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儒、佛、道三教融合為一的說法。佛教於漢代開始傳入中國;至三國、西晉、東晉期間陸續進行佛典的翻譯。當時的佛典翻譯多採用老莊思想,可見佛、道的交流早已存在。降至南北朝,佛教進入研究時代,開始進行《三論》、《成實論》、《十地論》、《攝論》及《淨土論》等的研究;道教則經張陵的創設,至寇謙之而發揚光大。此時,二教開始發生紛爭。但另一方面,張融與孟景翼等人則持道佛一致論。
至於儒教,因受漢代訓詁學的影響,並沒有陷入紛爭的旋渦,但對佛教的未來主義及報應思想仍多加非難。另外,東晉·孫綽《喻道論》及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都在這一時期,提出兩教調和論。在此之前,三教僅謀求相互調和,並未采合一的形式。道教雖然在表面上反對佛教,但是在傳教時,也常常引用佛教論點。
唐朝時,韓愈造〈原道〉、〈原性〉攻擊佛教;宗密則依據佛教的立場,造《原人論》加以抗辯。後,韓愈的弟子李翱撰《復性書》,為儒教開啟另一嶄新面貌。該書雖根據《中庸》所撰,但仍摻有佛教的內容。到宋代,周濂溪《太極圖》,顯然是採用道教的說法。程伊川及朱子的理氣說,則與華嚴的理事無礙義理相通;陸象山的唯心立場也近似禪悟。儘管這些作品表面是排擠佛教或道教,但內容仍包含了它們的論點。其後,明代的袾宏、德清、李卓吾、袁黃等人的思想也都有‘三教合一論’的特質。
相關詞條
-
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是指儒教、釋教、道教三個教派的融合,其中有儒家立場的三教融合、道家立場的三教融合和佛教立場的三教融合三種類型。對於此種現象,學者多以三教合一統而...
歷史發展 有關建築 儒釋道 -
明清之際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論
明清之際的道教衰落第二章 明清之際的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表現及特點第三章 明清之際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成因結語主要參考書後記
作品目錄 -
三教
三教一般指儒釋道。儒釋道,儒指的是孔子開創的學派,也稱儒教。曾長期作為中國官方意識形態存在,居於主流思想體系地位,其影響波及朝鮮半島、日本、中南半島、中...
進程概括 禪和老莊 佛道融合 明代發展 相交成風 -
三教文化
三教文化屬於中國傳統文化,涉及儒、佛、道三家。三家的學術內涵構成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三教合一,即儒、佛、道三教相互包容和相互融合,儒家最高稱聖,...
內容概述 發展 緣由 歷史發展 三教融合 -
文鏡秘府論
《文鏡秘府論》中國古代文論史料。撰者日本僧人遍照金剛(774~835),俗姓佐伯,名空海,遍照金剛是其法號。
文鏡秘府論簡介 作者簡介 《文鏡秘府論》研究 空海與《文鏡秘府論》 -
中國儒佛道三教關係研究
《中國儒佛道三教關係研究》是2011年1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洪修平。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中央民族大學宗教學培養方案
概念。課時安排:4課時重點:康德哲學,黑格爾哲學難點:先驗感性論,先驗知性論,先驗理性論。教學內容:第一節、德國古典哲學總論第二節、康德哲學...
-
大道論
大道論為元末,張三豐最偉之作品。所謂“道”,是就它統御並直接參與整個宇宙之內之外之中之綜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的功能作用所作的形容性定義。
內容簡介 作品鑑賞 作品目錄 作者簡介 -
肇論思想意旨及其歷史演變
《肇論思想意旨及其歷史演變》是一本致力於《肇論》及其歷代註疏,通過系統梳理和細緻分析,考察其思想意旨及其歷史演變的全過程,展示“佛教中國化”問題的深邃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