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三下開採是指對位於地表水體,建築物和鐵路(公路)下的礦床的開採,世界各國有很多金屬礦床埋藏在“三下”,在開採這類礦床時。要根據礦床的賦存條件,採取相應的回採工藝技術。使地下回採工作對地面建築物、鐵(公)路幹線的變形控制在允許範圍以內,同時防止地表水湧入井下造成水患,中國、美國、前蘇聯、加拿大、波蘭、日本等國的地下礦山都先後用各種類型的充填採礦法成功地在河床下、地表建築物下開採了礦床、采出了大量的礦產資源 。
地表水體下礦床的開採
實現水體下礦床的安全開採,要留隔水礦柱,確保水體不受破壞,留隔水礦柱,首先要確定最小安全開採深度,在水體和回採的最高水平之間留下一定厚度的隔水礦柱。在回採過程中使此隔水礦杜小遭破壞,防止水滲入井下,隔水礦柱的厚度取決於水體類型、水量大小、以及礦體的岩性、結構、透水性能等因素,隔水礦柱的最小厚度應等於礦體導水裂隙帶的最大高度加上一定厚度的保護層 。
建築物或鐵路下礦床的開採
建築物或鐵路下礦床的開採原則是:除使用適應地表變形的特殊建築結構代替抗變形小的建築結構,採用新的加固措施維護舊有建築物外。主要是選擇合理的採礦方法,減少升采引起的地表變形,根據岩層移動規律,地表不均勻下沉和地表變形都集中在地表下沉盆地的邊緣區,邊緣幾地表各點變形經受一個由動態到靜態的發展過程,並達到最大位井下會出現一個水久性開採邊界,地表便出現一個數值較大的沉降盆地邊緣變形區,此時地表下沉盆地中央區變形值很小,當對城市、工廠、村莊、鐵路幹線下賦存的礦體實行全而和連續開採時,要合理確定回採方向,使在此礦體範圍不形成任何開採邊界,建築物總是位與下沉盆地中央區,則井下採礦對建築物的有害影響和損害最小 。
保護地表敏感建築物的方法
為保護地表對傾斜和拉伸變形非常敏感的建築物。如煙囪、水塔等塔式建築物,可採用對稱背向開採方式。一般有兩種作法:一是直接在建築物下布置兩個背向開採的工作面,建築物始終處於下沉盆地中央的壓縮變形區內,不承受拉伸變形,不產生傾斜。隨著采土區的擴展,這種壓縮變形狀態很快就過渡到無均勻下沉;二是是背向工作面布置在離建築物中心的一定距離之外,根據煤礦的開採經驗,這個距離為建築物礦柱寬度的四分之一,這時建築物所受的拉伸和壓縮變形均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