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從預告片來看,飾演妻子蘿拉的伊莉莎白·班克斯表現極為搶眼,甚至蓋過了影帝克勞。影片的配角陣容除了預告片中亮相的連姆·尼森外,還有性感女星奧利維亞·王爾德等。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 | 奧利維爾·德爾博斯克 |
導演 | 保羅·哈吉斯 |
編劇 | 保羅·哈吉斯、弗雷德·卡瓦耶 |
攝影 | 史蒂芬·芳汀 |
配樂 | 丹尼·艾夫曼、阿爾貝托·伊格萊西亞斯 |
剪輯 | 喬·弗蘭西斯 |
藝術指導 | 勞倫斯·班尼特 |
美術設計 | 格雷戈瑞·霍珀 |
服裝設計 | 阿比蓋爾·穆雷 |
視覺特效 | David Lingenfelser |
角色介紹
約翰
演員羅素·克勞
一位教師,本有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但妻子突然深陷在一樁謀殺案中,且由於證據“確鑿”被判了重刑。這不僅深深傷害了年幼的兒子,周圍人甚至包括家人的不理解,抗訴的屢遭駁回,以及妻子不堪忍受漫長刑期的自殺未遂,這一切都讓約翰無法再忍受,他決定鋌而走險,幫助妻子越獄。
蘿拉
演員伊莉莎白·班克斯
她被“莫須有”的謀殺罪名所逮捕,在被逮捕時,她對丈夫堅稱自己是清白的。
尼科爾
演員奧利維亞·王爾德
約翰為蘿拉請的律師,她也想盡一切辦法幫助約翰。
戴蒙
演員連姆·尼森
約翰的朋友,在約翰最艱難的時候極力幫助約翰渡過難關。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資料 | |
---|---|---|
Prologue | A Way In | |
What She's Lost | Pittsburgh's Tough | |
Blood Stain | Same Old Trick | |
Don Quixote | All Is Lost | |
Last Three Months | A Promise | |
The Evidence | That's Ok | |
The Bump Key | It's On | |
A Warning | Breakout | |
Reunion | Touch | |
The Switch | Got 'Em | |
They're Off | The Truth | |
Mistake | The Aftermath | |
Be The One | 發行日期:2010年11月16日 |
幕後花絮
影片翻拍自法國電影《一切為了她》,儘管是部翻拍片,但是其中也加入了導演、編劇保羅·哈吉斯自己的創作,比如影片在匹茲堡拍攝的場景,很多並不是通常那樣在拍攝前就寫好。據哈吉斯透露,他有將近380個鏡頭,是到了匹茲堡之後,被那裡的環境感染,之後在拍攝過程中才創作出來的。
在2009年的秋天,匹茲堡頗受好萊塢垂青,除《危情3日》外,愛德華·茲威克攜安妮·海瑟薇與傑克·吉倫哈爾拍攝的《愛情與靈藥》(2010),托尼·斯科特率領丹澤爾·華盛頓與克里斯·派恩演繹的《危情時速》(2010)也在這裡取景。
影片在匹茲堡拍攝時,讓當地監獄不少工作人員有幸當了把民眾演員,露了下臉,比如監獄主管多尼斯就很滿意的表示,“我在片中就扮演我自己,將告知主要角色關於安全方面的問題”。
幕後製作
翻拍經典
電影的編劇及導演哈吉斯之前是在電視界編寫劇本,而自從2004年撰寫了《百萬美元寶貝》和《撞車》的劇本後,他的事業走上了快車道,不但與伊斯特伍德三度合作,更成為丹尼爾·克雷格時代007系列兩部大片的編劇。而這一次,保羅·哈吉斯選擇執導了一部翻拍作品,即根據法國導演弗雷德·卡瓦耶聲譽甚佳的處女作《一切為了她》(2008)翻拍的《危情3日》。
拍攝過程
在2009年10月,導演哈吉斯就帶領他的團隊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拍攝了一些主要場景,接著電影整體順利進行,2009年12月14日結束了拍攝,進入後期製作,主要拍攝過程用時52天,保持了其高效的作風。不過如果結合前期準備過程,更可以看出哈吉斯嚴謹的作風,比如監獄中的場景,他們大致在匹茲堡當地監獄拍攝了兩天,但是據監獄主管介紹,之前監獄方面和導演進行了數月的溝通和數周的準備。
發行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中國香港 Hong Kong | 2010年11月25日 | 義大利 Italy | 2011年4月8日 |
俄羅斯 Russia | 2010年11月18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11年1月27日 |
英國 UK | 2011年1月5日 | 法國 France | 2010年12月8日 |
德國 Germany | 2011年1月20日 | 日本 Japan | 2011年9月23日 |
影片評價
電影涉及的題材,未必多有新意。單看情節,很容易讓觀眾聯想起另外一部堪稱不朽的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都是蒙冤入獄,而後被迫越獄,但有別於《肖申克的救贖》中對司法系統的赤裸裸的控訴,《危情三日》則顯得克製得多。整部電影劇情緊張、讓觀眾有如走鋼絲的驚險之外,在態度上並沒有完全偏向於其中一方,恰到好處地維繫了觀點上的平衡。(《中國日報》評)影片的節奏前緩後急,但顯然無意營造商業大片的氛圍。羅素用充滿愛意的眼神演繹了一個小人物的絕境救贖,他身無長技,不可能瞬間化身鐵血超人。導演用深情代替邏輯俘虜觀眾,失去立場的觀眾心甘情願對電影中的漏洞視而不見。(《山東商報》評)
影片僅用二十分鐘的鋪墊便直接進入到了策劃越獄的緊張段落,令眾人大呼過癮。而導演更是用了濃墨重彩,細緻地展現了一個”菜鳥”策劃越獄的全過程。影片最為精彩之處在於主角實施逃亡的過程。影片結構嚴謹,情節緊湊,全片由380多個鏡頭組成,遠遠超出常規電影的規模,在固定的片長中,鏡頭數量的增多,使影片的節奏大幅提速,也體現出影片的精彩程度絕非一般影片所能比擬。(新浪娛樂評)
電影評價
為了愛情
不懂前後反差怎么會這樣大,開頭慢得以為是文藝片,快瞌睡時忽然節奏一路飆升,根本無暇去思考劇情漏洞,中後段十分精彩,許久沒有看電影緊張到手心出汗。同時要大讚配樂,比若有似無強幾分,卻絕不喧賓奪主。可惜有一個致命傷:插敘和直敘破壞了“三日”的時間感,使得觀眾對電影題目產生懷疑。其實直敘就足夠了,調整下剪輯說不定還能順帶降低開頭慢節奏帶來的無趣。
之前一直不喜歡羅素克勞,覺得這男人跟個美國農民似的又熊又村,沒英雄氣概卻老演大人物(《悲慘世界》誰說他演得好我跟誰急)。這回第一次發現糙漢子也有柔情細膩的一面,這個角色最成功的地方卻不是為了愛人和家庭從開頭溫文爾雅的文學教師化身為殺人越貨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劫獄犯和流亡人,而是最後通過海關時那剎那間的脆弱無力。看錯羅素克勞了,這個奧斯卡影帝絕非這幾年看到的僵硬和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