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60分鐘時事》作為美國電視新聞史上的常青樹,的確值得研究。1968年,已經身為王牌電視節目製片人的丹-休伊特(Don Hewitt)向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電視台)管理層遞交了一份報告,構想創辦一個黃金時段片長一小時的新聞節目。根據他的建議,節目將由三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是一個故事,由一個記者出鏡採訪,並串聯講述整個故事,而三個故事中間則穿插廣告,通過廣告來將不同風格品味的故事融合成一檔節目。用當年丹-休伊特的話來說,就是要讓觀眾既看到瑪麗蓮-夢露的衣櫥,又可以讓觀眾一窺核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實驗室。要讓節目在保持一定嚴肅性的同時,又讓新聞具有娛樂性和可觀賞性。CBS電視台管理層採納了丹-休伊特的構想,並從他提交的報告中摘取了“60分鐘”這個字眼作為節目的名稱。美國電視新聞王牌欄目《60分鐘時事雜誌》(以下簡稱《60分鐘》)由此誕生。 而2008年秋季將見證《60分鐘》的“40歲生日”,它也是美國電視黃金檔有史以來播出時間最長的節目。欄目成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60分鐘》是由一群老人擔綱的欄目。1986年邁克-華萊士(Mike Wallace)採訪鄧小平時,他已70歲。在他84歲的時候,他再次來到北京,那次是採訪江澤民,這位以高端訪問聞名的老人在《60分鐘》一乾就是三十多年,時年88歲的他於2006年從節目中退休;丹?拉瑟遞交辭呈引起軒然大波,其實他也已經是個73歲的老人了,他在《60分鐘》幹了24年;而執行主編丹?休伊特則從《60分鐘》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這裡工作,他的目標是“死在辦公桌上”。實際上,《60分鐘》欄目的成員,根本沒有那種二十幾歲剛剛大學畢業、衝勁十足的毛頭小伙,他們大多數的年齡都在35歲-45歲之間,在到這個欄目之前,他們都有過相當豐富的新聞從業經驗,都是非常出色的新聞記者,否則無法勝任這個欄目的工作,這幾乎已經是《60分鐘》的一種傳統。 當然,從從業人員的年齡結構上看一個新聞欄目,《60分鐘》真是有點老了,但《60分鐘》老而彌堅。成就及影響
世界上很少有哪一檔電視節目能夠像《60分鐘》這樣成功:連續播出36年,是美國新聞歷史上資歷最老、收視率最高的10個電視節目之一,連續22年高居收視率前10名,甚至5次成為美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一直高踞美國轉播率最高的黃金時段。1999年,《60分鐘》甚至創下了同時在1423家電視台黃金時段轉播的紀錄。它還是美國電視節目中獲得美國電視最高獎――艾美獎(Emmy Awards)最多的節目之一,艾美獎的評審們認為,《60分鐘》“用簡單而有效的方式深入了故事的核心,進入了人物內心,編排自由、富有活力,開創了一種新的節目樣式”。從很大程度上來說,《60分鐘》拓寬了新聞的視野,重新詮釋了新聞的本質。它的成功,不僅僅衝擊著新聞本身,使其成為新聞業的旗幟,它更成為客觀、公正、自由的新聞品質的象徵
創建者生平
休伊特出生於美國紐約,在從事新聞業之前曾在紐約大學任教過一年的時間。進入新聞業後,休伊特先從報紙業乾起,起初他只是《紐約先驅論壇報》(the New York Herald Tribune)里送稿複印的小工,隨後他在二戰中擔任了一名戰地記者。
休伊特創建了電視新聞雜誌類節目《60分鐘》,這個由他創建的節目成為了電視新聞歷史上時間最長也是最為成功的電視新聞類節目之一。休伊特創造的分鏡頭提示卡以及多方位多角度的機位設定幫助定義了現代新聞主播的概念。2004年成為該節目製片人的傑夫-菲格(Jeff Fager)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休伊特的辭世對於我們整個劇組都非常沉重,他在我們心中的地位非常的高,他對我們的這個節目有著很深的影響,他仿佛已經成為了我們中每個人的一部分,我們的每個決策中都有著他的影響。”
在平面媒體效力了10年之後,休伊特得到了一個加入新興媒體電視台的工作。1948年,他開始在CBS電視台製作並執導了一個時長15分鐘的電視新聞節目。1963年他開始製作他的第一檔30分鐘新聞節目CBS晚新聞。從1948年到1980年,休伊特一直在CBS負責該台的全國性政治新聞報導。1968年在休伊特的大力推動下,《60分鐘》應運而生,這個新的節目不同於普通的新聞節目,它為新聞事件的深度報導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也為深度新聞報導樹立了傑出的榜樣。《60分鐘》自誕生之日起,一直居於收視榜的前列,成為了一個里程碑式的的節目。休伊特也一直伴隨著這個節目,直到2004年他從CBS退休才離開了他熟悉的主播台,但他還是會偶爾回到節目中客串主持人的角色。
1990年,休伊特進入了美國電視學院名人堂。1995年,他被艾美獎的創立者全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委員會嘉獎,並於2003年獲得終身成就獎。
休伊特離世後,留下了與他相濡以沫30是年的妻子馬麗琳-伯傑(Marilyn Berger),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和一個繼女,以及三個孫子。據透露他的葬禮將按照私人葬禮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