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是一個俗語,意思是三個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協力集思廣益,也能提出比諸葛亮還周到的計策。出自《三國演義》,比喻人多智慧多。“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實為三個臭裨將賽過諸葛亮。

釋義

直譯:三個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協力集思廣益,也能提出比諸葛亮還周到的計策。

釋義: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經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英譯: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surpass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The wisdom of the masses exceeds that of the wisest individual.;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解釋】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請經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典故出處

想必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應周瑜造十萬支箭用於破曹,出了“草船借箭”之計。但不知,當日諸葛孔明算準時機,便命隨從部下三人,在二十艘小船兩邊插上草靶子,再以布幔掩蓋。其隨從完成後,回報軍師,並提出這樣布置恐讓曹軍看出破綻。三人心有一計,但只不說,明日安排好領軍師看。只見每艘小船的船頭都立著兩三個稻草人,套上皮衣、皮帽,看起來就像真人一樣。後曹軍果然中計。真可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人難敵三人之智。

“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副將”,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 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後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是民間俗語,已經熟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可是你有時偶爾一想,“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是講幹活嗎?顯然不是;是講力量嗎?三個人的力量顯然比一個人大,顯然這並非題中之義;是講智謀嗎?顯然這才是這句俗語的要義,可是三個臭皮匠,他們可能連行軍打仗都沒有見過,怎么比得上諸葛亮呢?要知道諸葛亮是打仗的,講軍事的,這是哪門對哪門啊?如果要說群體的智慧,可也得和戰爭沾邊啊,和戰爭沒怎么沾邊的三個臭皮匠,怎么能夠比得上諸葛亮呢?顯然,這比喻實在是有點問題。 皮匠,也就是城裡街上或者村上做皮毛生意的,像做皮衣啦,皮棉啦,皮貨啦,等等,今天也可能是做皮革生意的,他們當然有來自實踐中的經驗和智慧,只是這經驗和智慧實在跟戰爭不沾邊。對於諸葛亮和皮匠而言,顯然是各有各的智慧,皮匠有皮匠的智慧,諸葛亮有諸葛亮的智慧;他們的智慧是不同的。拿皮匠的智慧去比作行軍打仗的智慧,這是哪門跟哪門啊?他怎么能同習慣於行軍打仗、天天講謀略的諸葛亮比智慧呢?顯然,這裡面有個錯位的問題。

錯位在哪裡呢?——錯位就錯在聲音的訛用上。

近日翻讀朱正的隨筆集《思想的風景》,見其中有一短文《皮匠辨》,文中說:“三個臭皮匠,賽個諸葛亮。大約是說明民眾的智慧吧,一個不如二人計嘛。人多,各有各的經驗,各有各的知識領域,思考問題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大家湊起來,互相補充,糾正,結果總會比較好。一個再高明的人,總不免有他的局限性,他獨自作出的決定往往也不見得就是最好的、最準確的。就說諸葛亮吧,儘管正史上說他‘將略非其所長’,可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怎么民間諺語說:三個臭皮匠,賽過他呢?

“為什麼是三個皮匠,而不是別的鐵匠、砌匠、花匠,或別的裁縫、老農之類呢?依我看,‘皮匠’應該寫作‘裨將’才對,裨將也就是副將(在戰爭中多衝在第一線上的),所謂偏裨,指的是中下級軍官,這才和戰爭有關,也才能同軍事家諸葛亮比一比高低了。”——這一段話,分明是指出了問題的要害,也就是說,在當時的情況下,三個下層的、在第一線上行軍打仗的裨將,有時候他們的經驗和智慧集中起來,就比遠在大寨里指揮、足智多謀的、穩位軍中帳的諸葛亮來得正確,來得實在和有效。“三個臭裨將,賽過諸葛亮(或:頂個諸葛亮)。”這才是這句諺語的原義和原字。也就是說,後人以訛傳訛,將“裨將”訛成了“皮匠”——這畢竟是同音字,而且容易寫,容易記,容易為文化不高的民間百姓口頭上使用和口口流傳。就像中國老百姓許多同音訛用一樣,比如將杜拾遺(杜甫)寫成杜十姨(見《聊齋志異》)、梁武帝訛成梁五弟(見《彷徨·長明燈》),又像辛亥革命期間的鄉下偏僻的農民,像阿Q一樣,將自由訛成“柿油”,所以“裨將”訛成“皮匠”也就毫不奇怪了。只是不知何時,它由“裨將”訛成了“皮匠”?——那實在不是我們所能知道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