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三性對望中道
又作三性相對中道或言詮中道。 如是三性相對,詮顯中道義也。 既是非有非無,故與中道義契合。
-
三性各具中道
,各具三性非空非有中道。此名三性各具中道,亦名一性中道。見《成唯識論述記...佛學術語,唯識中道,是建立在三自性與三無性的基礎上。即一切法的每一法,各具非空非有二義。即遍計所執性,情有故非空,理有故非無;依他起性,如...
-
中道
中道(梵madhyama^-pratipad,巴majjhima-pa-t!ipada,藏dbu-mah!I lam)指脫離邊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又...
哲學本義 概述 佛教的根本立場 三論宗所說 -
三性
1.佛教名詞,它指法相宗所主張的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認為事理、迷悟一切諸法,均不出此三性。見《成唯識論》卷八。也稱“三自性”。 2.佛教名詞...
關係 心所如次 三自性 阿羅漢三性 三無性 -
中道[漢語詞語]
中道(梵madhyama^-pratipad,巴majjhima-pa-t!ipada,藏dbu-mah!I lam)指脫離邊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又...
哲學本義 概述 佛教的根本立場 三論宗所說 -
三性三無性
“三性”,亦稱“三自性”,指“遍計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三無性”,亦稱“三無自性”,指“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三...
定義 相互關係 無性意義 性之道義 -
一法中道
自此三性之對望而立之中道義,稱為三性對望中道。 又此三性是一法上之三性,故此法為非有非空之中道。 上述乃各就三性中之一性,立中道之義,稱為一法中道。
-
言詮中道
言詮中道,佛學術語,以言語詮顯之中道。
-
唯識中道
,非有非空之二義並存,是稱一法中道。今三性對望而論,現於虛妄認識上之一切萬法...不斷,是非有非空之中道也。此為三性對望之中道。 ... 佛學術語,法相宗所立。一切萬有,唯識所變,而非有非空之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