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伊朗伊斯法罕三十三孔橋(Allahver dikhan Bridge、Sio Seh Pol Bridge)(波斯語:سی و سه پل‎,發音[ˈsiː oˈseh ˈpol],)是伊朗伊斯法罕11座橋樑之一。它被高度評價為薩非橋樑設計最著名的代表之一。

簡介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1602年,阿拔斯一世他的大臣喬治亞族阿拉威爾迪汗負責建造,它是雙層結構,共有33個拱,故名33孔橋,是伊斯法罕最漂亮的一座橋石橋本身是一座多功能的建築,既是橋樑又起水壩的作用。

概覽

正式名稱 Si-o-se Pol
跨越 Zayandeh River
地點 伊朗伊斯法罕
經緯度 32°38′40″N 51°40′03″E坐標:32°38′40″N 51°40′03″E
奠基日期 1599年
竣工日期 1602年

技術數據

橋樑形式 雙層拱橋
建築材料 岩石
總長度 297.76米(976.9英尺)
寬度 13.75米(45.1英尺)
最大跨距 5.60米(18.4英尺)
跨數 33
三十三孔橋 三十三孔橋

它分上下兩層。下層由三十三個半圓形橋洞構成,整齊地依次排列,橫跨扎因達魯德河兩岸。橋洞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與橋洞本身形成三十三個整齊劃一、渾然閉合的圓孔。而橋上的構造更有講究:中間的橋面被側面兩排三米高的牆面所夾裹,牆面上每隔兩三米就有一扇弧形門,外側還有一米左右的空間,可供行人走動,橋的兩側各有一條這樣的走廊,貫通兩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