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三汊鄉是孝感市四大水產養殖基地之一,是最大的水產養殖基地。三汊鄉取得湖北省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證,認證面積1萬畝。2006年三汊鄉水產養殖水面積1.5萬畝。2007年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遷至三汊鄉三汊河水產農業生態園。
三汊鄉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邊緣,東抵武漢,西鄰孝感,是武漢城市經濟圈內的一重鎮,建設部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的試點鎮。
鄉鎮經濟

2006年,全鄉實現生產總值49239萬元,同比增長5.9%;固定資產投資3040萬元,同比增長8.8%;財政收入911.6萬元,同比增長12.2%(含取消農業稅減收部分3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43元,同比增長8.8%。
特色產業
三汊河水產養殖垂釣園

110省道東西橫貫三汊河,交通便利,來此釣魚休閒的人常年不斷。鄉委、鄉政府從2002年開始,先後投入資金100餘萬元,對三汊河的路、電、橋、涵、渠等進行了配套改造。三汊河水產養殖基地已形成規模,養殖結構為以青、草、鰱、鱅、鯉、鯽、鯿、魴為主,套養鯝、鯰、烏蘴、鯪、鱖等優特品鍾為輔,兼以網箱養鱔的品種結構體系,魚質鮮美無污。垂釣休閒名聲響徹武漢孝感等地,三汊鄉委、鄉政府將把三汊河水產基地建設成為一個集水產養殖、魚種培育、特種水產、垂釣休閒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園區。
花椒
椒原產於我國重要的調味品、香料及木本油樹種之一,它分布廣,易栽培、好管理、用途廣,為廣大民眾所喜愛。“古人云:葉青、花黃、果紅、膜白、籽黑、稟五行之情”高度概括了花椒的生動形態。
2004年來,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最佳化調整,該鄉民眾栽培花椒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掀起花椒致富的熱潮,花椒便成了農民民眾致富聚財的“搖錢樹”,栽椒熱帶來了科技熱。該鄉花椒種植面積260畝,主要品種為大紅袍。
大紅袍花椒,以其穗大粒多,皮厚肉豐,色澤鮮艷,品質優良而文明全國。春天盛開白花和綠色相映襯,引人入勝,秋天果實纍纍壓滿枝頭,果紅如火好似綠色幃幕上綴滿了無數顆無數閃爍著紅光的珍珠瑪瑙,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得益。
三汊鄉石板溝景觀農業生態園

該園長遠目標建設為高新景觀農業示範園,產業定位為發展以早蜜桃為主的旱作農業、節水農業;以石板溝水庫為重點的水產養殖、特種水產養殖和以石板溝區域為目標的生態農業、休閒旅遊景觀農業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有市場農業。
工業產業

三汊鄉黃沙經營規模較大,常年在上海、蘇州從事黃沙交易的人達1200多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三汊人進軍上海經營黃沙生意,鼎盛時期開設碼頭20多個,上海黃沙供應幾乎全部來自三汊鄉商人。三汊商人仍然是上海黃沙的主要供應商。2005年後,三汊人又開闢了蘇州黃沙市場,業務遍及長江三角洲。
鄉鎮建設

客商興辦工業項目,對當期固定資產投資在1000----5000萬元的,每投資1000萬元,鄉政府無償提供10畝土地;固定資產投資達5000萬元的,鄉政府無償提供100畝土地;對當期投資超過5000萬元的,每增加投資1000萬元的,鄉政府再增加無償提供10畝土地。
引進興辦工業企業,在依法經營的前提下,分別享受國家、省稅收優惠政策,從開始納稅年度起,鄉政府實行三年財政扶持,扶持金額按企業每年上繳稅收的10%計。
對引進客商到該鄉投資興辦工業企業的中介人實行獎勵。以企業建成投產為前提。以客商當期實際投入的固定資產投資為依據,從投資500萬元開始計獎。投資500----1000萬元,獎勵5000元;投資1000萬元的,獎勵1萬元;投資1000萬元以上,每增加1000萬元,獎金增加1萬元,10萬元封頂。獎金按計整棄零計算,一個項目獎勵一次。水電資源豐富。境內有與長江、漢水貫通、縱貫南北的三汊河,有水面都在2萬畝以上的王母湖、野豬湖兩大湖泊;有110千伏和350千伏變電站各一座。基礎設施齊全。有與各大城市聯網的光纖通訊網路、5000門程控數字傳輸電話、5座行動電話發射機站;有有線電視差轉台和覆蓋全鄉的電視信號網;有方便快捷、誠信高效的金融服務體系。
發展規劃

隨著孝感城區東擴,三汊鄉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一些大項目開始在三汊鄉布局。
2007年,武漢市城市圈勞動力實訓基地在三汊鄉建成,華中最大農產品物流市場達成落戶協定,投資1.5億元的秦龍三汊物流工業園、投資3千萬元的省水產研究所良種繁育場也建在了三汊鄉。
三汊鄉牢固樹立項目是“命根子”,工業是“牛鼻子”的發展意識,按照“發展靠工業、工業靠項目、項目靠招商”的思路,用好、用活市、區出台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強化領導幹部聯繫項目責任制,積極主動地為外商理順各種關係,協調解決好水電、土地等實際問題,努力營造一個“親商、安商、護商”的良好投資環境;積極從體制機制上激活民間投資,多渠道、多方位、多層次破解資金難題。
三汊鄉緊緊盯住武漢產業轉移,利用武漢產業輻射優勢,引進一批稅收過300萬元的工業項目。投資2000萬元的金獅金屬製品有限公司,一期廠房正在建設中;投資4500萬元的中南路橋設備分公司已經投產。
按照一個項目、一名班子成員、一個招商專班、一套考評辦法、一套獎懲措施、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該鄉利用閒置資源、破舊廠房,加大招商引進和項目建設工作力度。2007上半年,全鄉共引進資金2130萬元,在建企業7個,過千萬元項目4個,初步形成金屬、針織、塑膠、糧食加工、肥料生產五個支柱產業。
經濟發展了,鄉級財力增強鄉政府能拿出更多的錢來辦實事、落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