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9 年 9 月至 1983 年 6 月,就讀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理學學士; 1983 年 9 月至 1986 年 6 月,就讀於南京大學物理系,理學碩士;1991 年 10 月至 1995 年 3 月,攻讀日本筑波大學套用物理系工學博士。
1986 年 7 月至 1988 年 2 月,任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 1988 年 3 月至 1995 年 9 月任南京大學物理系講師; 1995 年 10 月升任南京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2003 年 10 月提拔為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光信息處理、微光學、光束動力學、磁光學方面的研究,具體為:
光全息和數字全息的理論和製備方法及其套用,光學圖像的識別與處理;
二元光學的製備方法和微光學元件的理論及其套用;
高精度光學干涉測量的理論和方法;
光鑷動力學理論和動態光鑷形成方法及其套用;
磁光相互作用的理論和測量方法,橢偏測量理論和方法。
主要貢獻
1 . J. Ding , M. Tang, Z. Jin, G. Wenqi, “Modified binary gabor zone plates” Optics Communications , Vol.217, 97 (2003).
2 . J. Ding , M. Itoh, T. Yatagai, "Optimal incoherent filtering for distortion-invariant image recognition," Optical. Review . Vol. 4, 539(1997).
3 . J. Ding , M. Itoh, T. Yatagai,"Optimal incoherent correlator for noisy gray-tone image recognition," Optics Letters ., Vol.20, 2411(1995).
4 . P. Liang, J. Ding , Z. Jin, G. wenqi, “Composite binary optical elements used for multi-channel spectrum analysis,” Journal of Modern Optics , Vol.50, 1411-1417(2003).
5 . M. Yang, J. Ding “Area encoding for design of phase-only 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s ” Optics Communications. , vol.202, 51 (2002).
獲獎記錄
中國光學學會《饒毓泰基礎光學優秀論文獎》( 1996 年)。
教育部創建名牌課程優秀項目――光學( 200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