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若詳論之,則三性中之每一性皆具有中道之義,即遍計所執性是情有理無,在妄情之上屬有,故非空;依理而言為無,故非有,是為非有非空之中道。依他起性於眾緣和合上為假之存在,故為假有實無。以其假有,故非空;以其實無,故非有,是為非有非空之中道。圓成實性遠離一切妄想而無相,故非有;然以其為真實如常之性,故非空,是為非有非空之中道。上述乃各就三性中之一性,立中道之義,稱為一法中道。或謂一法中道系依三性對望而立圓成實性之體,於依他起性之上成為一法,而於一色一香上談論中道之理。故百法問答抄卷八謂,三性對望中道之外,無一法中道之義。[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成唯識論同學鈔卷七之三](參閱‘中道’1030)
相關詞條
-
中道
中道(梵madhyama^-pratipad,巴majjhima-pa-t!ipada,藏dbu-mah!I lam)指脫離邊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又...
哲學本義 概述 佛教的根本立場 三論宗所說 -
中道[漢語詞語]
中道(梵madhyama^-pratipad,巴majjhima-pa-t!ipada,藏dbu-mah!I lam)指脫離邊邪,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又...
哲學本義 概述 佛教的根本立場 三論宗所說 -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天台宗之教義。指一一諸法之當體即三千(一切法)圓具之實相。諸法之外,無須另求中道。即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皆是中道。此處暫舉色香二...
名詞解釋 一念三千 -
中道管理
在本書中,曾仕強教授縱橫古今,打通中外,首次提出M理論亦即中道管理理論,對其多年精研的中國式管理思想進行了系統的總結,構建了易知易行的人性化管理體系。所...
編輯推薦 內容介紹 作者經歷 目錄 -
八不中道
八不中道是三論宗理論與觀行的中心。三論宗的根本聖典,是龍樹論師所造的《中論》(也叫作《中觀論》)。但是龍樹論師自己所造只是《中論》的頌文,現存梵本,叫作...
起源 根據 不生不滅 不斷不常 不一不異 -
袁中道
袁中道(1570年6月10日—1626年10月19日),明代文學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今屬湖北省)人。“公安派”領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
人物生平 貢獻 理論核心 文學思想 文學成就 -
三性對望中道
又作三性相對中道或言詮中道。 如是三性相對,詮顯中道義也。 既是非有非無,故與中道義契合。
-
言詮中道
言詮中道,佛學術語,以言語詮顯之中道。
-
中道而止
中道而止,成語,意思是指: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我求大法,豈可中道而止。”
解釋 [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