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三俗

抵制三俗

低俗文化產品是物慾社會的影射,要除去滋生這種文化的社會土壤,應從更為根基的制度建設入手。這首先更應該從官員自身的價值觀與情操著手,從自覺抵制“三俗”之風開始。胡錦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要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單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

提出背景

胡錦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這是近年來中央最高層首次明確強調抵制“三俗”之風。“三俗”是物慾社會的影射,除去滋生這種文化的社會土壤,需要全民參與。

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

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真正從民眾需要出發,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優良傳統,吸收借鑑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民眾喜愛、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單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

抵制低俗要反覆抓抓反覆

局長王太華2010年全國廣播影視局長座談會於7日結束議程。此次會議就新形勢下廣播影視工作如何創新發展廣納建議,20多位地方廣電局局長暢所欲言,針對影視定位、新媒體發展、廣播影視新聞管理等發表看法。

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太華在會議總結時,就廣播影視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推進“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深化廣播電視體制改革、加大廣播影視內容生產力度、加強內容管理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王太華表示,廣播影視工作要始終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放在首位,傳播和倡導社會主流價值觀;要堅持新聞立台的理念,堅決履行廣播影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促進發展的職責;要全面、科學看待廣播電視收聽收視率,不把收聽收視率作為評判節目的唯一標準;要深刻認識、準確把握廣播影視的“四個雙重”規律,始終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正確處理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係;要將抵制低俗之風作為長期任務反覆抓,抓反覆。

同時,王太華強調各地要積極主動做好三網融合有關工作,要加快廣電網路整合和雙向化改造步伐,積極開發新業務,拓展新領域,努力滿足人民民眾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使廣電網路成為當地黨委、政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平台;要積極穩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使廣播電台、電視台兩台合併達到資源統一整合、機制有機轉換、優勢得以充分發揮;要加大內容生產力度,高度重視廣播影視內容生產,增加數量,提高質量,鼓勵創作反映現實題材的廣播影視作品;要按照科學管理、依法管理、全面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管理,以管理保導向、保全全,促改革、促發展。

反“三俗”與文藝評論

嬴嘉麗在《反“三俗”的核心義諦是推動形成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一文中,認為反“三俗”的重要一步是形成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並以標準來引導文學藝術界的文藝創作。以下是該文的重要觀點——
反“三俗”的核心義諦是推動形成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
(一)“三俗”即指:文學藝術界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風。反三俗是針對文學藝術創作中的“三俗”之風以及低俗化、娛樂化的錯誤傾向而提出的。
(二)反“三俗”的核心義諦是推動形成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並以標準引導創作,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
(三)什麼是文藝評論的道德標準?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文藝批評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政治標準,一個是藝術標準”(《毛澤東選集》第825頁)。我認為對於“政治標準”,應該有一個更廣義的理解。而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無產階級政治或社會主義政治。
封建社會並沒有“無產階級政治”或“社會主義政治”。但是,你能說那時候的文學評論只有藝術標準嗎?——當然不能。但是,如果說有政治標準,那么這個政治標準就一定是封建社會的政治標準。所以,問題就出來了。《三國演義》、《紅樓夢》以及唐詩宋詞中的一些著名作品,這些在封建社會被認為是好作品的作品,在現在看來依然是好作品。問題在於我們現在把這些作品評價為好作品,難道僅僅是從藝術標準出發的嗎?——當然不是。這也就是說按現在的政治標準來衡量,這些作品也仍然不失為好的作品。——因而,這也等於是說封建社會的好作品,既符合了封建社會的政治標準,同時也符合了社會主義的政治標準。——這不是非常矛盾的嗎?否。因為在封建社會的政治標準與社會主義的政治標準中,有一種東西是共通的,那就是符合人類共性的古今一貫的道德信念與道德期望。因此,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政治標準,實際上無疑也包括了符合古今人類共性的道德標準。歷史上能為各種社會形態的人們所接受的好作品,它們所體現的一個重要的政治標準就是道德標準(作者嬴嘉麗)。

電視節目整治

堅決驅除相親節目低俗風
一個留美華人眼中的《非誠勿擾》怪象

抵制三俗6月初,國家廣電總局先後下發《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規範婚戀交友類電視節目的管理通知》《廣電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情感故事類電視節目管理的通知》

昨日,人民日報發文《收視率誘導逐利亂象 相親節目低俗化當止!》,同日,新華社發文《“電視紅娘”:如何牽紅線而不踩“紅線”》,指出要“堅決驅除低俗風”,兩大國家級媒體同日對電視相親節目表明相同的態度,實屬罕見。

而就在昨日凌晨,本報記者的一位高中同學華先生(未婚)在MSN主動和記者說起他看《非誠勿擾》的不解。記者這位同學已經居留美國12年,現就職於美國一家醫療機構,是《非誠勿擾》女博士嘉賓許賀在美國的校友。看了幾期後,華先生髮出了感慨:“這些女人太可怕了。”

怪象一:相親變為“演戲”,不少嘉賓是“托”

華先生疑惑:嘉賓身份怎么都那么特殊? 我看《非誠勿擾》是因為女嘉賓許賀曾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助理研究,而我也是這所學校畢業的,算是校友。許賀的身份我不懷疑。我吃驚的是,台上怎么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女嘉賓?母女同場、雙胞胎姐妹、一高一矮的“雙嬌”等等,感覺這台節目策劃的痕跡太明顯。

人民日報、新華社:別把觀眾當猴耍 在《人民日報》的讀者調查中,江蘇教育台的電視人周雲龍說:“所謂小飾店的老闆、煤老闆的女兒、火鍋店老闆娘,不過是兼職模特、臨時演員、在校學生;所謂的婚戀交友,不過是用有彩排有設計的表演拿不知情的觀眾開涮。這不是把觀眾當猴耍嗎?”

新華社的文章則指出,互動交友類節目保持生命力靠的就是誠意二字,嘉賓作假作秀也許能獲得一時的高收視和火爆話題,但真正傷害的是普通人群交友的熱情。

怪象二:相親變為“相金”,忽視情感交流

華先生疑惑:情字放兩旁,錢字擺中間?

在美國,我身邊,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擇偶基本上都是先奔愛情,後奔條件。或者說,年輕的時候主要看愛情,年紀漸長時主要看條件。我想,不管是哪個民族,哪個國家,正常的愛情觀大體是這樣的吧。

但在這些女嘉賓大多數才20多歲,遠沒有到靠相親解決婚姻問題的地步。在舞台上基本上都是看條件,我真懷疑,她們要的是錢,不是情。

人民日報、新華社:不應放大非主流價值觀

近期的一些相親節目,成了“炫富”、“拜金”的大舞台、“曝曬場”。 在《人民日報》的讀者調查中,有讀者表示表示,一些嘉賓言行的“出位”,固然展現了婚戀觀、價值觀的多元,但電視作為公共平台,不應該放大明顯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和行為。新華社的文章也指出,相親節目可以成為價值觀的辯論場,但不可成為非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地。

怪象三:相的是名不是親,越爆醜聞人越紅

華先生疑惑:非正常出名如此容易?

我曾經對閻鳳嬌很關注,因為有一期許賀向男嘉賓表白,甚至哭了,但最後男嘉賓還是選了閻鳳嬌。後來我就在網上看到了她的不雅照。我不知道,那個男嘉賓如果之前看過這些照片,還會不會選她。不過,通過這檔節目,她真的紅了。我在網上好像看到訊息說,她要拍電影了。  

人民日報、新華社:不能鋪就一夜成名的“捷徑”

“馬諾已賺足了人氣,出場價也接近二線藝人了,我現在要幫她轉型,出唱片、排話劇,而且現在有幾家公司想簽她。”自稱是其經紀人的張爍如此說道。而3個月前,馬諾不過是一個不出名的平面模特。 但在正常情況下,“一個新人從出道到成名,最快也要6到10年的時間。”橙天娛樂副總裁伊簡梅表示。不過,一個靠非正常方式出名的新人,要想在娛樂圈裡有發展,最終都會走“漂白”這條路。 新華社的文章則指出,在影響力極大的衛視上一味地迎合低俗獵奇傾向,確實會對很多觀眾造成不好的心理暗示。

怪象四:老外驚呼,東方女子的含蓄到哪裡去了?

華先生疑惑:女同胞真的如此開放嗎?

我曾把一些女嘉賓說的話翻譯給一個美國同事後,他嚇了一跳:“東方女子不都是很嬌小含蓄的嗎?”我感覺是在刻意製造敏感話題,刺激觀眾的窺視欲。 台上大多是美女,但如果是我,我是不敢娶這些女人的。這樣的女人,我恐怕駕馭不了,我也怕她紅杏出牆。 你讓我回國探親時參加電視相親?拜託,饒了我吧。 人民日報、新華社:應該深思如何當好電視紅娘

人民日報記者拿到了一份《非誠勿擾》選擇嘉賓標準:有特殊經歷、情感故事者可優先考慮;職業類型比較特殊者可優先考慮;特別願意表達自己,個性特殊,表現力超強者可優先考慮。

小雪(化名)透露參加面試時被編導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遇到一個離異帶小孩的男嘉賓,你會講什麼?” “我們不太合適,但是希望你繼續努力,總會遇到一個好女人的。”小雪的回答得到了編導的否定。“如果這樣,我們就不需要你上台了,能這樣講話的人有的是。”小雪在編導的提示下又繼續回答“那你還配不上我”,直到這句話出來,編導才感到滿意。新華社文章指出,當好電視紅娘不容易。太溫柔會顯得矯情,非主流則會引來罵名。這是值得電視人深思的。
整改之後,溫情許多
“嚴禁偽造嘉賓身份,欺騙電視觀眾”、“不得以婚戀的名義對參與者進行羞辱或人身攻擊,甚至討論低俗涉性內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義等不健康、不正確的婚戀觀”。國家廣電總局月初正式下發的兩份檔案中,對相親節目的整改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要求。 兩份檔案一出,原本熱鬧非凡的相親節目,忽然冷卻下來,經過半個多月的觀察,記者發現,一些原來火爆無比的相親節目如今都變得溫情起來。 江蘇衛視的相親節目《非誠勿擾》因出現“寶馬女”、“富二代”而備受各界質疑,成為各媒體、觀眾口誅筆伐的對象。在廣電總局的通知下發後,江蘇衛視立即回應,“把好話題關、嘉賓關、內容關、主持關、播出關,進一步提高節目品質。”據悉,6月26日,《非誠勿擾》將進行整改後的第一次節目錄製,節目形式和主持人不會做任何改變,但審片將更為嚴格,並更換一批女嘉賓,拒絕“作秀女”。 記者觀看了6月12日晚和6月19日晚該節目的播出,發現瀰漫於節目之中的“非主流”價值觀討論全然不見,“寧願坐在寶馬里哭”一類的惡俗言論也不再出現。儘管節目是廣電總局通知下發之前錄製的,但通過後期剪輯,明顯感覺到以“火辣言語”著稱的節目有了很大改變。經濟、金錢不再成為螢幕上嘉賓熱議的話題,興趣愛好的相互吸引、情感的真實碰撞成了討論的焦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