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塘醬菜是上海傳統農副產品,被列為“滬郊百寶”之一。自古以來,三林有著醃製醬菜的傳統,當地不少農家於黃梅小麥登場季節,以麵粉為主要原料,輔以豆粉,製成糕狀或餅狀蒸熟,放涼,讓其自然發酵,隨後輔以甘草,適量鹽水從而成為農家自製醬菜的醬料。三林塘醬菜之所以味道好,原因在於它用料精細,做工考究,所選用的醬料,保持浦東民間醬醃傳統法,長期日曬,使醬味漸入而仍保有原菜香的結果,食後爽口生津,增強食慾。
三林塘醬菜生產歷史悠久,名聞於世。其中小乳醬瓜相傳在明朝時被譽為宮廷貢品。明朝正德年間,官居江西參議三林塘人儲昱,奉皇命監督重建紫禁城的乾清宮時,常以家鄉的三林塘醬菜佐以飯食,引起正德皇帝好奇,嘗味以後稱讚不已,遂定名貢品,作為皇帝御膳。近百年來,三林塘醬菜以歷代相傳的製作工藝和精湛的配料而享譽上海。
解放前,鎮上有萬泰醬園專門生產醬菜,1956年創辦了三林醬菜廠,開發了30多種醬菜新品種。1992年被市農會指定為菜籃子工程醬菜定點企業;三林大頭菜、白糖小乳醬瓜、三林桂花大頭菜獲上海名優產品稱號。三林醬菜在各大超市暢銷不衰,不少品種還出口日本、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