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原語】: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 (石:同“旦”,音dàn)
【轉換】: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石米是仇人;升米恩,斗米仇。
【釋義】:在關鍵的時候給予他人一斗米,如同雪中送炭,人會心懷感恩。如果久而久之給予的太多,就會使人貪得無厭,會把這些給予視為理所當然,一旦停止援助就會心生怨恨。
【引申】:在他人困難中救濟一下,即使是小小的幫助,他也感激涕零,但幫助太多了,導致他永不滿足,形成依賴性,一旦不再幫助,就會對給予他幫助的人心生怨懟與憤恨。
典故
【典故】:從前,有兩戶人家是鄰居,平時關係還不錯。其中一家人因為能幹些,家中要富裕的多。這兩家 本來沒有什麼恩怨的,可是,這一年,老天爺發怒,降下了災禍,田中顆粒無收。這窮的一家沒有了收成,只好躺著等死。這個時候,富的一家買到了很多糧食,想著大家鄰居的,就給窮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這窮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認為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往富人家感謝。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這窮的千恩萬謝地拿著一斗米回家了。回家後,他的兄弟說了,這斗米能做什麼?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夠我們明年地里的種子,這個富人太過分了,既然你這么有錢,就應該多送我們一些糧食和錢,才給這么一點,真是壞的很。
這話傳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氣,心想,我白白送你這么多的糧食,你不僅不感謝我,還把我當仇人一樣忌恨,真不是人。於是,本來關係不錯的兩家人。從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來。
所以,這升米恩,斗米仇就是說,當一個人快被餓死的時候,你給他一升米,他會把你當作恩人;可你要給了他一斗米,他就會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能給我更多,你要不給我,那你就成為我的仇人了。當給予成為一種習慣,就成了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句金玉良言在啟發人們助人要講求大智慧(有原則)的同時也在暗示人性中的一些弱點,反思自己要知足,對於別人的幫助我們要智慧地接受,並要深懷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