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

三步走

鄧小平1979年會見當時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第一次提出的用於現代化發展戰略的一個概念。“所謂小康社會,就是雖不富裕,但日子好過。”黨的十四大、十五大根據鄧小平的設計,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擺脫貧困落後,基本實現現代化。

基本信息

內容

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溫飽問題;
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國內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前進。
2000年,我們已勝利地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標,全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達到848美元,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下一步將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即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程度的現代化發展戰略第三步階段。

“三步走”戰略的展開

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鄧小平設計的“三步走”戰略,對第三步只作了一個大致的構想。現在,在走完前兩步目標的時候,把第三步目標和步驟進一步具體化,作出新的戰略規劃,是歷史的必然和現實的要求。
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上指出:21世紀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重申:“根據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黨一百年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的發展目標,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經過這個階段的建設,再繼續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實際上提出了一個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按照這個戰略部署,我們從上世紀末進入小康社會後,將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個階段,逐步達到現代化的目標。2010年前,是第一步。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是: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2010年到2020年,是第二步,根據十六大的規劃,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從2020年到2050年,是第三步,通過30年的奮鬥,基本實現現代化。
2010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10%計算,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為36.85萬億人民幣。按1美元兌換6.6人民幣計算,約為5.58萬億美元。200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59萬億人民幣,按當時1美元兌換8.27人民幣計算,約為1.16萬億美元。201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按美元計算是2001年的4.81倍。已經提前10年實現了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倆番的目標。

“新三步走”戰略重要意義

“新三步走”戰略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的進一步展開。這對於全面繼承和完成鄧小平的現代化“三步走”戰略,全面規劃黨和國家未來50年發展的藍圖,是非常必要的;對全面落實“三個代表”要求,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向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邁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是非常有利的;是新世紀率領全黨全國人民努力奮鬥的方向和旗幟。比較起來,“新三步走”戰略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將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新三步走”戰略是在新的歷史階段和時代條件下,中國人民全面加速實現現代化的努力與追求。完成這個階段之時,中國社會的面貌將煥然一新,不僅完全實現了小康,而且全面進入了現代化社會,中國人民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將得以實現。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實現現代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業和壯舉,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可以說是開辟歷史的新紀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