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43年美軍將裝2000馬力發動機,具備0戰格鬥能力,而且速度更快,防護更強的F6F潑婦戰鬥機投入了戰場,立即打破了日軍0戰無敵神話,當得知F6F的情況後,三菱公司當初主張使用瑞星發動機的0戰設計人員後悔的吐血,緊急研製安裝大功率發動機的新0戰,這就是A7M烈風艦上戰鬥機。
A7M“烈風”,是日本打算用來代替零戰的新型海軍戰鬥機,盟軍代號“SAM”。“烈風”由零式戰鬥機的設計師堀越二郎主持設計,是日本海軍在二戰末期開發的全金屬結構單座艦載/基地戰鬥機(A7M1、A7M2和A7M3)及基地攔截機(A7M3-J)。日本在整個二戰期間只生產了10架:其中2架A7M1樣機,7架A7M2樣機及服役驗證機,只有1架是A7M2生產機。所有這些飛機都未投入實戰。
設計和發展
到1940年年底,日本帝國海軍要求三菱公司開始設計一個以載物為基礎的戰鬥機,這將是載物機零號飛機的繼任者。然而,當時,沒有可行的高產量,新的戰鬥機用了緊湊的發動機。此外,Jiro Horikoshi的團隊專注於解決A6M2b的早期生產問題,以及開始開發A6M3和14-Shi攔截器(後來將成為三菱J2M Raiden,這是一個基於陸地的攔截器,高度轟炸機)。因此,為零號戰鬥機研發接班飛機的工作於1941年1月停止。
1942年4月,A6M3和14-Shi攔截器的發展完成,日本海軍再次責成三菱和Horikoshi的團隊設計一個新的零級繼任者成為海軍實驗17-shi Ko(A)類型載波戰鬥機Reppu。 1942年7月,海軍發布了戰鬥機的規格:它在6,000米(20,000英尺)以上飛行速度比345公里(639公里/小時; 397英里),在不到6分鐘內爬升到6000米(20,000英尺)配備兩個20毫米炮和兩個13毫米(0.51英寸)機槍,並保持A6M3的機動性。
如前所述,主要障礙之一是發動機選擇。為了滿足規格,發動機需要生產至少2,000馬力(1,500千瓦),這使選擇範圍縮小到正在開發的中島NK9(Ha-45)(後來成為Homare)或三菱的MK9(Ha-43)也仍在開發。這兩台發動機都是基於14缸(分別是中島榮和三菱Kinsei)發動機轉換為18缸發動機。早期NK9輸出較少,但已經被海軍批准用於Yokosuka P1Y Ginga,而較大的MK9承諾提供更多的馬力。
隨著配備更大,更強大的發動機,機翼載入成為一個問題。海軍要求最多150公斤/平方米,但希望達130公斤/平方米,這將進一步加大設計的難度。使用NK9,它可以達到150公斤/平方米,但是用較少的功率它不會滿足最大速度的規格。使用MK9,工程師們認為它可以滿足要求;然而,MK9的生產比NK9延遲,日本海軍指示三菱使用NK9。
17-Shi的工作進一步推遲,工廠優先A6M和三菱G4M生產,以及進一步的工作A6M變體和解決雷電問題。結果,成為A7M1的17-Shi在1944年5月6日第一次正式飛行,在開發開始的四年後。這架飛機表現出優秀的操控性和機動性,但是作為三菱工程師擔心,與最高速度類似於A6M5零。這是一個失望,海軍命令發展停止在1944年7月30日,但三菱獲得發展許可繼續使用Ha-43發動機,與1944年10月13日完成Ha-43飛行.A7M2現在實現了頂部速度628公里/小時(339公斤/ 390英里/小時),而攀登等領域的表現超過了零,導致海軍改變主意並採用了手藝。 A7M2還配備了自動戰鬥襟翼,早些時候在川西N1K-J使用,顯著提高機動性。
1945年6月,ace飛行員SaburōSakai被命令到名古屋測試飛機。他宣布它是他見過的最快的戰鬥機,能夠超越空中,日本或美國的任何東西。他聲稱它可以圍繞地獄貓或野馬螺旋式上升,工程師說它可以在高達12000米的高空中戰鬥。
變遷
1940年
早在1940年,掘越二郎就已經充分認識到應該開始“零”式後繼機型的研究工作,儘管當時“零”式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他設計的新機型總體布局與“零”式相近,計畫安裝的動力裝置是當時正在研究中的更強力的三菱MK9A 18缸空冷星型發動機。
1942年
1942年7月6日,日本海軍提出了對新戰鬥機——“17試”艦戰的性能要求,即在6,000m高空的最大速度必須達到610km/h,而機動性能至少要和A6M3“零”戰32型相等。
1942年9月,日本海軍堅持新機型必須設計安裝出力較小的中島NK9K“譽”22星型發動機。由於相關研發費用均由海軍承擔,掘越二郎不得不勉強同意了這一要求。
首架原型機被確定編號為A7M1。由於必須優先考慮A6M和J2M的後期型號的生產,因此在三菱重工進行的A7M1的製造進程相對比較緩慢。中島NK9K“譽”22星型發動機在起飛時功率為2,000馬力,在6,700m高空功率為1,570馬力。武器是安裝在機翼中的2挺13.2mm機槍和2門20mm機炮。還有諸如自封閉式油箱、裝甲座艙以及防彈風擋等革新設計均被運用。為了追求更好的機動性能,新機型上還安裝了類似於川西N1K1-J“紫電”(盟軍代號為“George”)的空戰襟翼。A7M1比A6M5“零”戰52型大得多也重得多,翼展14m,機翼面積30.84m2,滿載荷重量達到4,720kg。
1943年
A7M烈風艦上戰鬥機,1942年開始了懶洋洋的預研無甚進度,1943年下旬則開始突擊緊急研製,1944年5月首架原型機試飛,安裝了自動空戰襟翼,格鬥性能比0戰還好,但用慣了0戰的海軍還是希望A7M儘量輕型化點,只批准使用輕型的譽22型發動機,這樣就造成了A7M的最大速度並不令日軍滿意,更要命的是譽22型大功率輕型發動機,性能根本不穩定,高空飛行時功率下降嚴重,達不到預期設計值,並且容易出故障,於是海軍做出了讓步,允許三菱公司用HA43-11型發動機作為A7M的標準發動機,這樣就要重新修改機體,雖然譽22的尺寸比0戰上使用的榮要大,但比HA43還是要小,因此必須對前部機身進行重新設計。
1944年10月
換裝了HA43-11型2200馬力發動機的A7M2試飛成功,使用2200馬力發動機的烈風,不但速度快而且格鬥性能更好,此外高空爬升率大幅度提高,從地面爬升到6000米高度只要6分零7秒,實用升限10900米,不要20分鐘就能爬到這個高度,而0戰在6000米以上高度爬升率開始嚴重下降,要75分鐘才能爬到10000米高度,A7M烈風不但格鬥性能與高空爬升性能都很突出,而且速度快,裝甲完善,並裝有4門採用彈鏈供彈的20mm長炮管機炮,攜彈量大,火力異常兇猛,可以輕易的對付當時美軍新推出的任何型號戰機,日本海軍見到A7M2的表現後,喜出望外,立即下令A7M2投入量產,並稱A7M為海軍的大東亞決勝機,此外三菱還決定試製裝HA43-51型發動機的A7M3,A7M3與A7M2盤旋格鬥性能相同,但速度與高空爬升性能更好,高空最大速度可以達到672公里/小時,A7M3在13分零6秒內就能爬升至10000米高空,其實用升限達到11300米,而且火力更強大。
1944年12月
A7M烈風原本計畫1944年底大量下線,但1944年12月東海大地震摧毀了生產烈風與HA43發動機的三菱名古屋新廠,快要下線的大批烈風全部報廢,而A7M的生產並不簡單,其他的小工廠沒有條件生產烈風,東海地震摧毀了三菱公司與中島公司密集建設在名古屋地區的新大型飛機製造廠與發動機製造廠,重創了日本的航空工業,東海大地震實際宣布了A7M烈風失去了投產條件,A7M工藝與設備模具複雜,地震中設備與模具大部分毀壞,日軍設備最新最好的飛機與新式發動機製造新廠恰好多數也在名古屋,都被地震震垮了,沒有受到地震影響的川崎公司,川西公司與中島公司,三菱公司的一些老廠則無法生產A7M飛機。
日本海軍在地震之後,拚命的修復地震中損壞的工廠,企圖恢復烈風的生產,但並未如願,這種日本海軍最具殺傷力的戰機,還沒有能夠從再度恢復生產的生產線上走下來,戰爭就結束了,如果沒有東海大地震,那么A7M烈風一旦成批的從生產線上走下來,就會對戰局構成重大影響,當時盟軍任何型號的戰機都無法有效對付烈風,一旦大量烈風出戰,盟軍與日軍的空戰中將會重新回到開戰初期盟軍用水牛野貓對付日軍0戰的這種悲慘局面中,而且B29在1945年中旬對日本本土發動的大空襲將會遭到毀滅性攔截打擊而失敗。但由於東海地震,盟軍避免了在空戰中遭遇A7M烈風,連同原型機在內,烈風實際只在戰爭結束前完成了8架,其中只有1架是生產型
烈風其實就是重型0戰,如果0戰在設計時按選用金星發動機設計,那么就不會再有烈風了,太平洋戰爭很可能就是另外一個結局了,所以聯合國應該在戰爭結束後,為當初研製0戰時提出;“裝金星發動機可能會影響軍方定貨興趣,不如裝瑞星”的0戰設計師崛越二郎頒發枚大勳章。
主要型號
試製烈風(A7M1):試製原型機,裝[ 譽 ]22型(2000馬力)發動機,後來其中一些修改換裝了HA43-11 / 51型發動機,成為A7M2 / 3 的原型機
11型(A7M2):制式採用生產型,裝HA43-11型(2200馬力)發動機,戰爭結束時完成1架
烈風性能提升型(A7M3):裝HA43-51型(2200馬力)發動機的高空性能提升型,戰爭結束時首機還未下線
試製烈風改(A7M3-J):安裝有增壓渦輪的HA43-11型發動機的高空截擊機,戰爭結束時首機還未下線。
A7M3
A7M3是設計中的進一步改良型號,計畫採用三菱MK9C 18缸空冷星型發動機,起飛時功率為2,250馬力,在1,800m時功率為2,000馬力,在5,000m高空功率為1,800馬力。由於理論上推算MK9C發動機在8,700m高空仍有1,660馬力的功率,因而估計A7M3在此高度上的最大速度將達到642km/h。同時,A7M3在13分零6秒內就能爬升至10,000m高空,其實用升限達到11,300m。武裝方面,機翼中的20mm 99式2型機炮增加到6門。
A7M3-J
A7M3-J是計畫中的截擊戰鬥機,動力部分計畫採用三菱[Ha-43] 11 Ru 18缸空冷星型發動機,起飛時功率為2,200馬力,在6,800m高空功率為2,130馬力,在10,300m高空功率可達1,920馬力。由此估計,A7M3-J在10,000m高空的最大速度將達到647.5km/h。武裝強化為機體中安裝2門斜向上開火的30mm 5式機炮,機翼中安裝4門30mm 5式機炮。由於最大起飛重量增至5,732kg,故爬升至10,000m高空須用15分鐘,實用升限為11,500m。
飛機資料
飛機資料 (艦上戰鬥機 烈風 11型 [ A7M2 ] )
翼 面 積:31.30m2自 重:3,266kg
最大重量:4,720kg
最大航速:629km/h(高度5,660m)續航距離:1,600km
上升限度:10,900m
螺 旋 槳:4葉定速變矩螺旋槳
發 動 機:標稱2200馬力 三菱HA43-11型(MK9A)複列星型氣冷18缸發動機 ×1
乘 員:1名
武 裝:20mm機炮×4 航空炸彈 60kg×2
總生產數:8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