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三台山德昂族民族鄉是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位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中部,距市府所在地22公里處320國道兩側,是通往瑞麗、畹町等國家級口岸的重要交通要塞。三台山鄉轄4個村民委員會,31個村民小組,2005年,全鄉實有鄉村戶數1465戶6413人,其中:農業戶1461戶6364人,有勞動力4211人;德昂族有16個村民小組,858戶3794人,占鄉村人口數的59.2%;漢族有8個村民小組,322戶1474人,占鄉村人口數的23%;景頗族有7個村民小組,2585戶1145人,占鄉村人口數17.8%。全鄉有耕地面積30388畝,人均占有耕地4.77畝,其中水田4120畝,旱地26268畝,輪歇地面積3606畝;有林地面積9710.8公頃,其中:有林地4751公頃,人工林987.7公頃,疏林地1670.3公頃,荒山2301.8公頃,森林覆蓋率59.1%。2005年農村經濟收入1593.19萬元,人均收入2503元,農民所得總收入為579.54萬元,人均純收入911元,糧食總產2288噸,人均口糧304公斤。
全鄉國土面積15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1.65人,地形較為複雜、起伏較大,坡度一般在25°—30°之間,位於芒市西南部,屬中切割山區,最高海拔1473米,最低海拔為800.5米,地處東經98°28′52″—98°28′07″,北緯24°14′30″—24°24′05″之間。氣候類型屬南亞熱帶低熱丘陵氣候,年平均溫度16.9℃,全年≥10℃積溫6000℃,歷年極端最高溫31℃,極端最低溫度0—3℃,年日照2000—4000小時之間,年降雨量1300—1700mm,具備較豐富的資源優勢。
地理位置
三台山位於潞西市西南部,距市俯所在地22公里處320國道兩側,東與勐戛鎮和風平鎮接壤,南與遮放鎮為界,西與五岔路鄉為界,北接軒崗鄉,平均海拔1400多米,屬南亞熱帶低丘陵氣候,年氣溫平均為16.9℃左右。為邊境交通屏障,鄉政府所在地紫膠園埡口。
行政區劃
2007年,三台山德昂族鄉轄勐丹、出冬瓜、允欠、邦外4個村民委員會,27個自然村31個村民小組,其中:德昂族有16個村民小組、景頗族有7個村民小組、漢族有8個村民小組。全鄉國土面積為158平方公里,年末有耕地面積34471畝,其中:其中水田4302畝,旱地30169畝,分別占總耕地面積的12.48%、84.52%;人均占有水田0.62畝、旱地4.34畝。
人口民族
2007年末,全鄉實有總戶數1692戶6950人,其中農業人口1535戶6645人;德昂族16個村民小組901戶3984人,占全鄉總人口的57.32%;景頗族7個村民小組289戶1256人,占全鄉總人口的18.07%;漢族8個村民小組346戶1667人,占全鄉總人口的23.99%;其它民族43人,占全鄉總人口的0.62%。
經濟狀況
2007年末,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2498.91萬元,同比增長33.9%;農民人均純收入1562元,同比增長31.6%;人均口糧300公斤,同比增長5.3%;大小春糧食總產量完成2472噸,同比增長15.8%。鄉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9.56萬元;財政總收入335.36萬元;財政總支出316.9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378萬元。
公路建設
2007年,完成出冬瓜自然村長6公里、寬3.5米的彈石路建設,總投資100萬元,並完成320國道至勐丹彈石路及部分村寨的道路維修。年末,全鄉彈石路總長達48.2公里(含村組內彈石路),村組內水泥路9.4公里。
民族風情
三台山鄉德昂族傳統文化保護區詳細介紹三台山鄉位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西南側,是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轄4個行政村,26個自然村,海拔1136.75米。1437戶,6315人。人均耕地面積5.4畝,人均收入749元(2003年)。
德昂族是雲南人口較少民族之一,歷史悠久。三台山鄉傳統文化積存豐厚。德昂族的傳統民居為竹樓(乾欄)形式,形制與傣族和景頗族的竹樓不同,頂頭很高,形似“諸葛亮的帽子”。傳說諸葛亮平定南中時,曾將帽子贈給一位德昂族姑娘。為表示對諸葛亮的懷念,人們便按帽子的形狀建蓋竹樓並延續至今。室內分設兩個火塘,由男女兩性分享,樓房設有兩部樓梯,一個設於正門前,搭有曬台,用於曬衣服或穀物,凡親友來訪均由此處出入;另一個設在後門,可通往菜地或碓房,小伙子“串姑娘”時一般走此門。火塘被德昂族視為家族的象徵和家庭人畜興旺的保護神,火塘的不同方位也被視為家族成員不同地位的象徵。
德昂族種茶歷史悠久,《達古達楞格萊標》古歌集中反映了德昂族與茶的淵源關係。從古至今,茶在德昂人的日常生活、社交禮儀、化解矛盾、治療疾病等方面均有獨特的地位。
三台山德昂族家家戶戶都擅長用竹編制各種用具。婦女們自己織土布、織筒裙、筒帕、裹腿、包頭等。德昂女子服飾一般為對襟、緊袖,衣擺齊腰,以藏青色、黑色居多,衣襟兩邊鑲有兩條紅布。其顯著特點是衣領與下擺的裝飾較為考究,有的有反披衣領約10厘米,衣領邊縫上有各色小絨球,下擺部位有花邊或刺繡,衣襟有兩排壓花銀片和銀泡,從肩部一直裝飾到衣服下擺。這樣裝飾的服裝多在喜慶節日活動中穿戴,平時所穿服裝較簡單,沒有太多裝飾品。德昂語稱筒裙為“格朗”,為棉線手工織品,裙子較長,上裹胸部,下遮踝骨,顏色多為紅黑兩色,橫條相壓。德昂族4個支系的服裝差別多反映在筒裙上,但共同特點都是彩色橫條紋。腰箍稱“囊”,用藤、竹篾或草編織,戴在腰間,是青年人愛情的信物。小伙子為了獲得姑娘的愛,往往費盡心思,精心製作有動植物圖案和花紋的腰箍送給心愛的姑娘,姑娘佩戴的腰箍越多越精緻,越能說明這個姑娘勤勞智慧,心靈美好。德昂族婦女佩戴腰箍的歷史十分悠久,有不少神話傳說,史籍中有“皆以藤篾纏腰箍”的記載。
德昂族男子的服飾較簡樸,青布對襟開衫,下穿寬筒短褲,黑布包頭。唯新郎在辦完喜事時會得到岳父送的白布包頭,意思是希望女婿對老人、對妻子的心要像白包頭一樣潔白無瑕。三台山鄉各村寨的寨子中心都有稱為“紅漫”的神樹,是村子的保護神,凡遇紅白喜事,人們都要集中到寨心來祭神樹。傳統節日和民俗活動主要有潑水節,也稱為澆花節、賧佛節、燒白柴節、點油燈、“入雨安居”節,源於自然信仰的驅鬼儀式、祭亡靈、祭房神、祭寨神等。
德昂族無文字,新中國成立前借用傣文,新中國成立後多用漢文,亦有沿用傣文的。佛教典籍較多,多用傣文書寫。民族民間文學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有史詩《達古達楞格萊標》和敘事長詩、風情習俗長詩、民歌等。民歌約有5種歌調形式:迎親調,即婚禮詞;隔山調,即“對歌調”;串詞,採茶調,做擺歌。主要樂器有象腳鼓、坐鼓、抬鼓、水鼓、鋩、鑔、布賴、比總、結臘、馬腿琴、口弦等。舞蹈有抬鼓舞、長鼓舞、坐鼓舞、水鼓舞、花籃舞、竹桿舞(亦稱騎馬舞)等,主要在各種節慶時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