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第1版(2005年12月1日)叢書名:人文與社會譯叢
平裝:722頁
開本:32開
ISBN:7806578935
條形碼:9787806578933
商品尺寸:20.3x14.1x2.8cm
商品重量:662g
ASIN:B00114C6R4
內容簡介
《黑格爾導讀》是亞歷山大·科耶夫1933年到1939年間在巴黎高等學校講解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課程,它並不是純粹的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的導讀。在這部由他的學生的筆記整理而成的著作中,科耶夫融入了他自己的存在主義思想。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部獨立的哲學著作。編輯推薦
為什麼說科耶夫的黑格爾解讀在20世紀的作品裡可以為那么多人稱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揭示了黑格爾思想的當代意義,並且明確告訴人們,我們正在按照黑格爾的理念,走向歷史的終結。科耶夫的一些話,說得十分精闢,比如他在冷戰時期就斷言"蘇聯人和中國人只是目前還貧窮的美國人而已"。這一席話,直到今天,依然警誡我們自己在世界上所處的位置……來讀《黑格爾導讀》。媒體推薦
書評這是對《精神現象學》的天才解釋:不知有多少次,克諾和我從小課堂
里出來時透不過氣來,是的,透不過氣,說不出話……科耶夫的課程將我折
斷、壓碎、殺死了不知多少次。
——巴塔耶,《內在體驗》
作者簡介
作者:(法)科耶夫亞歷山大·科耶夫(1902—1968)法國哲學家,出生於俄國。是存在主義的新黑格爾主義的代表,對法國當今的思想界和學術界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除了《黑格爾導讀》外,主要著作還有:三卷本的《論異教哲學思想史》(第一卷:前蘇格拉底哲學家。第二卷:柏拉圖一亞里士多德。第三卷:希臘化時代哲學一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康德》,《論法學現象學》,《概念,時間和語言》。
目錄
編者按代 序Ⅰ.1933—1934學年課程Ⅱ.1934—1935學年課程Ⅲ.1935—1936學年課程Ⅳ.1936—1937學年課程Ⅴ.1937—1938學年課程Ⅵ.1938—1939學年課程附 錄 Ⅰ.黑格爾關於實在事物的辯證法和現象學方法Ⅱ.黑格爾哲學中的死亡概念Ⅲ.《精神現象學》的結構序言
主編的話劉東
總算不負幾年來的苦心——該為這套書寫篇短序了。此項翻譯工程的緣起,先要追溯到自己內心的某些變化。雖說越來越慣於鄉間的生活,每天只打一兩通電話,但這種離群索居並不意味著我已修煉到了出家遁世的地步。毋寧說,堅守沉默少語的狀態,倒是為了咬定問題不放,而且在當下的世道中,若還有哪路學說能引我出神,就不能只是玄妙得叫人著魔,還要有助於思入所屬的社群。如此嘈嘈切切鼓盪難平的心氣,或不免受了世事的惡刺激,不過也恰是這道底線,幫我部分擺脫了中西“精神分裂症”——至少我可以倚仗著中國文化的本根,去參驗外緣的社會學說了,既然儒學作為一種本真的心向,正是要從對現世生活的終極肯定出發,把人間問題當成全部靈感的源頭。
不寧惟是,這種從人文思入社會的訴求,還同國際學界的發展不期相合。擅長把捉非確定性問題的哲學,看來有點走出自我囿閉的低潮,而這又跟它把焦點對準了社會不無關係。現行通則的加速崩解和相互證偽,使得就算今後仍有普適的基準可言,也要有待於更加透闢的思力,正是在文明的此一根基處,批判的事業又有了用武之地。由此就決定了,儘管同在關注世俗的事務與規則,但跟既定框架內的策論不同,真正體現出人文關懷的社會學說,決不會是醫頭醫腳式的小修小補,而必須以激進亢奮的姿態,去懷疑、顛覆和重估全部的價值預設。有意思的是,也許再沒有哪個時代,會有這么多書生想要煥發制度智慧,這既凸顯了文明的深層危機,又表達了超越的不竭潛力。
於是自然就想到翻譯——把這些制度智慧引進漢語世界來。需要說明的是,儘管此類翻譯向稱嚴肅的學業,無論編者、譯者還是讀者,都會因其理論色彩和語言風格而備嘗艱澀,但該工程卻絕非尋常意義上的“純學術”。此中辯談的話題和學理,將會貼近我們的倫常日用,滲入我們的表象世界,改鑄我們的公民文化,根本不容任何學院人壟斷。同樣,儘管這些選題大多分量厚重,且多為國外學府指定的必讀書,也不必將其標榜為“新經典”。此類方生方成的思想實驗,仍要應付尖刻的批判圍攻,保持著知識創化時的緊張度,尚沒有資格被當成享受保護的“老殘遺產”。所以說白了:除非來此對話者早已功力盡失,這裡就只有激活思想的馬刺。
主持此類工程之煩難,足以讓任何聰明人望而卻步,大約也惟有愚鈍如我者,才會在十年苦熬之餘再作馮婦。然則晨鐘暮鼓黃卷青燈中,畢竟尚有歷代的高僧暗中相伴,他們和我聲應氣求,不甘心被宿命貶低為人類的亞種,遂把■譯工作當成了日常功課,要以艱難的咀嚼咬穿文化的籬笆。師法著這些先烈,當初醞釀這套叢書時,我曾在哈佛費正清中心放膽講道:“在作者、編者和讀者間初步形成的這種‘良性循環’景象,作為整個社會多元分化進程的縮影,偏巧正跟我們的國運連在一起,如果我們至少眼下尚無理由否認,今後中國歷史的主要變因之一,仍然在於大陸知識階層的一念之中,那么我們就總還有權想像,在孔老夫子的故鄉,中華民族其實就靠這么寫著讀著,而默默修持著自己的心念,而默默挑戰著自身的極限!”惟願認同此道者日眾,則華夏一族雖歷經劫難,終不致因我輩而淪為文化小國。
一九九九年六月於京郊溪翁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