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水庫於1958年3月動工修建。當時正值人民公社成立之初,也是大躍進的開始階段,民眾的幹勁空前高漲。動工之初,春耕剛剛開始,縣政府從當時36個鄉鎮(當年下半年開始陸續改為人民公社)中抽調13000名農民進駐三里莊村周圍的50多個村子,投入水庫建設工程。
其實,三里莊水庫的建設早已醞釀和準備。早在1952年,縣委書記劉傑在城關辛家窯搞合作化試點時,就曾多次向市政府建設科提出要設法利用和改造扶淇河交匯處這片沙灘地的問題,以後,建設科長王鵬舉等也曾多次勘察,提出在此修建水庫的建議。1957年春,省水利廳派來工程技術人員專門進行了實地勘察,初步認為具備修建水庫的條件。當年冬,省水利學校派來兩位教師帶領30多名中專畢業學生,對水庫進行了詳盡的勘測、設計。隨後逐級上報,經山東省人民政府和中共昌濰地委、專署的批准,確定水庫工程於次年春季正式動工。由於工程量大,施工期短(七月主汛期之前必須完工),所以工程一開始,就拿上精兵強將。
民工,以城關鎮最多,為1200名,桃園鄉最少,為330名。上陣人數不斷增多,最多時超過萬人。所有民工一律按營、連、排編制,各鄉(鎮)設有指揮部,縣有總指揮部,縣長劉仲衡任總指揮,副縣長楊文明任副總指揮。當時的施工工具,主要是鐵鍬、鎬頭、木輪車、油筐。經過5個多月的艱苦奮戰,1958年8月底,三里莊水庫主體工程基本竣工。
1958年10月1日,水庫開始蓄水,安裝於水庫大壩東段放水洞上的水力發電機組同時運行,開創了諸城第一次用上水力發電的歷史,這也是山東第一處水力發電站。當時水輪機是木製,發電機由上海市東風電機廠生產,是在上海技術工人的幫助和指導下才得以安裝使用的,並且單機運行,電壓不穩且低。但它是諸城電力工業的搖籃,在以後的幾年裡,培養了大批電力技術工人。1964年諸城火力發電廠建成投產,就是從三里莊水庫發電站抽調的技術工人。
在修建三里莊水庫的過程中,難度最大的是庫區移民工作。
1957年初,在省水利廳來諸城現場勘察的同時,諸城縣政府就開始了“在城南三里莊修水庫”的吹風工作;各有關鄉鎮在幹部大會上,作了水庫移民的思想動員和前期準備工作。因涉及到南三里莊、橫溝子、黃家窯、辛家窯、吳家窯、陳家花園、丁家花園等十幾個村莊被淹沒2萬多畝土地及房舍1000多間的問題,困難較多,工作量也是很大的。當時國家對水庫建設的撥款,總額是598000元,主要用於大壩樞紐的建設如水力發電站、石料、水泥等支出。用在移民身上的,只有18%,即11萬元左右,每戶的安置費,平均只有100餘元,按當時的物價,只能蓋3間茅屋。因此,移民工作成了修水庫的最大難點。
好在當時的國內形勢很好,合作化已進入高級社和人民公社階段,土地已歸集體所有;農業已經連續獲得了自1954年以來的四年大豐收。政治思想方面也歷經“肅反”、“反右”等運動,達到了空前的統一。整個國民經濟蒸蒸日上,前景一片光明。在這個大好形勢下,水庫移民工作就有了可靠的物質及思想基礎。
民眾知道建水庫對老百姓有好處,但是,祖祖輩輩在此繁衍生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土窩”,故土難離,眷戀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青年人倒沒有什麼,但老年人就不同了。他們心裡不樂意,並不說出口,公然反對的人是沒有的。移民工作的開展,照例由搞試點開始。1957年冬,即首先在橫溝子村做試點。黨員、團員自覺帶頭搬遷,全村11個黨員、23個團員分工,各包幾個戶不等,把全村80多戶分別劃片包乾,一戶不漏地動員起來。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試點成功後,其他村的工作就好作了。自1958年春,大規模的水庫移民開始。在各村黨、團員、幹部們的帶頭下,三里莊水庫移民工作基本是順利的。當時的統計是共移民村莊16個,即陳家花園、黃家窯、辛家窯、吳家窯、兩河、台家村、東土牆、西土牆、孔戈莊一村、南三里莊、橫溝子、李家莊子、後我樂、孔戈莊二村、丁家花園,加上新立的新農村,總計161戶,742人。2004年國家對水庫移民重新進行補助時,與這個數字略有出入。這次重新補助,平均每戶1萬餘元,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水庫移民的一貫關注和愛護。
水庫建設小故事
當時政府對水庫移民的安置渠道,共採取了四種方式。一是建立新村居住,城南新農村即是其中的一個;二是支援邊疆,遷居到吉林省安圖縣、汪清縣等21戶;三是“有親投親、有友靠友”安置了7戶;四是因急於蓄水,有8戶先行搬出借住,而後再作了安排。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努力工作下,大批幹部做了艱苦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許多瑣碎的具體事務,應該說,三里莊水庫的移民工作基本上是成功的,對水庫的修建和運行起到了保障作用。至今,沒有一戶上訪或流離失所,都能安居樂業,幸福而寧靜地生活。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當時,南三里莊村一對李姓老人家,都已60多歲,因“老馬戀棧”,委實捨不得“燕子銜泥壘大窩”般築起的已居住了三代人的老屋,要與老屋共存亡。當積水漫過門檻又爬上炕台時,已蹲在這裡三天三夜的區長急中生智,讓民兵在外間放了一個胳膊粗的大爆仗。隨著“嘭”一聲巨響,兩個老人一怔,區長與武裝部長趁機每人背起一個老人就跑。前腳剛出門,老屋就“轟”地一聲被水泡倒了。這戲劇性的一幕,當時被美蔣廣播電台以“大陸修水庫炸房子移民”為題目,大肆渲染了一番。
水庫竣工
1958年三里莊水庫竣工時,大壩及副壩由粘土夯實而成,壩高18.5米。砌石部分主要是放水洞、電站、溢洪道樞紐部位。
三里莊水庫蓄水以前,諸日公路是出諸城南門,穿南三里莊,經朱家村一路南行。蓄水以後,此路此處全部變成了庫區。
1961年3月,省水利廳廳長李建修在諸城縣委書記張進的陪同下,登上三里莊水庫大壩,檢查指導工作。隨後在休息室內,張進請李建修題字留念。李建修1940年曾任過諸城縣工委書記,張進時任浯河區指導員(區委書記),彼此很熟,因此即席賦詩一首。詩云:
鐵臂移山成巨壩,紅石崖畔出平湖。
狂濤翻騰驚紅岩,銀河倒落瀉扶淇。
嶺浪千尺收眼底,峰迴路轉入重洋。
水天一色作華箋,擎筆重寫密州史。
同時,張進提出在水庫溢洪道上建閘的問題。李建修要諸城報設計。8月初,建閘申請報告完成。1962年11月18日,三里莊水庫溢洪閘工程動工,次年春竣工使用。該工程由山東省水利廳第一安裝大隊具體施工安裝,鋼製閘門由省水利廳調撥南四湖調水閘改制而成,閘分五孔,高5.32米,閘門厚30毫米,由蘇聯援建的特製進口鋼材焊接成內拱型。此閘已安全運行了45年,至今仍屹立在三里莊水庫主壩西端,整個閘體渾厚大方,莊重雄偉,與主壩渾然一體,成為四十多年來諸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該工程的完成,使水庫庫容由原來的3500萬立方米增加到5400萬立方米。國家投資300萬元,地方投資50萬元,投工80萬個。
隨著時間的推移,水庫大壩經1968年和1972年兩次護砌,1984年修了大壩防浪牆,至此,水庫建設正式完成。此後,三里莊水庫又進行了多次維護。特別是1998年秋天,投資1000多萬元,對壩堤進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後又對壩堤路面進行了拓寬、硬化和美化,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嶄新面貌。
作者系諸城市水利水產局退休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