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鄉農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

三陽鄉農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

三陽鄉農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三陽是歙縣、黃山市的東大門,是融入浙江經濟帶的橋頭堡。三陽地處天目山區,天目主峰清涼峰就在我鄉境內,優越的地理條件,加上溫和獨特的氣候,三陽自古以來都是生產優質農產品的地方,茶葉、山核桃、貢菊、蜜棗名響四方;三陽地靈而人傑,三陽人民勤勞智慧,名茶老竹大方,琥珀金絲棗便是優異資源和非凡智慧的結晶和體現。一、 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和經驗   二、 面臨的困難和今後發展思路 。

三陽是歙縣、黃山市的東大門,是融入浙江經濟帶的橋頭堡。三陽地處天目山區,天目主峰清涼峰就在我鄉境內,優越的地理條件,加上溫和獨特的氣候,三陽自古以來都是生產優質農產品的地方,茶葉、山核桃、貢菊、蜜棗名響四方;三陽地靈而人傑,三陽人民勤勞智慧,名茶老竹大方,琥珀金絲棗便是優異資源和非凡智慧的結晶和體現。
隨著黨和國家的農村政策逐步最佳化,隨著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農業必須走上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健康發展道路。農業產業結構如何最佳化調整,農業生產如何提高組織化程度,農業效益如何快速提升,我鄉政府,企業和廣大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十幾年來,我鄉積極學習浙江農業發展的先進經驗,積極爭取上面和項目政策的支持,積極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通過大力扶持龍頭企業,通過大力培植產業基地,我鄉農業產業化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並被授予黃山市農業產業化先進鄉鎮。
一、 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和經驗
(一)發展現狀
1、特色農業得到長足的發展。我鄉目前已形成了以茶業、山核桃、貢菊為支柱拳頭,以竹筍、高山蔬菜、糧油作物、畜牧業為補充的農業生產格局。全鄉農業總產值超6000萬元,人均農業收入2700元。快速發展的山核桃和貢菊產業給我鄉農民帶來了豐厚的收入,去年我鄉生產貢菊5000擔,產值1500萬元;去年我鄉慈坑村僅山核桃收入160萬元,人均1600元。特色產業效益的凸現和專業典型的湧現激發了全鄉人民發展特色農業的熱情,三陽人民還在成功的喜悅中勇於創新,特色農業發展的思路走向新穎豐富,道路走向寬闊多彩。
2、龍頭企業得到快速的壯大。目前我鄉立安茶業已是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正在申報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頂龍炒貨、老竹大方、龍鳳茶業正在積極申報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愛娟山核桃、福泉源茶菊專業合作社等一批新業主正熱情投入市場展現鋒芒。隨著農業企業的發展壯大和有序競爭,我鄉農業企業不僅積極強化硬體設施,同時他們還注意增強自身的軟實力。近來,我鄉企業不僅注重了知識品牌的保護,注重人才的引進培育,還紛紛牽頭組建協會、合作社,積極尋求與農戶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力求增進企業與農戶的長久緊密合作。
3、產業基地得到大步的提升。基地是農業產業的根本,基地的規模和質量決定產業的檔次和未來。今年來,通過乾群努力,市場引導,項目推動和企業運作,我鄉陸續建成了6000畝有機茶生產基地,7000畝山核桃生產基地,5000畝貢菊生產基地,1000畝燕筍生產基地,300畝高山蔬菜生產基地。我鄉還對基地加強監控和管理,注重對基地農民的培訓教育,近三年來,我鄉開展政策科技培訓150場次,20000多人次接受政策宣傳和職業教育;注重對基地的規劃和整合,通過項目建設和政策調控做大基地,引導規範管理;注重對基地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封山育林,打擊高毒農藥使用等手段提高基地建設的質量。
(二)主要經驗
1、黨委政府長久高度重視。鄉黨委政府從幫扶立安茶業開始,一直高度重視農業產業化工作。多年來,黨委政府注重學習外地經驗,注重實施農業產業項目,注重農業企業的扶持,注重農業人才的培養,建立了一套農業發展政策保障體系,營造了全力支持投入農業產業的政治氛圍。
2、制定科學的農業產業規劃。我鄉擬定了以環清涼峰周邊為重點的有機茶開發基地,以徽杭沿線為重點的山核桃竹筍生態線農林基地,以美川三高為重點的貢菊生產基地,對全鄉的產業進行整合和科學規劃。這些工作對指導我鄉農業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3、花大力氣培育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經過也就是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經過,扶持培育龍頭企業,為農業企業做好服務一直是我鄉農業工作的重點。多年來,我鄉為企業的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力量,不僅為企業解決現實的土地徵用,認證辦理,技術改造,融資引資等問題,還積極為企業申報項目,對外宣傳做了大量的工作。
4、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近年來,我鄉積極爭取上級財政扶持,多方籌措資金注入企業發展和產業基地建設。世行貸款有機茶開發項目,山核桃土地治理項目等大投入項目陸續落地我鄉,項目帶動成效明顯。
5、努力最佳化農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我鄉在上級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不斷地加強農業產業服務設施力量的硬體配套,並不斷加強宣傳輿論,法制文化建設,逐步最佳化農業產業發展的軟環境,從而營造一個健康向上,誠信守法,和諧安全,次序井然的農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
二、 面臨的困難和今後發展思路
1、 農民思想意識和科技水平期待快速提高。當前青壯勞力和知識農民大多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已年齡偏大,文化偏低,跟不上思想意識和科技水平的發展要求。我鄉財力還較薄弱,農民思想文化、職業素質教育和科技推廣經費嚴重不足,農民素質沒有質的飛躍,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必然跨不到更高的台階。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需要各級政府予以高度重視,進行深度調研,開展長遠謀劃。
2、 企業和農戶協作創新意識不夠。具體表現在產銷契約簽訂率不高,契約質量不高,企業和農戶緊密度和結合力不強。企業只有為基地農戶創新搞好服務,農戶才有可能為企業堅守承諾,我鄉正積極引導組建規範運作的高標準專業合作組織,力求通過專業組織的規範運作和大力協調,從而有效地把企業和農戶做好連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