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佛祖遺址

三佛祖遺址,在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坎鎮水庫公園南西邊的佛殿山頂上。始建於清代同治末年至光緒初年。

三佛祖遺址在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坎鎮水庫公園南西邊的佛殿山頂上,有一塊山間平地。平地中央,有三座相依而立的用塊石壘砌而成的方形凸形石塔,四周還有殘留圍牆。登上石塔放眼觀看四方,起伏的阿佤群山猶如在雲海中沉浮的綠島.美不勝收。這裡,就是新中國建立前百餘年來,信徒眾多、雲中古剎、香菸繚繞的拉祜族侗族大乘佛教朝拜地——西盟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勐坎佛殿山‘三佛祖’佛房遺址”。據有關資料記載,三佛祖佛房始建於清代同治末年至光緒初年(1874—1875),至今已120多年的歷史。 
原建蓋有土木結構佛房4棟,“三佛祖”大殿在正房中央。殿內有佛完、銅佛像、並有佛爺和尚念經。整個佛房占地25仍乎方米,佛殿後立有塊石方形凸字形佛塔,高5米,長闊面積16平方米。用河中石塊分三層砌成凸字形。佛殿前有花台4座,花台前為400多平方米的大院,是舉行佛事活動及信徒們娛樂歌舞的場地。大院前正大門、大門外有天神祭祀台,佛房周圍系石頭砌成的高、厚各約1米的圍牆,現遺址尚存石塔及部分圍牆殘跡。塊石佛塔是當年拉枯族宗教首領李通明與佤族窩朗頭人酞血誓盟的信物。清代曾被封任西盟勐梭土司的李通明,對佤族拉枯族聚居的西盟山,採取了政教合一的統治方式。為了和億族窩朗頭人搞好合作關係,他先後和佤族各部落頭人在佛殿山歌血誓盟,訂立盟約,誓盟的佤族各部落信徒每家抬一個石頭到勐坎佛房,同拉枯族信徒共建石砌佛塔。
西盟佛殿山三佛祖遺址位於西盟鎮佛殿山頂上,距西盟鎮約2.5公里。遺址呈圓形,占地2500平方米,周圍砌有圍牆。圍牆全用石頭砌成,外高1至3米,內高1米左右,牆頂厚度1米,內有四合院式遺址,遺址正北方向一側有一座高5米、占地16平方米、分兩台層砌成的佛塔,佛塔面南的大院上,有四座高4米,相距2米的兩台層石花台。
站在佛山頂,放眼望去,遺址周圍,山巒起伏,植被完美,十幾個大小不同的山峰相連,環抱天池——城子水庫。在古木參天的林蔭中,有佛廟遺址11處,佛塔11座。因年代久遠,已經殘缺不全。其中有兩座佛塔保持較為完整,塔頂上長著緬樹,堪稱樹包塔,頗有觀賞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