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0年6月開始,“反三俗”成了一個社會熱點話題。《非誠勿擾》因被指“低俗”而被整改的風波剛剛過去不久的7月,當紅的相聲演員郭德鋼又陷入了“被”三俗的窘境,央視在新聞節目中不點名的批評郭德鋼庸俗、低俗和媚俗。收視率最高的節目與當今最紅的相聲演員為何要被媒體列為“反三俗”的批評對象呢?據央視的評論,這些電視節目或者當紅藝人缺乏社會責任感,沒有承擔起社會公眾人物的責任與義務,在其表演和節目中,體現出了社會不良的風氣和低俗的文化內容。
反“三俗文化”的“新道德運動”
2010年8月6日,文化部部長蔡武也表示,近年來,文藝創作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低俗化、娛樂化傾向嚴重。各級文化行政部門對這種不良風氣不能視而不見、聽之任之。
有評論認為,以抵制“三俗”為標誌,中國正在掀起“新道德運動”。
“反三俗”的現實意義
將“反三俗”進行到底,不是隨便說說,必須付諸行動。而正確方法是以雅反俗,以雅代俗。目前最關鍵的是樹立雅的標準。國家必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現階段核心價值體系,重建道德體系,堅決制止“三俗風”流行,特別是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同時,要制止媒體的三俗化,規範媒體行為。主流媒體必須宣傳積極、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勇於、善於批判那些腐朽墮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俗文化的由來
早在2006年4月在江蘇蘇州,曲協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某某告誡老郭: 要脫三俗,即庸俗,媚俗,低俗。10月份一群相聲界的表演藝術家,也紛紛提出要抵制相聲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由此可知: 三俗是指“低俗、庸俗、媚俗”,是某次曲協的會議上某些相聲大腕提出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