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15年3月18日,省政府批覆(黔府函[2015]50號)同意撤銷木黃鎮、新業鄉,設定新的木黃鎮,木黃鎮轄原木黃鎮和原新業鄉,鎮政府駐木黃村。
鄉鎮概況
木黃鎮位於印江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武陵主峰梵淨山腳下,地處兩省(市)三縣(印江、松桃、秀山)交界處,距印江縣城41公里,素有印江東大門之稱,是中國工農紅二·六軍團會師聖地,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省級綠色小城鎮,省級示範小城鎮。城鎮規劃區面積2.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總人口46327人, 是苗族、土家族集居地,鎮區人口12080人,城鎮化水率35.76%。2012年國民生產總值2512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達15787萬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078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88元,財政總收入682.22萬元。在全省100個特色示範小城鎮建設中,主要依託梵淨山旅遊景區、風景名勝區和歷史文化名鎮等資源,著力打造旅遊景觀型和特色產業型示範鎮。
區域概況
境內交通便利,集鎮商貿繁榮。省道304線貫穿境內陽壩村、集鎮、燕子岩村、烏溪村、烏巢村,是印江縣城 連線渝懷鐵路孟溪火車站路線;梵淨山環線公路過境,使木黃紅色旅遊資源和梵淨山自然旅遊資源得到優勢互補,帶動整個環梵淨山片區的旅遊經濟發展;天堂至新業油路途經境內李家溝村、陽壩村、集鎮、老寨村、五甲村,是印江東北部(刀壩、天堂、合水、新業)四個鄉鎮的主幹線;重慶秀山至木黃坪洞口公路修通,鎮內有6000多平方米的客車站一個,直達廣州、廈門客車兩到三天發一次,銅仁客車每天發三次,到松桃班車若干次,到印江每天發11次以上(坐滿即走)。集鎮已建成街道有會師路、長征街等大小街道九條,還有河濱大道等十餘條街道在建設和規劃建設中。有常年個體工商戶500多家,街道商品琳琅滿目。糧食經濟作物種類較多,農業產業化發展突出 。全鎮有耕地面積16985畝,其中:田11640畝,土5345畝,主產優質水稻(優質糯米)、玉米、紅薯、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及油菜、茶葉、烤菸、果藥等經濟作物。該鎮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堅持走現代農業發展路子,堅定不移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形成標準化的農業產品基地,促進農民增收。茶葉、現代畜牧業、烤菸是全鎮三大農業產業。在茶葉產業發展中,該鎮以定植開墾新茶園、補植補墾荒蕪茶園、精心管理現有茶園的發展思路,有計畫的推進茶葉產業的發展。力爭在10年內完成10000畝的茶園建設任務,讓茶葉成為木黃鎮第一致富產業和支柱產業。在現代畜牧業發展上,以工業化理念謀劃畜牧業發展,以產業化建設制定畜牧業發展措施,以農民增收、牧業增效為目標,以保護生態環境、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為中心,著力培育生態優勢畜牧業,積極發展規模化養殖,推進產業化經營,精心打造生態畜禽特色品牌,按照“宜鵝則鵝、宜牛則牛、宜豬則豬”的原則,圍繞“完善生產布局、建設六大體系、實現三大突破”的總體思路,實現全鎮現代畜牧業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烤菸產業發展中,該鎮按照“大戶化、專業化、規模化”的要求,最佳化區域,最佳化隊伍,實行班子成員定村,抓煙幹部包片,嚴格責任,強化獎懲,全力抓好這根產業。全鎮烤菸面積有兩千餘畝。
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這裡山水秀美,景點別致,氣候宜人。主要自然景觀及其特點:三大神泉(魚泉河、燕鳴魚泉、皇庵魚泉)冬暖夏涼;“千年耳語”、“將軍像”、 “象鼻山”、“美女曬羞”、“擎天一柱”惟妙惟肖;燕子壩、五甲田園、金廠河、芙蓉河清水潺潺,風光旖旎;將軍山、觀音山、峭壁岩俊俏壯觀。這裡文化內涵豐富。紅色文化有氣勢雄偉的紅軍會師紀念碑、古樸典雅的會師紀念館、高大挺拔的會師柏;人文景觀有土家特色的田氏宗飼、工藝精湛的木雕文化等;佛教文化有神奇久遠的梵淨山四大皇庵之首的“天慶寺”,梵淨山四大腳庵之首的“太平寺”;民族文化有中國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還有富有土家風情的錢桿、花燈、龍燈、 長號等;飲食文化有金豆腐、米豆腐、糯米、窖酒等。 2003年木黃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電石灰岩、大理石、黃金礦、汞礦、錳礦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
經濟發展
特點
一、糧食經濟作物種類較多。
全鎮有耕地面積16985畝, 其中:田11640畝,土5345畝,主產優質水稻(優質 糯米)、 玉米、紅茗、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及油菜、烤菸等經濟作物。 烤菸、茶葉、果藥是全鎮三根經濟支柱產業。2010年烤菸、茶葉、現代畜牧業等農業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促進了農民增收。烤菸生產始終堅持以規模化、標準化、大戶化為抓手,發展烤菸農戶96戶,種植面積2115畝,完成烤菸產量58.21(總產60萬)萬斤,產值408.5萬元,實現了民眾增收致富目標,菸葉稅收89.8萬元(價內稅收81.7萬元)。快速推進生態茶園建設步伐,完成春季園建設任務1091.1畝,冬植茶園1290畝,補植補造幼齡茶園80畝,實施建設了3個茶葉加工廠,全鎮年產特種茶3500斤,大宗綠茶5噸,實現產值140萬元。結合國家“雨露工程”全年培訓種茶能人、民眾1200餘人次;現代畜牧穩步推進。燕子岩太陽養牛場,烏溪華勇種豬場示範帶動作用得到繼續鞏固,太陽牛業年末存欄種牛828頭,在木黃、燕子岩村種植飼草基地950畝,帶動48人就業。新建總投資150萬元盤龍鄧素梅種羊場,發展標準化養羊大戶6戶,小戶20戶,現存欄母羊650隻,種公羊20隻,商品羊726隻;年內推引二元母豬238頭,純種母豬39頭;新建總投資300萬元的五甲冷水魚養殖基地,現有雜交鱘魚苗2萬尾。通過燕子岩、三合、地茶實施的農村居民增收項目帶動,鎮內農業產業發展成效明顯,農村居民增收有了新希望。 糧食生產喜獲豐收,2010年完成夏糧播種面積23100畝(其中馬鈴薯種植面積11500畝);秋糧播種面積29173畝(水稻播種面積12100畝,玉米播種面積5500畝,薯類播種面積700畝,雜糧播種面積693畝、花生600畝、蔬菜3280畝)。實現夏秋糧食總產量11414.66噸,油菜總產量1517.28噸。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產業發展迅速, 在燕子岩村新建蔬菜大棚8200平方米,在三合村發展高山秋季蔬菜130畝,在盤龍村發展大頭菜基地連片示範220畝,在桅桿村發展竹蓀產業8畝。
二、 工業經濟、城鎮經濟、文化旅遊、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
投資2億多元的木黃220千伏變電站已經投產,其成為銅仁市變電中心。整髒治亂有新成績,城鎮已經開始對於老主幹道進行改擴建,印松公路改道,河濱大道等數條主幹道開始施工。商貿中心已經全面開始施工,商貿中心占地40餘畝,包括農貿市場、商品批發零售中心、餐飲、住宿以及其它配套設施。農貿市場建築面積5600平方米,商品批發零售中心建築面積18800平方米,餐飲、住宿建築面積7580平方米。會師廣場已經開工、居住中心即將開工建設,供水系統已經完工,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已經招標即將開建。完成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館維修工程,增加了管理人員,並實施了全天候免費開放,開展了“紅色文化旅遊周”活動,金廠河“農家樂”健康發展。土家民居改造實現了“零突破”,完成了昔坪、盤龍、陽壩等村105戶土家民居改造工程,為新農村建設和旅遊發展增添了新活力;完成“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6個,獎補金額65.6萬元
三、交通條件。
最早將於今年底開工印秀高速公路貫穿全鎮, 交通便利。東連線大興機場和建設中的渝懷鐵路孟溪火車站(相距60公里),北鄰天堂、刀壩,南接新業,西鄰合水,省道印松 油路貫穿全鎮,木黃——天堂油路、木黃——新業油路、木黃——坪洞口三陽、木黃——石樑貫穿集鎮、木黃——金廠、木黃——木盆六條油路以木黃為中心幅散四周鄉鎮,環梵淨山公路從木黃西北部穿過,木黃從環梵淨山公路到地區行政中心銅仁大大縮短了車程與行車時間。木黃是黔東地區連線重慶的重要通道口。全鎮已村村通公路,主要鄉村公路全部改建為油路。鎮內每天有過往的 大小車輛達數千車次,還有發往廣州、廈門、銅仁、松桃、浙江、印江等 地的專車,每周達數百車次。
四、 工業經濟。
境內儲藏有豐富的金、 銅、錳、白水泥礦石、大理石、花崗石及豐富的水資源。恆豐電解錳廠自2009年6月18日點火投產以來,生產正常有序,月均產量550噸,年產值可達1億元,穩定帶動了180人就業。紅色木黃窖酒被貴州省第五屆旅發大會列為指定用酒,投資2億多元的木黃220千伏變電站順利開工建設。白水溪水電站已經建成運營多年。
2013年主要經濟指標:全鎮GDP增長20%以上,財政收入增長4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0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
社會和諧發展:計畫生育工作水平穩步發展,全程跟蹤管理得到鞏固提高,村級計生工作基礎得到夯實。2010全年人口出生372人,常住人口出生率為13.84‰,完成結紮手術172例,占全年任務170例的101.18%(男扎26例、女扎146例),發放計生獎勵扶助8萬元。教育“兩基”進一步鞏固提高,木黃國小年度教育教學獲鄉鎮學校第一名,完成了2個教學點的撤併,集中辦學和寄宿式學校建設穩步推進,學校周邊環境得到有效好轉,發放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共97萬元,木黃中學高考每年上一個台階,2010年首屆上本科線10人(一本1人),2011年上本科線16人(一本2人),2012年本科線18人(一本3人),2013年上本科線34人(一本4人)。2010年全年發放低保金181萬元,惠及4621戶13063人,救災款17萬元;民眾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5萬人,參合率達97%,累計補償1848人次,補償金額127萬元,個人醫療最高補償金額達到19.5萬元;參加城鎮醫療保險387人。落實兌現涉農補貼金額336.3萬元,家電下鄉補貼90萬元,投入農村危房改造114.9萬元,改造農村危房100戶。社會救濟、新合醫療面進一步擴大,加大耕地保護力度,嚴格落實了農業稅減免和糧食直補政策,有效保護了種糧農戶的積極性。完成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為進一步完善我鎮人口、就業、教育等政策,促進人口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平安木黃創建工作有序開展,建立了綜治工作中心,健全完善了矛盾糾紛排查制度,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夯實了創建“平安木黃”的根基。加強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年內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06起,調解成功203起;辦理治安案件45起,結案45起,沒有出現到省、赴京非常上訪;加大了安全檢查和防範力度,安全生產經常性工作得到強化和提高,全鎮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全年沒有重大森林火災,沒有林業重特大刑事案件發生,社會穩定、政治安定。 水利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實施了投資800萬元的烏溪河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完成了總投資390萬元的陽壩防洪堤工程建設,保護耕地657畝,人口1407人, 啟動實施了總投資406萬元的昌溝水庫灌區渠系配套工程,新增灌溉面積3110畝,建設完成地茶、李家溝總投資133.33萬元的煙水配套工程,新增灌溉面積1740畝;計畫實施總投資106.43萬,解決3114人,2242頭牲畜飲水。涉及鳳儀、大坳、燕子岩片區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完成了五甲、老寨、木黃、陽壩村土地整治項目,完成了集鎮高壓輸電線路改造。
旅遊資源
紅色文化有氣勢雄偉的紅軍會師紀念碑、 古樸典雅的會師紀念館、高大挺拔的會師柏;自然景觀有冬 暖夏涼的三大神泉(木黃、燕子岩、皇庵)、惟妙惟肖的“蒙 面觀花”、“牛肝馬肺”、“美女曬羞”、“懶漢曬做'等;人文景觀有土家特色的田氏宗飼、工藝精湛的木雕文化等;佛教 文化有神奇久遠的梵淨山四大皇庵之首的“天慶寺”,梵淨 山四大腳庵之首的“太平寺”;民族文化有中國戲曲“活化 石”之稱的排戲,還有富有土家風情的錢桿、花燈、龍燈、 長號、瑣喇等;飲食文化有鮮嫩可口的金豆腐、貢米、糖粑、 茶葉和“風來隔壁三家醉,雨後開瓶滿屋香”的木黃窖酒等。 2003年被省政府命名為木黃省級風景名勝區。
省級示範性城鎮建設
木黃鎮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淨山西北麓,是環梵淨山旅遊公路上的一個旅遊重鎮,也是松桃印江交界處的一個商貿古鎮,是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會師聖地,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省級綠色小城鎮。304省道穿鎮而過,距印江縣城41公里,距松桃孟溪火車站70公里,鎮內的旅遊資源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二六軍團紀念館和紀念碑等紅色旅遊景點5個。木黃鎮還是梵淨山佛教文化重要傳承地,天慶寺是明清時期梵淨山四大皇庵之首,總攬梵淨山佛教事務,太平寺是四十八覺庵之首,民間有“天慶寺的豆子、太平寺的女子”之說(天慶寺廟產多產黃豆,太平寺是尼姑庵)。還有田氏宗祠等古建築,全鎮森林覆蓋率達47.1%,鎮區內有魚泉三眼,自然環境優美。全鎮總面積137.74平方公里,城鎮規劃區面積2.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總人口33780人,鎮區人口12080人,城鎮化水率35.76%。
木黃城鎮規劃由歷史文化街區、商貿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居住中心、特色旅遊商品體驗中心五大板塊和將軍山公園組成。歷史文化街區位於長征路、會師路、觀音山之間以會師館、魚泉河為中心的老街區,商貿中心位於老街區東面到金廠河這一區域,居住中心位於現老寨以南到五甲這一區域,綜合服務中心位於原來的開發區,也就是會師路以西這一區域,特色旅遊商品體驗中心位於綜合服務中心以北金廠河與新業河交匯這一區域。
綜合服務中心、特色旅遊商品體驗中心都已經開始全面建設,居住中心即將開工,歷史文化街區開始對主要街道進行整治、改擴建,印松公路改道將不再過境老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