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一線天
![武夷山一線天](/img/3/a45/nBnauM3X0cDOykjNyUDOyEDM3QTMxUjM2kDOzQTNwAzMxAzL1g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在伏羲洞中觀賞一線天,沿石罅右行約數十步,就可以折入風洞。涼風從石罅中習習吹來,即使是盛暑時節到此,稍坐片刻,也會感到肌骨透涼。洞口石壁上的“風洞”二字,十分醒目,為宋徐自強所書。出了風洞,再繞過一道石廊,就是靈岩洞了。相傳先前有個姓葛的仙人,曾在此降妖,故此洞又稱葛仙洞了。洞內有一口古井,叫聖水井。
一線天南面,與之相對立的,是樓閣岩。這是一座壁立如屏的石岩,半壁上有幾處洞穴,相傳這就是所謂的神仙樓閣。在它左邊,又有一岩,名蘭岩。岩壁石刻縱橫。岩下一石,倚於崖壁,石徑伸入其間,如同一道關隘,號稱天門。岩前的亂石堆中還有一個妙趣橫生的螺螄洞。
桃花洞一線天
![桃花洞一線天](/img/3/814/nBnauM3XxQjM0QzNzMDOyEDM3QTMxUjM2kDOzQTNwAzMxAzLzg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徐霞客曾在其《徐霞客遊記》中贊道:“上辟山巔,遠透山北,中不能容肩,蓋之乃受,累級斜上,直貫其中。余所見‘一線天’數處,武夷、黃山、浮蓋,未曾見若此之大而逼、遠而整者。”尤在午時,晴空麗日,陽光直射,翹首仰望,卻見天光一線。僅憑地殼運動,岩石上升,擠壓而成的一條縫隙。在流水侵蝕下,形成了與節理走向完全一致的平直狹窄的深溝,卻造就了“一線天”這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觀。而桃源洞的“一線天”景觀也達六處之多。有直有斜。不時抬頭,目之所及,卻只天光一線。在或直或斜中,勸慰著觀者的角度。人生總是不平坦的,或直或斜,有時寬敞暢行無阻、有時狹窄小心翼翼,然而抬頭,總有陽光。卻也總是不多。也正如人眼所及的事情,知道的往往只有“一線”。看不到的“一線”之外,免不了要進行揣摩,然而,有些事情卻終歸無法推測正確。
除一線天之外,桃源洞還有鎖洞橋、觀音大士殿、通天亭、環玉洞、古井寒泉、望象台、仙人棋盤、跨虹橋、鳳冠亭、閬風台、奇雲關寨門、不塵館等10多處景點。山腳的十里木並櫚潭,清澈如鏡,泛舟可見劍岩、鷹嘴岩、獅子岩、觀音岩、臥龍巖、烏鴉岩等。
據悉,在古時桃源洞一帶山上有許多栟櫚樹,所以歷史上又稱為栟櫚山。據有關記載,唐代就有頭陀僧結廬於葛里,五代後晉時期建有栟櫚寺。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605年)當地安砂人兩郡司馬陳源湛捐資建有亭、台、樓、閣十餘處,取“世外桃源”之意改名為桃源洞,並在入口120米高的峭壁上36米高處刻有“桃源洞口”四個大字,這也就是“桃源洞”的由來。
南宋宰相李綱和左正言鄧肅曾在此隱居、讀書,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遊覽此地,並都留有詩句,從此桃源洞名聞遐爾。
武夷山旅遊景點
九曲溪|天游峰|大紅袍|虎嘯岩|華東第一漂|青龍大瀑布|一線天|雲窩|並蓮峰|大王峰|換骨岩|黃崗山|架壑船棺|金湖|靈岩|馬頭岩|幔亭峰|三仰峰|上下水龜|武夷山水簾洞|宋街|宋體茶洞|天心岩|武夷宮|武夷山博物館|仙釣台|仙掌峰|鷹嘴岩|玉女峰|遇林亭窯址|朱熹紀念館|城村|靈岩洞|萬春園|玉龍谷|朱熹故里|大藏峰|翡翠谷|龍川大峽谷|下梅古民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