家有所求,常煮茗焚香,頂拜墳前,祈禱輒有所應。”的神話訛傳海外,影響惡劣。在上杭中都丘氏修譜人的操縱和蒙蔽下,2002年7月,上杭縣人民政府批准將丘三五郎古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清嘉慶三十年(1815),丘三五郎裔孫在上杭縣城登俊大街(今解放路206~208號)建有“丘氏宗祠”,今被上杭中都丘氏修譜人擢稱為“丘氏總祠”,又誑稱為三五郎公總祠。1905年,古梅州石窟都大坑頭名諱字號未傳於譜的丘氏始祖二十一世孫、抗日保台愛國志士、教育家丘逢甲,聯絡上杭清末舉人丘復(字荷公)等,在丘氏宗祠創辦了福建省第一所民立師範學校——“上杭邱祠師範傳習所”後,上杭中都丘氏修譜人為攀附名人,竟然將丘逢甲和廣東饒平烋公後裔遷台灣後的名人丘創煥、丘進益、邱創良、邱清輝、邱正吉、邱義仁等統統都誑稱為三五郎後裔。近十多年來,上杭中都丘氏修譜人謬稱的“三五郎後裔”,也由數字不明到30多萬,由30多萬再到50多萬,再到80多萬,又再到100多萬人。2009年3月,上杭中都丘氏修譜人利用不懂族譜的小孩在網上發文,竟然誑稱“三五郎後裔”有200多萬人。大有想把整個天下丘(邱)氏都納入這個宋末遷杭的太拔三五郎名下。真是可惡至極!!台灣“世界丘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家住台灣省桃園縣大溪鎮的邱正吉先生對上杭中都丘氏修譜人統宗統系不滿,拒絕上杭中都丘氏修譜人修所謂的“三五郎公祠”的要求,邱正吉先生以台灣“世界丘氏宗親總會”的名義投資350萬元人民幣在上杭縣城興建了“姜太公旅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