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靜中

上外靜中

民辦上外靜安外國語中學(原建承中學,其前身為京西中學)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和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聯手合作的教育項目,創建於2002年。學校的育人目標是“外語見長,全面發展”。上外靜中的外語教學不僅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氛圍、思維方式、汲取多元文化的載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切入口。

基本信息

簡介

校訓:博採眾長,施展個性

教風:求實、求變、求新

學風:樂學、會學、善學

創建近十年來,由於理念新、管理強、師資敬業、學生優秀,學校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

走進學校,綠色蔥蘢,充滿朝氣。英語教學小班化,使學生的英語整體水平提高很快,即使是低年級的學生也能在老師指導下自行設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以及製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整堂課用全英語自教自學,掌握了一種全新的的學習方式。校本英語活動系列化,有“雙語升旗儀式”、“英語舞台”、“愛心義賣”、“歡迎來上海”、“英語夏冬令營”、“科技節”等,這些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且促進了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學校嚴格按照《上海市普通中國小課程方案》開設課程,堅持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語文學科推廣“討論式”教學,還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數學學科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同時,盡力滲透學習方法指導,課後要求同學學以致用,以求在實踐和實際生活中提高對知識的套用能力。各學科教師共同努力,逐步闖出了:英語富有較強優勢,語數學科同步發展,教學時間協調安排,學生的共性與個性和諧發展的良性辦學之路。近三年來,學生在各項學科測試及各類競賽中均在全區名列全茅,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良好的聲譽。

歷史

解放戰爭時期,建承是黨在中學系統的民主堡壘學校之一。建承中學培育了許多革命青年。

1940年至1945年,建承中學有一百餘名師生奔赴皖南、浙東、蘇北等抗日根據地。在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鬥爭中,建承師生站在前列。同時,建承中學成為上海市“助學聯”的活動地點。各個歷史時期建承中學先後有司馬正、陳仲信、顧仁達、周琦等4位烈士光榮為國捐軀。

1985年恢復“建承”校名以後,學校已連續八屆十六年被評為區文明單位。進入九十年代以來,學校繼承了“大勇求實”的精神,倡導了“勤學勤業”的作風,取得了辦學的顯著成績。

1989年,校內建成了校史陳列室,幾經擴充,現陳列面積120平方米,有照片600多幅,展品百餘件。1995年,重建的《建承烈士紀念碑》落成。建承中學現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上外靜中位於北京西路653號,近石門二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