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溫病條辨》卷三。
組成
炙甘草18克,乾地黃18克,生白芍18克,麥冬15克(不去心),阿膠9克,麻仁9克,生牡蠣15克,生鱉甲24克,生龜版30克。
用法
上藥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功用
滋陰潛鎮。
主治
溫邪深入下焦,熱深厥甚,心中憺憺大動,甚或心胸疼痛,脈象細促者。
各家論述
二甲復脈,防痙厥之漸,即痙厥已作,亦可以二甲復脈止厥。茲又加龜版名之三甲者,以心中大動,甚則痛而然也。心中動者,火以水為體,肝風鴟張,立刻有吸盡西江之勢,腎水本虛,不能濟肝而後發痙,既痙而水難淬補,心之本體欲失,然大動也。甚則痛者,陰維為病主心痛,此證熱久傷陰,八脈麗於肝腎,肝腎虛而累及陰維,故心痛,非如寒氣客於心胸之痛可用溫通,故以鎮腎氣、補任脈、通陰維之龜版止心痛,合入肝搜邪之二甲,相濟成功也。中藥方劑之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