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會展禮儀》其主要特點是內容豐富新穎,既具有普適性,又具有會展專業的針對性,根據需要適度穿插了極具現場感的圖片;結構合理嚴謹,從會展從業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禮儀知識過渡到會展活動開展的專業禮儀知識,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突出實踐性和套用性,每章都有鮮活的案例和相應的知識連結,每章結束後都安排了相應的實踐訓練題,對於提高學習者的實踐套用能力將有很大幫助。目錄
第1章會展禮儀概述1.1會展禮儀的含義
1.2會展禮儀的特點、功能及基本原則
知識掌握
知識套用
第2章會展工作人員的形象禮儀
2.1會展工作人員形象美的構成要素及意義
2.2會展工作人員的儀容禮儀
2.3會展工作人員的服飾禮儀
2.4儀態禮儀
知識掌握
知識套用
第3章會展日常交際禮儀
3.1見面禮儀
3.2通聯禮儀
3.3禮品贈受禮儀
知識掌握
知識套用
第4章會展活動禮儀
4.1會展活動禮儀通則
4.2展會活動禮儀
4.3會議活動禮儀
知識掌握
知識套用
第5章與會展相關的專題活動禮儀
5.1開幕式、閉幕式禮儀
5.2剪彩禮儀
5.3談判、簽約禮儀
5.4宴請禮儀
5.5參觀遊覽禮儀
5.6晚會禮儀
知識掌握
知識套用
第6章國際會展交往禮儀
6.1國際會展交往的禮儀通則
6.2迎送禮儀
6.3會見與會談禮儀
6.4禮賓次序與國旗升掛
知識掌握
知識套用
第7章世界主要會展國和客源國禮儀概覽
7.1亞洲地區
7.2歐洲地區
7.3美洲地區
7.4非洲地區
7.5大洋洲地區
知識掌握
知識套用
第8章中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和港澳台地區的禮儀概覽
8.1長三角地區
8.2珠三角地區
8.3環渤海地區
8.4港澳台地區
知識掌握
知識套用
主要參考文獻
前言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追溯禮儀的發展史,禮與儀在古代各有其寓意。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儀,度也,宜也,匹也。”由此可見,禮的本意是敬神,儀的本意是法度、規則、適宜、合適。中國禮儀起源於古人的祭祀敬神活動,要求懷著虔誠的心理,認真地履行,把握好分寸。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禮儀的含義發生了本質的變化,由最初的對神的敬畏轉變為現如今的“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相互之間為了表示尊重而約定俗成的、共同遵循的行為規範和交往程序”。禮儀的內容日趨豐富和新穎,禮儀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禮儀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和經濟的各個層面,正所謂“無處不有,無時不在”。禮儀在個人的生存發展、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滿、組織的競爭力提高、社會的和諧穩定、國家的繁榮富強、民族自信心的提高和形象的塑造等諸多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日益明顯。正如孔子所言:“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會展禮儀是禮儀在會展經濟活動領域的具體運用,是指會展工作人員在參加或組織會展活動過程中,用以維護企業和個人良好形象,對交往對象表示尊重、親善和友好的行為規範和行為準則。會展禮儀既有禮儀的一般特性,又有與會展業密切相關的國際性和綜合性特點。
精彩書摘
第1章 會展禮儀概述1.1 會展禮儀的含義
1.1.1 禮的含義
1)什麼是“禮”
據考證,“禮”字在甲骨文中就有。“禮”字在古代與“履”字相通,意思是鞋子,穿了鞋子才好走路。但是鞋子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剛剛合適。後來“禮”字的含義越來越多。
到了周朝,為了調整人們之間的關係,於是把“禮”與“德”結合起來。隨著等級制度的出現,“禮”成了區分貴賤、尊卑、順逆、賢愚的人際交往準則,位於其他社會觀念之上。正如孔子所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這三個“禮”字各有各的含義。用現代的語言來說,第一個“禮”字指的就是生活交往中的行為規範;第二個“禮”字指的是規矩、規則;第三個“禮”字指的是政治法律制度。
“禮”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道德範疇和倫理概念。據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即“禮”的本意是敬神。《辭海》對“禮”的注釋有三:①本謂敬神,引申為表示敬意的通稱;②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舉行的儀式;③泛指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貴族等級制的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後人把“禮”引申為禮貌、禮節,作為人際交往的一種溝通手段,它包含有人與人之間要互尊、互敬、互愛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