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陳故里
大橋鎮——古新井縣治地,為北宋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的出生地。陳氏兄弟堯叟、堯咨為狀元,堯佐為進士,堯叟、堯佐相繼為相,堯咨為節度使。三陳文章德業,炳然史冊。其故居、祖塋均在今大橋鎮的新井村,與三陳相關的名勝古蹟尚有潄玉岩、三石筍、金魚橋、思鄉井、道子坪、慈光院(封巒寺),遺蹟尚在,班班可考
補充
三陳故里訪英賢
三陳故里訪英賢
“長嶺越三千,桃李艷艷映重宵。看陳祠晴雲、寶殿飛檐、三洞夜月、漱玉秋風,快賞旱橋天成,樂聽馬跑泉音,休忘卻,逍遙拜老君,佛岩覽祥光,盡將大橋八景收眼底;崢嶸逾萬紀,楊柳飄飄接天際。溯省華安民、堯叟擊寇、佐公修史、咨保長安,欣頌譙周匡國,驚觀朝柱揚威,須長嘆,永維戰朝鮮,志士還古韻,會當新井七傑注心間。”
懸掛在南部縣大橋鎮三陳祠的這幅長聯,讓每個品讀的來者不得不為大橋的地靈人傑所折服。聯中所指“八景”是大橋古鎮的八處名勝,“七傑”便是大橋這片土地曾經養育的精英。三陳祠還有一聯曰:“新井市中存八景,桂花橋上訪三元。”這“三元”便是指唐朝新井令陳翔後裔陳省華的三個兒子: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南部人俗稱為“陳氏三狀元”。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新井縣建址於今南部縣大橋場東側。唐末,陳翔任新井縣令。北宋初年,陳省華三子相繼中進士,堯叟、堯咨中狀元,堯叟、堯佐相繼為宰相,堯咨為節度使,“新井三陳”一時聞名天下。雖然時過境遷,但在水泥澆鑄的樓房和道路的周圍,仍能搜尋到不少陳氏父子的遺蹟,還能聽到流傳多年的佳話。
大橋鎮離南部縣城70餘公里,在大橋鎮後的金魚山上,三陳祠安然坐落。三陳祠上下兩層,粉牆紅瓦,飛檐翹角。一樓大廳里安放著陳氏三兄弟的塑像,三兄弟或文或武,巍然站立在家鄉的山嶺上,守望著這一方靈秀山水。在雕塑兩邊,陳放著幾塊從場鎮附近挖掘出的古碑。其中一塊是“唐新井令陳公諱翔府君之神道”碑,石碑已經斷裂,不見題款。有一塊是“出兄弟狀元宰相瑞筍處”的石碑,可以清楚辨認出是大清光緒十七年知南部縣事黃崐的題字。還有一塊是“宋三陳先生讀書處”的石碑,為大清光緒十六年知保寧府王樹漢的題字。為了保藏好這幾塊石碑,大橋陳氏後裔費了不少心血,籌資修建了三陳祠,並把這些文物移入宗祠。
三陳祠東北一個小山灣叫書岩灣,這裡竹木茂盛,清幽絕俗。山灣內有一長38米、深3米、高4米左右的一個呈彎月形的天然岩洞,叫漱玉岩,是陳氏三兄弟早年讀書的地方。仰頭還可以看出“漱玉岩”幾個大字刻在岩洞頂上,洞頂還有不少突出的小石孔,相傳為陳氏兄弟效古人“頭懸樑,錐刺股”的勤學苦讀留下的遺蹟。漱玉洞內的石壁上,還刻寫著歷代不少文人墨客來訪時留下的詩句。
離漱玉洞不遠處有瑞筍灣,因三石筍得名。《陳氏族譜》載:“先祖下葬時,天降鴻雨七日,地生瑞筍三根,兄弟將相迭出。”“瑞筍”就是如竹筍狀的石頭,質青堅硬,中筍高達2米,略呈方形,左右圓而略低,可惜已在“文革”中毀壞。清道光年間南部縣令李澍有詩道:“新井縣中石筍生,聯床風雨讀書聲。峙來鼎足無雙品,占盡鰲頭第一名。此日跡留西水曲,當時紙貴洛陽城。春風得意馬蹄速,仍是陳家難兄弟。”
陳氏三兄弟先後獲得功名,世人景仰,其中“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一天他正在家中練箭,遇一賣油翁,他們各自一顯身手,於是便有了宋代大文豪歐陽修的千古名篇《賣油翁》,同時,“熟能生巧”的道理便與這個成語一樣,萬世流傳。在大橋鎮南側,有一10餘米的石墩平橋,為陳母“杖墜金魚”處。《南部縣誌》載:“金魚橋在縣西九十里,宋堯咨守荊南歸,母馮氏問堯咨:‘汝典郡,有何異政?’答云:‘過客已見善射。’母怒曰:‘不能以孝報國,一夫之技,豈父訓哉。’擊以杖,墜所佩金魚,故名。”陳母嚴格教子的故事從此流傳至今。
大橋鎮東南50米處原有一座三塊巨石砌成的橋,橋中刻龍,揚首奮須,故稱“龍橋”,可惜也被損毀。橋旁有口鑿於整石上的古井,口小腹廣,水味甘美,大旱不竭。傳說陳母馮氏在汴京思家鄉水,堯叟以驛馬馳送,故名“思鄉井”。現思鄉井還在鎮政府大院內,甘之如飴。
“三陳”雖然功名顯達,但與眉山“三蘇”相比,還是鮮為人知。“三陳”的生活年代早於“三蘇”,其功名、官職也遠遠超過“三蘇”。同時,他們也都勤政愛民,蘇軾治理西湖,留有“蘇堤”,陳堯佐治理錢塘、衛河、汾河,留有“陳公堤”。究其原因,“三蘇”美名得以文章傳世,正如三蘇祠一聯所說:宦跡渺難尋,只博得三傑一門,前無古,後無今,器識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屬,任憑他千磨百鍊,揚不清,沉不濁,父子兄弟,依然風雨共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