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一落索·蔣園和李朝奉
正是看花天氣,為春 一醉。醉來卻不帶花歸,誚 不解看花意。
試問此花明 ,將花誰比?只應花好 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注釋譯文
語句注釋
①一落索:詞牌名。雙調,四十六字,兩闋平仄格式,各三仄韻。
②蔣園:寧波南城金紫光祿大夫蔣浚明的園林。李朝奉:待考。朝奉為官名。
③春:這裡指花。
④誚(qiào):簡直,全然。
⑤明媚:明麗嫵媚。
⑥好:指花的明麗嫵媚媚。
白話譯文
現在正式看花的天氣,為花一醉。雖然被花陶醉,但是又不把花帶回來,簡直不理解看花的意味。
請問花的明媚有誰能比?應該讓花留枝頭,年年保持如此的明媚之姿,因為花不似人之隨著年光過往會漸趨憔悴。
創作背景
該詞具體創作年份不詳。作者在春日與李朝奉觀花於蔣園,李先有作,從而和之。這是一首賞春花、感人生的小令。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緊扣賞花來寫,句句有花,實則句句寫人,惜花亦即惜人。作者既不雕章琢句,也不刻畫景物,只以自然質樸的語言抒寫自己從賞花中悟出的生活哲理,立意既新,理趣尤富。全詞以議論為主,但由於手法的曲折委婉,語氣的跌宕起伏,讀來絲毫不覺板滯。
該詞上片的“正是看花天氣。”開門見山,點出題意。這句略無修飾,純用白描,看似樸拙,其實巧妙,因為看花經驗,人皆有之,根據它所規定的情景,輔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在眼前描繪出一幅繁花似錦、春光宜人的美麗圖畫。次句由景及人:“為春一醉。”對此良辰美景,陶然一醉,誠為賞心樂事。這一句既是寫看花人的感受,也從側面進一步烘托出春景的迷人。接下去便宕開筆鋒,道“醉來卻不帶花歸。”一個“卻”字,頓起波瀾。“為春一醉”,即為花一醉,足見對花愛之深,迷之切; 但在留連花叢興猶未盡之時,偏又“不帶花歸”。對此,作者也不禁自己笑自己:“ 誚不解看花意。”前人有云:“好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而今賞花卻不折花而歸,作者高於俗人的愛花、惜花的一片深情,便委婉曲折地表達了出來。
下片先設一問:“此花明媚,將花誰比?”言外之意是無人可比。再進一層說:“只應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就是說花之好,是年年如此,便該讓它留在枝頭,年年保持如此的明媚之姿,因為花不似人之隨著年光過往會漸趨憔悴。至此,因惜年華而惜春、因惜春而惜花的主意便曲折透出,上下片渾成一體,詞的意味頓生。
此詞借鑑了以花喻人這一傳統手法而能翻出新意,先是反問:“將花誰比?”後又指出:“花不似,人憔悴。”這就是說,自然界的花朵固然有時凋謝,但年年重開;人的盛年一去,卻再也不會回來。這幾句句意頗類唐代詩人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之“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包含著對花開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難駐的感慨和秋怨。
名家點評
寧波大學教授張如安《漢宋寧波文學史》:該詞在戲劇化的絮語包裹著凝重的情思,幽默俏皮中含有幾分淒涼,高情雅致中見出幾分理致,用語通俗卻又不失雅正,勾連逆轉又能一氣呵成,確可看作是宋代令詞別開生面之作。
作者
舒亶(1041-1103)北宋明州慈谿(舊治在今浙江慈谿東南)人,字信道,號懶堂、亦樂居士。治平二(1065)進士,調臨海縣尉,尋坐擅殺無賴而罷官。王安石當政,聞而異之,為審官院主簿。歷任提舉兩浙常平、權監察御史里行、知諫院、知雜御史、判司農寺等職。元豐五年(1082),累擢為御史中丞。好以疑似排抵士大屢鞫大獄,夫,用法苛酷,見者側目。元豐六年,坐受廚錢違法及詐為錄目,追兩官勒停。紹聖元年(1094),始復為通直郎。崇寧元年(1102),知南康軍。尋知荊南府,以鎮壓辰溪蠻、開邊拓地有功,由直龍圖閣進待制。次年,病卒。後人輯其詩文,編有《舒懶堂詩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