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沿革
一斛珠,原唐代教坊曲名。《宋史·樂志》有《一斛夜明珠》。此用舊曲另創新聲。
調名出自唐代梅妃故事。江采蘋於唐代開元中被選入官,獲得唐玄宗寵幸。采蘋喜梅,玄宗名之曰梅妃。自楊玉環入官後,梅妃寵愛日衰。玄宗在花萼樓,會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賜梅妃。妃不愛,以詩付使者,曰:“為我進御前也。”其詩云“柳葉雙眉久不描,殘牧和淚污紅蛸。長門盡日無梳冼,何必珍珠慰寂廖。”玄宗覽詩,悵然不樂,令樂府配以新曲,名《一斛珠》。事見無名氏《梅妃傳》。李煜之作為始詞。宋人晏幾道此調四詞,改調名為“醉落魄”,其體制與李詞全同,為宋人常用之體。如晏幾道詞“天教命薄。青樓占得聲名惡。對酒當歌尋思著。月戶星窗,多少舊期約。相逢細語初心錯。兩行紅淚尊前落。霞觴且共深深酌。惱亂春宵,翠被都閒卻。”詞寫青樓女子之不幸奇運,為代言體。蘇軾與周必大等用以酬贈友人,風格曠達老健。
格律說明
格一雙調,五十七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以李煜《一斛珠·曉妝初過》為代表。此詞後段起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聲。宋蘇軾詞“自惜風流雲雨散”,張先詞“今夜掩妝花下語”,晏幾道詞“若問相思何處歇”,三作與此同,餘俱照張先“山圍畫障”詞體填。 按《尊前集》李煜詞注“商調”,乃夷則之商聲。金元曲子照“山圍畫障”詞體填者注“仙呂調”,乃夷則之羽聲,則知兩換頭句平仄,確係音律所關,故此詞作圖,只就蘇、張、晏三詞校注。如晏詞之前段起句“鸞孤月缺”,“鸞”字平聲,“月”字仄聲。第二句“兩情惆悵音塵絕”,“兩”字仄聲。蘇詞第二句“垂楊亂掩紅樓半”,“亂”字仄聲。晏詞第三句“如今若負當時節”,“如”字平聲,“若”字仄聲。結句“曾醉離歌宴”,“曾”字平聲。後段起句“自惜風流雲雨散”,“自”字仄聲,“風”字平聲。張詞第二句“明朝芳草東西路”,“芳”字平聲。第三句“願身不學相思樹”,“不”字仄聲。
格二雙調,五十七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以張先《醉落魄·吳興莘老席上》為代表。此與李詞同,惟換頭句平仄異。因宋詞如此填者甚多,金元曲子注仙呂調者正與之合。此系音律所關,故亦編入,另列一體。 前段第一句,周密詞“憶憶憶憶”,上“憶憶”二字俱仄聲,晏幾道詞“滿街斜月”,“斜”字平聲。第二句,蘇軾詞“故山歸計何時決”,“故”字仄聲,“歸”字平聲。第三句,歐陽修詞“對酒當歌尋思著”,“酒”字平聲,“歌”字仄聲,范成大詞“垂雲卷盡添空闊”,“垂”字平聲,“卷”字仄聲。第四句,蘇軾詞“惟有佳人”,“惟”字平聲。第五句,周紫芝詞“真箇睡不著”,“真”字平聲,“睡”字、“不”字俱仄聲。後段第一句,晁補之詞“誰家紅袖闌乾曲”,“誰”字、“紅”字俱平聲,晏幾道詞“心心口口長恨怍”,“恨”字仄聲。第二句,高觀國詞“倚闌一望情何極”,“倚”字、“一”字俱仄聲。第三句,歐陽修詞“恨別王孫愁多少”,“恨”字、“別”字俱仄聲,“王”字、“孫”字俱平聲。第四句,張元乾詞“客里驚春”,“客”字仄聲。第五句,歐良詞“同和醉落魄”,“同”字平聲,“醉”字、“落”字俱仄聲。
格三雙調,五十七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以周邦彥《一斛珠·茸金細弱》為代表。此與張先詞同,惟前段第二句作上三下四句法異。黃庭堅詞“韶聲斷、六么初徹”,高觀國詞“寒江上、雨晴風急”,史達祖詞“空分付、有情眉睫”正與此同。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一斛珠·曉妝初過》
中平中 仄,中平中仄平平 仄,中平中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 仄。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中仄中平平仄 仄,平平中仄平平 仄,仄平中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醉落魄·吳興莘老席上》
中中中 仄,中平中仄平平 仄,中中中中平平 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中 仄。
山圍畫障,風溪弄月清溶漾,玉樓苕館人相望。下若撧醅,競欲金釵當。
中平中仄平中 仄,中平中仄平平 仄,中中中中平平 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中 仄。
使君勸醉青蛾唱,分明仙曲雲中響,南園百卉千家賞。和氣兼來,不獨花枝上。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一斛珠·茸金細弱》
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
茸金細弱,秋風嫩、桂花初著。蕊珠宮裡人難學,花染嬌荑,羞映翠雲幄。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詞作
南唐·李煜《一斛珠·曉妝初過》
宋·張先《醉落魄·吳興莘老席上》
宋·周邦彥《一斛珠·茸金細弱》
宋·范成大《一斛珠·雪晴風作》
宋·周紫芝《一斛珠·江天雲薄》
宋·晏幾道《醉落魄·鸞孤月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