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三改

一化三改

中國共產黨在1953年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即以“一化三改”為主體的總路線。“一化三改”,。“一化”就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既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一化三改簡要介紹編輯“一化”就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這是主體;“三改”即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方面要求發展社會主義要求成分發展社會主義工業,使我國由落後的農業國逐步變為先進的工業國,使社會主義工業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有決定意義的領導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把農民手工業者的個體私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把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支持和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一化”和“三改”互相聯繫互相制約,互相促進,體現了發展生產力和變革生產關係的辨證統一。因此,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一條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總路線。

主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渡時期總路線是“一化三改”,“一化”就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三改”既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方面要求發展社會主義要求成分發展社會主義工業,使我國由落後的農業國逐步變為先進的工業國,使社會主義工業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有決定意義的領導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把農民手工業者的個體私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把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支持和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一化”和“三改”互相聯繫互相制約,互相促進,體現了發展生產力和變革生產關係的辨證統一。因此,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一條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總路線。

一化三改總路線

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確定了的奮鬥目標,也是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長期為之奮鬥的目標。

報喜--慶祝公私合營  朱宣鹹作報喜--慶祝公私合營 朱宣鹹作

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始了有步驟地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經過三年經濟恢復工作之後,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明確規定:“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這個“一化三改”的總路線,其實質和主要任務是實現國家工業化,而為了實現國家工業化,就必須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確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
按照總路線的要求,黨從1953年起,在大力推進工業化建設的同時,開展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任務是:把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改造成為全民所有制,把以農民和手工業者個體勞動為基礎的私人所有制改造成為勞動民眾集體所有制。
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際上就是農業的合作化。1953年,中共中央先後作出兩個關於農業合作化的決議,規定了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中國農村的合作化,就是在這兩個決議的指導下開始的。到1956年底,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在經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

光明大道--集體農莊報喜代表團   朱宣鹹作光明大道--集體農莊報喜代表團 朱宣鹹作

級社三個階段後基本完成,全國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達96.3%。中國農村在發展穩定的氣氛中完成了幾千年的分散個體勞動向集體所有、集體經營的歷史性轉變。
在推進農業合作化的同時,從1953年11月開始至1956年底,黨採取“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以生產合作小組、供銷合作社、生產合作社等形式,從供銷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對手工業逐步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全國90%以上的手工業者加入了合作社
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進行。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採取了通過公私合營等多種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逐步將其改造成為社會主義的公有制企業,同時將所有制的改造與人的改造相結合,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和平贖買”政策,努力使剝削者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已經基本上完成,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在中國全面地建立起來了。這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最主要的標誌。中國社會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八大正是依據這一形勢,宣布了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並且據此對國內的主要矛盾作出正確判斷,對黨和國家的主要任務作出明確規定。
儘管在社會主義改造的後期,存在著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過於單一的問題。但是,整個來說,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比較順利地實現如此複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的確是個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事實已經表明,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過《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提出黨在農村中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教育和促進農民逐步聯合、組織起來,實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變農業個體經濟為合作經濟。中國農業合作化的道路是由互助組到初級的半社會主義的合作社,再到完全社會主義的高級形式的合作社。決議還強調:發展農業合作社,必須堅持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
從1954年開始,全國興起大辦初級農業合作社的高潮。到年末高達49.7萬多個。1955年7月,毛澤東在《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中,以批判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右”傾思想為中心。此後,大辦合作社,尤其是高級社的勢頭極其迅猛地沖向全國,到1956年底,全國參加農業合作社的農戶達到96.3%,其中加入高級社的農戶為87.8%。至此,全國農村基本上實行了農業合作化,而且以高級社為主。農業集體公有制從此產生,中國對農業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中國農業經濟開始踏上了複雜而曲折的道路。
後來的歷史證明,在中國社會主義改造中,最大的問題和偏差,就是農業合作化搞得過快、過急、過左。這種不顧當時農業生產物質技術極為薄弱、生產力非常低下的客觀實際,盲目簡單地進行生產關係的大幅度調整和變革的行動,實際上嚴重地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而太快的工作進程,勢必造成強迫命令、長官意志和行政干涉。其後果是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平均主義盛行,影響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這種靠官本位、主觀主義和“左”傾思潮綜合作用而人造出來的社會主義農業經濟體制,只能靠政治手段、行政方法來維持,缺少必要的經濟運行機制和發展動因,為以後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乃至“文化大革命”等人禍災難埋下隱患。

對個體手工業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3年6月全國手工業生產合作會議提出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針政策,確定了“積極引導,穩步前進”的指導原則,在步驟上,從供銷入手,從小到大,由低到高,以點帶面,逐步實行合作化。到1955年底,全國手工業合作社發展到20928個,從業人員97.6萬人,占同類人員總額的11.9%,產值13.01億元,占12.9%。
在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高潮中,手工業也加快了改造的步伐。1956年底,全國建立手工業合作社10萬個,從業人員603萬人,占全部手工業人員的91.7%,合作化手工業產值108億多元,占手工業產值總額的92.9%,基本上實現了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對手工業的改造擴大了社會主義公有經濟的力量,為城市手工業的有序發展確立了必要條件。但改造過急過快,使有些生產過於集中,造成產量成本加大,質量下降,經營網點減少,給城鄉人民生活帶來不便,削弱了手工業原本具有的很強的商品性,嚴重製約了價值規律應有的作用,而且在實際上也並沒有從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面改變和提高手工業水平。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建國初期,國家對私人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基本政策是以利用和限制為主。為了統一金融市場,1952年下半年最先是對私營金融業實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資本家交出經營、財務和人事三權,只拿股息,安排工作。從1953年開始,逐步擴大到對其他行業私營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採取排擠私營批發和有計畫擴展加工定貨的方針。通過各項經濟手段,國家基本上控制了私營企業的原料供應和產品銷售兩個重要環節,使其在經營範圍、價格、利潤、市場條件等方面都受到一定限制,並在不同程度上納入了國家計畫的軌道。在這些企業實行“四馬分肥”,即企業利潤按國家稅收、企業公積金、職工福利金和資方股息紅利這四方進行分配,使企業的經營性質有了很大改變。1955年8月以後,形成了對私營工商業改造的高潮。到1956年底,已實現公私合營的企業占原有私營企業數的99%。私營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已基本上不復存在。在工業企業總產值中國營占68.2%,公私合營占31.7%。

一化三改與三大改造的區別

一化三改與三大改造的區別編輯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一過渡時期總路線是簡稱為“一化三改”。
三大改造指的就是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三大改造的完成標誌著中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由私有變為公有,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