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三合鎮位於四川 江油市三合因地處三河交匯而得名。早在明代嘉靖年間就建立了三合場。1940年建立三合鄉,1955年將槐秀鄉歸併三合鄉。1992年將三合鄉、石嶺鄉、建設北路街道辦事處和三合街道辦事處合併建立三合鎮。行政區劃
全鎮轄19個行政村(雙流、柏蓋、桂香、松林、寶輪、羊河、新發、廣勝、喻家觀、龍橋、北林、白至、雙江、蟠龍、楊家庵、石嶺、勞坪、高坪、瓦店),8個社區(江東、雙流、迎賓、建北、石油、雙江、老坪、川礦)。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合鎮位於江油城區東部的涪江河畔,與市中心隔江相望。東靠貫山鄉、新安鎮、大堰鄉,南接彰明鎮,北及武都鎮、雙河鎮,西臨涪江,東依東山。地理坐標為東經104.5°32′—105°17',北緯31°32′—32°19′。幅員面積86平方公里,其中城鎮面積10.1平方公里。
氣候
全鎮地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550米,北部石嶺片為淺丘地形,南部三合片屬平原。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屬亞 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自然資源
水土資源
土地主要為衝擊潮土,土質肥沃,水利資源豐富。是江油商品農業的高產區。能源
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江油發電廠、川西北石油礦區位於境內,工業能源充裕。天燃氣用戶達萬。人口
![三合鎮](/img/8/7bd/nBnauM3XwUDM0ETMzkDN1gjM0UTM5kTMzAjM1YTNwAzMxAzL5Q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總人口 | 94215 |
男 | 47742 |
女 | 46473 |
家庭戶戶數 | 2930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87193 |
家庭戶男 | 44056 |
家庭戶女 | 43137 |
0-14歲(總) | 15683 |
0-14歲男 | 8212 |
0-14歲女 | 7471 |
15-64歲(總) | 72892 |
15-64歲男 | 36517 |
15-64歲女 | 36375 |
65歲及以上(總) | 5640 |
65歲及以上男 | 3013 |
65歲及以上女 | 2627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84125 |
經濟
工業發展底蘊厚實,投資領域廣闊。 國家先後建立了川投長城(集團)特殊鋼有限公司、江油發電廠、四川礦山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川西北石油礦區、江油棉紡廠等 10餘家國有大中型企業,具有較強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力量。截止 2005年,有集體、民營和非公有制企業 2266家,密布全境。2002年 12月 24日,江油市三合工業園區掛牌成立,規劃面積 10平方公里,2003年啟動開發 3.3平方公里。園區內有規模以上企業 10餘家。2004年國家對開發區(園區)進行清理整頓,取消了江油市三合工業園區,但園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已經具備,為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三合鎮](/img/2/6fb/nBnauM3XyEDN2IjNzgDN1gjM0UTM5kTMzAjM1YTNwAzMxAzL4Q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境內有長鋼、川礦、涪鋼、江油車務段、江油棉紡廠等十幾家省、 地、市屬國有大中型企業,具有較強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力量。三合鎮投資3000餘萬元新建江油火車站廣場和60米寬的迎賓幹道,幹道與涪江二橋緊緊相連,幹道兩旁的300多畝土地。
社會事業
境內有大專院校1所,中學6所,國小31所,衛生院(室)40餘個,文化娛樂設施功能齊全的大型場所3處,電視、廣播信息覆蓋全鎮。村村戶戶實現了電氣化。三合鎮於2008年10月14日、17日兩次召開轄區黨組織負責人會議,傳達中央、省、市有關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部署精神,進行廣泛的思想發動,切實將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全市加快“兩個推進”上來,努力提高學習質量、增強學習效果。一是召開好動員大會,進行思想發動;二是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搞好集中培訓;三是圍繞科學發展,深化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查找制約三合發展的瓶頸和問題;四是做好學習實踐活動的督查和指導;五是全力推進災後重建和各項具體工作,努力做到兩手抓、兩不誤。
風景名勝
![翠屏山哪吒殿](/img/5/673/nBnauM3XwUjN4ADM2cDN1gjM0UTM5kTMzAjM1YTNwAzMxAzL3Q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