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學派

社會倫理觀是“存天理,去人慾”。 認為“天理人慾,相為消長。 這顯然是“存天理,去人慾”的延續。

概述

〖三原學派〗創始人王恕,字忠貫,號介庵,晚年又號石渠,明朝中期陝西三原(今陝西三原縣)人。官至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不詳其師承,但由學術可以窺見受關學和洛學影響較明顯。該派學者有王承裕、馬理、楊爵等。王承裕,為王恕之子,受家學,曾講學於宏道書院,馬理為其弟子。該學派以實踐儒說為主,於哲理少有發明,然而也有自己的見解。該學派主張“我”是宇宙的本體。認為:“天地之育,我育之也;萬物之育,找育之也。”(楊爵《論學》)又認為人性源於天。所謂“性乃天之所命,人之所受。真理甚微,非盡心而窮究之,豈易知哉?”(《石渠意見》)“中和”是“性命本然之則”,致“中和”,就是“止至善”(《論學》)。社會倫理觀是“存天理,去人慾”。認為“天理人慾,相為消長。有天理即天人俗,有人慾即無天理”(《石渠意見》),“人能不以饑渴貧濺動其心,則大本立而過人遠矣”。這顯然是“存天理,去人慾”的延續。社會政治是反荒淫,反貪暴,主張存恤百性。基於“去人慾”,認為“人心”一動,就是“人慾”,人心一動,就走在兇險的道路上,喪德滅身,亡國敗家都由於此(楊爵:《漫錄》)所以說“人心惟危”,且又引《尚書。五子之歌》說:“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於此、未或不亡”。王恕巡撫雲南,揭露宦官錢能等貪暴行為,使錢能遭罷撤。王恕在知楊州任上,歲飢請賑,不待批准旨意下達即先行開倉發粟,使饑民免於溝壑。楊爵在御史任上,上書言五事,反貪暴,反不恤民。因此遭五年牢獄而不侮,並說:“見得義理,必直前為之,不為利害所休,不為流俗所惑”。但是“志在經濟”的王恕,既不主張實行井田制,也不主張均田,面對“人稠地狹”和“戶口年年有消長”的農村現狀頗無良策。該學派徘徊於有神論和無神論之間。認為“鬼神以物為體,而無物不有。如門有鬥神,灶有灶神,木主為鬼神所棲是也”(《石渠意見》)。但又認為:說它存在就好象存在,但“非實有也”。該學派主要著作有王恕《石渠意見》;韓邦奇《樂志》;楊爵《淪學》、《慢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