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宮摩崖

三元宮及三元宮摩崖,在臨海巾山南向山腰,位於“不浪舟”東側。是臨海市人民政府公布“臨海文物文物保護單位”。

三元宮及三元宮摩崖

三元宮創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年),為三合院建築,原供奉天官賜福紫微大帝、地官赦罪清虛大帝、水官解厄洞陰大帝——“三元大帝”。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重修,後歸於佛教。民國十三年(1924年),於宮之西邊增築藏經閣,並重修大殿,使二者連成一體。1991年以後陸續修繕,比丘尼定淨將大殿改建成臥佛殿。現宮內有大殿三間,兩廂四楹和藏經閣三層七間。此外,還尚存初建時的浮雕“雙龍搶珠”大石案,以及柱礎、佛號柱、抱鼓石等文物。大石案在大殿內,高112厘米,長224.5厘米,寬97厘米。案的正面束腰以下浮雕“兩龍戲珠”圖案,束腰兩端及中間各浮雕成竹節形,將束腰分為二部分,內刻姜姓、董姓等捐助人姓名。年月已泐,據項士元《巾子山志稿》,可知為“大明萬曆九年(1581年)八月吉日立”。石柱礎作鼓形,最大徑在腹部,上下各飾弦紋一道。其中檐柱柱礎高25厘米,徑34厘米;金柱柱礎高38厘米,徑50厘米。柱礎上還刻有文字,東檐柱柱礎為“信女方門王氏”,西檐柱柱礎為“方門賀氏、俞門羅氏同助”,東金柱柱礎“信氏陳天、妻章氏合舍園明石古四對”,西金柱柱礎“專保壽命延長,子孫團圓,萬曆八年(1580年)吉”。佛號柱在大殿前天井中,高133厘米,上刻有“十三年仲夏吉”等字。抱鼓石一對,分置大門內兩側,素麵,高72厘米,寬76厘米,厚23.5厘米。
摩岩分刻於宮後的伏龍巖石壁上,共有“今之女宗”、“活潑潑地”、“渟泉”、“別有天”、“恩同生佛”、“枕漱”、“水流雲平”等七處。題刻大多清晰,但不少款跋已風化,尚隱約可辨。
“今之女宗”位於石壁西端,隸書,橫寬113厘米,高28厘米。右題“嚴孫氏矢志柏舟,潛心淨業,三十年如一日,特書數字致敬”。左款“施召愚”。
“活潑潑地”,在“今之女宗”以東約6米處,草書橫刻,字徑30厘米。上款“道光辛丑(1841年)秋仲”,下款“晉陵盛隆題並書”。題刻者盛隆,晉陵(今江蘇武進)人,生平不詳。
“渟泉”,在“活潑潑地”右下方,隸書,字徑約40厘米。款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夏五月中浣,桐城吳薰題,臨海張春暉、陳偉琳同鋬刻”。書題者吳薰,安徽桐城人,生平不詳。鋬刻者張春暉、陳偉琳,亦無考。
“別有天”,在“今之女宗”右上方,楷書,字徑約40厘米。上款“道光十八年(1838年)春三月”,下款“署浙江督糧道台州守陳大溶題”。台州知府陳大溶,生平不詳。僅知道光十年(1830年)時,曾署福建汀州(治所在今福建長汀)知府。另道光十三年(1833年)七月十五日,內閣抄出七月十三日內閣奉上諭:“瑚松額等奏查明搜捕逆犯、追擊粵匪、及審辦出力之隨營文武各員、開單墾請鼓勵一摺,此次台灣剿辦逆匪,在事文武各員,或承審逆犯,究出首伙姓名,不致漏網,或辦理文案,安撫難民,或深入內山,擒獲要犯,或隨營差委訪查一切;該員弁等妥速辦理,著有微勞,據瑚松額等擇其尤為出力者據實保奏,自應量予恩施。……候補知府陳大溶著遇有閩浙兩省知府本班缺出,優先補用”。陳大溶任台州知府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可見其在上諭下達後,即補台州之缺。
“恩同生佛”,在“別有天”東側,楷書線刻,字徑約40厘米。前有跋:“鹹豐八年(1858年),桐坑口口撲郡城時,感郡伯吳公運籌征剿,口口口山下東關外,是台之口萬戶得保生全者,實賴公之威德焉。報以慶賀,銘諸於石,庶後之人登高懷古,猶仰公之功,與茲山並垂不朽雲”。所云為台州知府吳端甫征剿里人林大廣、王彝河一事。吳端甫,字畹甫,安徽人。舉人出身,《台州府志》雲其於鹹豐九年(1859年)出知台州府。今據題刻,當為鹹豐八年(1858年)。
“枕漱”,在“恩同生佛”之東,行楷,字徑約60厘米。上款“鹹豐丁已(1857年)仲春上浣”,下款“補用道署台州府事王清照題”。王清照,生平不詳。
“水流雲平”,在伏龍巖之最高處,楷書,因岩高無法攀登,故款識不詳,字徑約70厘米。
此外,“今之女宗”旁還題刻有舍田題記一篇,計五行,字多已湮泐。尚可辨者為“……海口舍田五畝,坐下江廟橋頭……請查收。民國癸亥立石”等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