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十國公

公元13世紀,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鐵騎席捲北方。汪世顯原是金國鞏昌便宜總帥,金國滅亡後的第二年(公元1235年),他所堅守的金國最後一個堡壘——鞏昌(今定西市隴西縣)城在被圍數月後,糧盡援絕,危在旦夕。隴右百姓在金夏、金宋、金蒙戰爭的漩渦中,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當蒙古大軍兵臨鞏昌城下,在皇子闊端保證“仁武不殺,能保全闔城軍民”的前提下汪世顯被迫出降,率軍歸附了蒙古,使隴右地區避免了一場更大的浩劫。

稱謂來歷

此後,汪氏對秦隴二十四城的統治得到蒙古貴族的認可,汪世顯父子為元朝統一全國立下赫赫戰功,在保衛西南、西北邊境的歷次戰鬥中屢建功勳,足跡所至,遍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及雲南廣闊地域。數十年金戈鐵馬,使他們一個個得以憑藉戰功而高官顯爵,躋身於元朝統治集團的重要地位,開始了汪氏家族飛黃騰達的新時代。從汪世顯到其曾孫五代,貫元朝始終,“為官者一百八十餘人,其中王者三,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國公”。

涉及人物

世顯,字仲明,元太宗七年為便宜都總帥,追封隴西公,謚“義武”,延祐七年加封太師、隴右王。

忠臣,字漢輔,元太宗十一年為便宜副總帥,元貞二年封隴西公,謚“忠讓”。

德臣,字舜輔,元太宗七年襲便宜都總帥,中統三年封隴西公,謚“忠烈”。至正元年,加封隴右王。

直臣,元憲宗四年為鞏昌中路都總領、四川等處大夫,沒於王事,追封平陽伯。

良臣,元憲宗六年為附馬都尉、中書左丞、四川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至正元年,贈儀同三司,謚“忠惠”。加贈推誠保德宣力功臣、儀同三司、陝西等行中書省平章政事、上柱國,追封梁國公。

翰臣,元世祖六年為奧魯兵馬都元帥,至大元年追封隴西公,謚“襄毅”。清臣,至正四年為四川樞密院副使,封隴西公,謚“忠敏”。

清臣,至正四年為四川樞密院副使,封隴西公,謚“忠敏”。

惟正,字公理,元至正九年為大司徒。至正十四年,進階資大夫。至正十五年,改授陝西行中書左丞。至元十七年,追封南安王,謚“貞肅”。

惟賢,元至正七年為光祿大夫。至元十九年,追封南安國公,謚“忠定”。

惟和,元至正九年為昭文館大學士。大德六年,追封隴西公,謚“文貞”。

惟慶,元至正九年為龍虎上將軍、陝西行省左丞。泰定元年追封平陽公,謚“忠康”。

惟勤,至正十一年為光祿大夫、大司徒。至正十四年,贈雲南諸路行省平章政事。大德十一年,追封梁國公。

安昌,元貞元年襲便宜都總帥。至順二年,追封寧康公。

隆昌,元大德九年為光祿大夫、翰林學士。至治元年,封安國公。

主要事跡

石門歸款

金貞佑二年(1214),世顯以軍功擢千夫長。鞏州為金邊防要地,置元帥府統軍戍守。正大二年(1225),元帥田瑞反,陝西行省討之,世顯時為鞏州門將,開城納行省軍,遂平田瑞。轉官,先後授領同知平涼府事、領隴州防禦使。六年,改兼鞏昌府(鞏州升)治中,轉同知,兼參議帥府機務,佐知府兼總帥、鞏昌行省(正大八年加授)完顏仲德招集隴右諸州散亡士卒數萬,移鞏昌府治於石門山,依險堅壁備御蒙古。天興元年(1232),汴京危急,完顏仲德奉旨率部赴援,承制授世顯便宜總帥,代統軍隊留鎮鞏昌。三年初,金亡,秦州(今甘肅天水)元帥粘葛完展自稱行省,假造蠟丸詔書,欲兼制鞏昌,世顯不服,攻殺完展,並其軍,成為秦、鞏最強大的勢力,但仍奉金朝正朔①。又數次遣使向南宋四川制置使趙彥吶請求“內附”(《宋史·趙彥吶傳》)。明年(1235),蒙古太子闊端經略秦、鞏,兵臨鞏昌,遣汪古人按竺邇諭降,十月四日,世顯獻所統諸城軍民歸降蒙古,闊端賜以蒙古章服,令仍任其舊官職。

合州風雷

合州城被蒙古大軍圍困了四個月的時間,蒙哥認為差不多是該拿下的時候了,就下令在荊鄂前線的忽必烈、張柔部對宋軍發起全線攻擊。蒙古前鋒汪德臣夜襲釣魚堡外城,王堅率軍來戰,汪的計策不能得逞。拂曉,汪單騎冒進,對城堡上的王堅勸降,大吼道:“王堅,我來活你,全城的軍民快快投降吧!”可是迎接侵略者的卻是飛石如雨,汪中石塊後退走,正好天大雨,登城的雲梯又折斷,只好停止了攻勢。七月,久攻釣魚山宋軍堡壘的蒙哥大汗在釣魚山染疾病死,同時,蒙古主將之一的汪德臣也因傷重死亡。是役使蒙古久征沙場的大汗死亡,同時喪失了一個在四川與宋軍長期作對的將領。

戰功赫赫

公元13世紀,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鐵騎席捲北方。汪世顯原是金國鞏昌便宜總帥,金國滅亡後的第二年(公元1235年),他所堅守的金國最後一個堡壘——鞏昌(今定西市隴西縣)城在被圍數月後,糧盡援絕,危在旦夕。隴右百姓在金夏、金宋、金蒙戰爭的漩渦中,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當蒙古大軍兵臨鞏昌城下,在皇子闊端保證“仁武不殺,能保全闔城軍民”的前提下汪世顯被迫出降,率軍歸附了蒙古,使隴右地區避免了一場更大的浩劫。  此後,汪氏對秦隴二十四城的統治得到蒙古貴族的認可,汪世顯父子為元朝統一全國立下赫赫戰功,在保衛西南、西北邊境的歷次戰鬥中屢建功勳,足跡所至,遍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及雲南廣闊地域。數十年金戈鐵馬,使他們一個個得以憑藉戰功而高官顯爵,躋身於元朝統治集團的重要地位,開始了汪氏家族飛黃騰達的新時代。從汪世顯到其曾孫五代,貫元朝始終,“為官者一百八十餘人,其中王者三,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國公”。歷代朝廷對於外姓功臣封王,都十分審慎,有的明確規定不封外姓王。而元朝對於不僅是外姓,而且是外族的汪氏封爵如此之高,足見對其寵信和親密的程度。  汪氏一門有3位“附馬”(汪良臣、汪惟勤、汪隆昌)。他們父子兄弟相繼擔任“鞏昌等24處便宜都總帥”,長期鎮守西南、西北的廣闊疆土,許多人榮膺最高軍階“龍虎衛上將軍”、“金吾衛上將軍”(從一品)、“鎮國上將軍”(正二品)、“安元大將軍”、“昭勇大將軍”(從三品)、“明威將軍”、“武略將軍”等,其中多數擔任過“便宜都總帥”、“都元帥”、“元師”、“掌軍萬戶”等高級職務。終元世襲鞏昌總帥府都總帥,軍民兼制。他們不僅在軍事上居於顯赫地位,而且在行政上也位高權重,掌握著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重要權力,所任高級職務如中書右丞、陝西、四川、雲南等行省平章及刑部尚書、工部侍郎等。文官序列中,官階在三品以上有十五人。其生前或死後封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資政大夫”(正一、二品銜)的多達三十多人。

歷史遺留

元墓群

位於甘肅省定西市漳縣城東南兩公里的徐家坪東坡地,系元代隴右王汪世顯家族的墓地。占地面積三萬多平方米,墓區呈三角形。從蒙古海米矢已酉(公元1249年)至明萬曆丙辰(公元1616年),歷經十四代,計三百六十多年。據史書記載,汪氏系旺古族,金、元、明三代,累官多人,史書上有傳記及列名者達三十餘人。自金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至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汪氏家族人死後,均葬於此地。在《重修漳縣誌》上也有“南山在城五里,一名汪古山,元陵右王世顯墓在東麓”之記載。於元代統治者實行“薄葬”的墓葬制度,元代大型墓很少,汪氏墓群是我國保存完整且比較少有的家族元墓群,是我國最大元墓群,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海內之最”元墓群。

1972年的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從天而降,雨水從光禿禿的山嶺上傾瀉而下,匯聚一處,沿漳河咆哮而去。洪水退後,當地正在平田整地的民眾在河岸邊驚奇地發現一座座被水沖開的墳墓及塌陷的墳坑,在發現許多金銀玉器的同時,也看到了墓穴中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磚雕刻畫。得知這一情況後,省文物部門有關人員迅速趕赴當地,專家們得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這座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古墓,是元代隴右王汪世顯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為我國迄今發現最大的元墓群。

後來有關部門組織相關人員先後發掘清理墓葬17座,迄今共出土陶、瓷、銅、竹、木、金、銀、玉、絲織品及墓誌等文物735件,其中225件由省博物館收藏。其中元代衣帽、木屋模型、花草飛鳥紋瓷壇、彩繪陶俑、雙龍銅鏡、玻璃蓮花托盞、高足青瓷杯、蒙古民族服飾等極為珍貴,為國內同期墓葬所少見,極為珍貴。其中元銅鏡、彩陶侍俑、雕漆供桌、御賜金牌等物特別是元哥釉青花大碗均屬國內少見的文物精品。

藏書閣

汪惟正,(1242~約1286)元藏書家。字公理。鞏昌鹽川(今甘肅隴西一帶)人。至元二十年(1283年),襲祖父爵任,進資德大夫。二十二年(1285年),改授陝西行中書省左丞。家世喜收藏圖書。祖父汪世顯,字仲明,於金天興三年(1234年)降元,南征巴蜀諸將士爭搶金玉財帛,世顯獨搜典籍,捆載以歸。惟正守此藏書,又極力羅致舊籍,建別墅於東南,築藏書樓為“萬卷樓”,列架其中,並自為簽整排比,悉加編目,經、史、子、集四部達2萬卷。(《新元史》記為1萬卷)。又收圖、畫、琴、劍、鼎、硯及其他珍玩,橫陳其間。

汪家洞

汪家洞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兵器庫之一,“汪家洞”在隴西城中,全縣人人皆知,這是至今中國考古學中難作結論的迷。汪家洞的傳說,有口皆碑,其傳說的神秘性,傳說內容的豐富性,系統完整性都是罕見的,至少可以作為傳說典故進行旅遊文化的宣傳。隴西汪氏家族從元朝隴右王汪世顯聞名,歷經金、元、明、清四朝而不衰,累官數眾,僅三史有傅老三十餘人,台灣前監察院接替于右任的汪錕就出自隴西汪氏。至今坐落在漳縣境內的汪氏元朝古墓群,累葬歷經四百多年,規模宏大,古樹參天,陰風被空,極具考古和文物價值;古墓群是元代風格奇巧的珍貴文物,至今國家派部隊守護,也很有旅遊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