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穴

三里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席弘賦》。別名三里二穴。由手陽明經的手三里與足陽明經的足三里二穴組成。主治胃痛,腹脹,吐瀉,食痞氣塊,中風偏癱等。直刺0.5-1.5寸,可灸。

定位

由手陽明經的手三里與足陽明經的足三里二穴組成。

手三里穴位於陽溪穴與曲池穴的連線上,曲池穴下2寸處。

足三里穴位於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嵴外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

解剖

手三里在橈側腕長伸肌起始部,肱橈肌的橈側,深層有旋後肌;有橈返動脈的分支;分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內側深層為橈神經乾。

足三里在脛骨前肌與趾長伸肌之間;有脛前動、靜脈;分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皮支,深層當腓深神經。

主治

胃痛,腹脹,吐瀉,食痞氣塊,中風偏癱等。

操作

針法:直刺0.5-1.5寸。

灸法:艾炷灸3-7壯,或溫灸10-30分鐘。

配伍

配中脘治潰瘍病等。

附註

據X線觀察發現,針刺正常人和胃病患者足三里和手三里,當胃弛緩時可使蠕動加強,胃緊張時又可使蠕動減弱,並可解除幽門痙攣。

相關論述

《席弘賦》:“手足上下針三里,食癖氣塊憑此取。”

《針灸學辭典》:“……有二:一一屬大腸經,在前臂;一屬胃經,在脛前。為了區分,《聖濟》稱前者為手三里,後者為足三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