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集》

《黃花集》

《正紅旗下》是他最後的一部作品,還沒來得及寫完便遺憾地撒手人寰,成了他的絕筆。 細細品味,它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少不得,替換不得的。 《正紅旗下》是老舍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是一部殘缺的小說。

作品簡介

《黃花集》《黃花集》
《黃花集》是作者寫的回憶錄,主要介紹作者自幼至上學、工作階段的回憶,按內容大體分為七組。第一組主要寫作者的人生軌跡。它包括:作者國中、高中和大學階段的讀書生涯以及大學畢業走上工作之路。從第二至第五組文章,除極少篇章外,都是《紅葉集》出版後作者陸陸續續寫出的主要作品。第二組是側重記事和懷人的。第三組則是讀書、觀賞影視作品的感想和隨筆。第四組是寫景抒情的紀游散文。第五組是序跋、碑文、傳記類。第六組《校園風波》在本書中“單立獨行”。它是作者創作的第一部小說。第七組《詩辭彙編》是作者在眾多的詩詞作品中精選出來的,絕大部分是上世紀70年代以後的作品。
該書於2014年9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張廣海(1943年7月生),山東淄博張店人(祖籍山東平邑)。上世紀60年代畢業於山東師範學院英語系。教過中學,後再張店區文教局、文教辦公室供職。1984年調中共淄博市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任副科長、科長、副主任級研究員、助理調研員等職。獲副編審專業技術職務。曾任淄博市中共歷史學會副秘書長、秘書長、副會長職務。參與或主持過多項黨史資料書刊和課題的編纂和徵集研究工作。工作之餘愛好讀書、寫作。退休後喜歡健身、讀書、交友、玩電腦,仍筆耕不輟。2006年《紅葉集》出版。先後擔任張店歷史文化大書《黃桑古韻》主審、《八路軍山東抗日根據地領導人》叢書之《李人鳳畫傳》主要撰稿人。

基本信息

作者:張廣海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徐榮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880×1230mm1/32
印張:11
版次:2014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28.00元

作品導讀

讀書散記
(一)
吃了午飯,躺在床上小憩,尚無睡意,取來床頭上的老舍文集閒翻。看目錄只有《月牙兒》尚沒打勾,便翻到正文處讀起來。開頭的一小節是:“是的,我又看見月牙兒了,帶著點寒氣的一鉤兒淺金。多少次了,我看見跟現在這個月牙兒一樣的月牙兒;多少次了,它帶著種種不同的感情,種種不同的景物,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地在我的記憶中的碧雲上斜掛著。它喚醒了我的記憶,像一陣晚風吹破了一朵欲睡的花。”
這段文字如散文詩似的,很美。那是一種朦朦朧朧的美,一種恬淡幽靜的美,似乎喚起了我淡遠的記憶。我一氣讀下去,直到兩眼酸澀了,才拋開書睡去。當在似睡似醒中,我還在咀嚼著品味著老舍書中的句子,如品一隻橄欖,一隻青梅,一隻荔枝,口舌被一股淡淡的清香浸潤著。就這樣,品嘗著,比擬著,在我腦海里形成了這樣的句子:“他口裡吃著東西,忽然似乎看見了什麼,停住了,不咀嚼,也不咽下,如品一杯清香的茶------”此時,在我睡意朦朧的意識里,推出了一組溫馨的淡遠的畫面,追索著似曾有過的“荒村寒月”一般的意境。
醒來時,“荒村寒月”已經漸漸淡去,口裡還留著一縷清香------
(二)
重讀老舍的《正紅旗下》。
老舍的作品凝重深邃,不愧是大家手筆。《正紅旗下》是他最後的一部作品,還沒來得及寫完便遺憾地撒手人寰,成了他的絕筆。因此它更加顯得爐火純青,於不經意中愈見其深遠。它的純口語式的語言,看似淺白、嘮叨,卻深藏著嚴峻、幽默、凝練,似乎在面對面啦家常,娓娓道來,親切感人。於不知不覺中就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之中,樂作者之所樂,憂作者之所憂,憤作者之所憤,心甘情願地做了它思想和情感的俘虜。細細品味,它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少不得,替換不得的。
《正紅旗下》是老舍的一部自傳體小說,是一部殘缺的小說。正如看一出攝人魂魄的戲劇,正看得出神入化,舞台上卻突然發生故障,陷入一片黑暗和空白之中,對觀眾的打擊是致命的。舞台上的故障排除後戲劇還可繼續看下去,然而,“正紅旗”倒下了,卻永遠中斷了,露著滴著血的傷口,無法接續下去了,讀者只能永久地無奈地遺憾下去。又如曹雪芹寫的《紅樓夢》,唯讀到80回就嘎然而止了,惹得幾百年來多少文人為之扼腕嘆息,多少才子們為之“狗尾續貂”。曹雪芹和他的《紅樓夢》成了一樁無法破譯的公案。所不同的是,《紅樓夢》後40回曹雪芹是寫完了的,只是在“文字獄”的環境中散失了。《正紅旗下》卻是沒寫完,留在老舍的大腦裡帶走了。相比之下,《正紅旗下》的命運更可悲。更可悲者,因老舍過早地在文革之初死於非命,失去了獲得國際諾貝爾文學獎的機會!
《正紅旗下》的殘缺,與其它有類似命運的文學作品一樣,都是中國文壇上無法挽回的重大損失。然而,殘缺也是一種美。《正紅旗下》也如維納斯雕像一樣,給人們留下了一件無法復原的精美的藝術品,也給人們留下了永久的想像的空間。
(三)
唐朝天復年間,善靜禪師到南方遊歷。參謁洛浦禪師,得到器重,成為入室弟子。洛浦禪師讓他去管理菜園。一天一位禪師要外出遊歷,向洛浦禪師告辭。洛浦禪師說:“四面皆山,你從何處走出去?”這位禪師無言可答。洛浦禪師又說:“限你十日,下一轉語,如果符合禪旨,就讓你走。”這位禪師苦思冥想,無法下語,便來到菜園向善靜禪師請教。善靜禪師道:“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哪礙野雲飛。”這位禪師以這兩句話告知洛浦禪師,洛浦說這不是你下的轉語。這位禪師具實以告。洛浦禪師說:“這菜頭不可輕視,日後他的座下定有500人的法會。”以後果然證實了他的預言。
禪機玄妙,佛法無邊,既在語言文字之外,又在語言文字之中,我們凡夫俗子難以解讀。然而,這兩句話則可以解讀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事。在這一點上,佛法精神與世界真理又是相通的。那么,這兩句話在現實中又應如何解讀呢?我的理解是:儘管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中,已經創立了比較寬鬆的個人成長和發展的機會,但也不是“天馬行空”,任其獨往獨來,也存在著或傳統的或現實的、或客觀的或人為的種種障礙。儘管如此,也阻擋不住那些真有本事且具堅強意志者前進的腳步。他們如無孔不入的“流水”、飄逸升騰的“野雲”,終究要穿過“密竹”,越過“高山”,向著他們的理想的天國前進。
從相悖的理念來說,任何國家、任何社會的法規和紀律,總不是完美無缺、無懈可擊的,也總有疏漏之處,總有縫隙可鑽。社會上總是有些人伺機以待,“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遊刃有餘地穿過法規和紀律的藩籬,或“打擦邊球”,繞過障礙,去乾他們想幹的事,跟制定法規和紀律的當權者們捉迷藏。因此,社會的當權者應當製造一種神奇的“天網”,既為社會的“精英”提供更自由更安全的發展天地,也為那些社會蛀蟲們設定無法逾越的障礙。這種“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網”,將是人類社會最理想的“安全網”。當然這只是一種理想而已,任何社會只能求得它的“近似值”,而無法求得它的“絕對值”。
(四)
我知道高爾基,還是在國中時學了他著名的《海燕》之後。其實《海燕》是高爾基象徵意義小說《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這篇小說作於1901年春天,投寄給彼得堡《生活》雜誌。編輯不敢全文發表這樣一篇象徵革命的小說,只發表了它的結尾部分,被命名為《海燕》或《海燕之歌》。出乎沙皇檢察官意料的是,《海燕》卻成了膾炙人口的、被譽為迎接革命風暴的“戰鬥的革命的詩歌”。“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成了俄國無產階級戰鬥的口號。時至今日,海燕在大海的驚濤駭浪中,在暴風驟雨中展翅翱翔的雄姿,不懼怕任何艱難險阻的革命意志,仍然給我以激勵,給我以力量。
此後我讀了他的長篇小說《母親》。書中的母親是位革命的母親。我國作家馮德英寫的《苦菜花》中的母親很有些與之相似,很可能是受了高氏的影響吧!高爾基寫了三部自傳體的小說,我只看了兩部《童年》和《我的大學》。其中《我的大學.》,我並未看原著而是據此改編的連環畫書,所以很難真實地洞悉作者語言和描寫的功底,只是了解了故事的梗概而已。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的第一部。該書真實描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化身)苦難的童年生活和成長的道路,描繪了一幅當時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反映出了俄國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徵。它的筆觸非常細膩樸實,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景物的描寫恰如一幅幅逼真的中國工筆畫。
阿廖沙和他母親經常住在外祖母家。外祖母是他最敬愛最親近的人,外祖父卻是個貪婪自私的小業主。外祖父經常虐待外祖母和小阿廖沙,舅舅們經常吵架,對僱工使壞。使阿廖沙的身心受到很大刺激。原來他對此很不理解,但後來漸漸明白了。他在書中寫道:“由於生活的窮苦貧困,俄羅斯人大抵都像小孩子似的喜歡拿憂傷來逗樂,拿它來玩弄,不因做不幸的人而羞愧。”;“在無窮無盡的工作日裡,憂傷就是節日,鬧火災就是逗樂;在一無所有的臉上,連傷痕也是點綴------”這些話說得多么深刻,多么幽默啊!但又是多么令人痛心!
“拿憂傷來逗樂”,並不僅僅是俄羅斯人的性格,因為在中國作家筆下也有許多這樣的藝術形象,如魯迅先生創作的阿Q就是典型的一例。
當時中國正處於清末民初的交替時期,社會衰敗落後,人民極端貧窮。阿Q是農村中的無產者,以給人打工維持生計。他除了貧窮和憂傷,一無所有,也只好拿憂傷來逗樂了。本來他已是肚子餓得咕咕叫,卻還在街上唱著:“我手執鋼鞭將你打------”,還跟小D來了個“龍虎鬥”。最後,他將被綁去法場砍頭,叫他畫押,他依然認真地畫著圓圈,還為沒有把圈畫得很圓而懊悔。在去法場的路上,他還高喊著:“再過二十年又是一條好漢!”------“拿憂傷來逗樂”,魯迅筆下的人物要比高爾基創作的人物更典型,更“幽默”。
“拿憂傷來逗樂”,是窮困潦倒者的專利,因為他們除了“憂傷”,別無長物,而且還有一顆“逗樂的心”。二者缺一不可,有前者而無後者,逗不起樂來;光有後者而無前者,那是“拿樂來逗樂”,是“心中無愁強說愁”了。
(五)
有一首詩,我忘記是出自何處,出自誰人之手了。詩曰:“朝臣侍漏五更寒,鐵甲將軍夜出關。山寺日高僧未起,看來名利不如閒。”
此詩,極言清閒勝於在名利場上角逐也。朝臣位高權重,享盡榮華富貴,卻顧不得“五更寒”,早早候在朝門外,等著伺候皇帝老兒,還要冒著“伴君如伴虎”的危險。大將軍統領大軍,運籌帷幄,發號施令,何等威風!但接到緊急軍情,卻不得不連夜出關,廝殺於疆場。山寺的和尚,只是每天撞撞鐘,念念經,太陽曬著屁股了還在蒙頭大睡。然而,和尚清閒則清閒矣,卻無嬌妻美妾相伴而眠,無珍饈玉饌以飽口福,要在清苦孤獨中消熬歲月。此所謂“甘蔗沒有兩頭甜”,魚跟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就有失,是不能兩全其美的。
俗話說:“喝酒不吃菜,個人心裡愛。”世間芸芸眾生,偏偏有的喜名,有的愛利,有的願意享受清閒。然而,誠如人言:“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命運並非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並不是都能心想事成,如願以償的。君不見,有多少人嗜名嗜利,卻偏偏讓他當了和尚。有多少人立志當大隱士,卻被人拉出來做官,操勞一生。諸葛亮高臥於南陽隆中,躬耕隴畝,抱膝長吟,何等清閒自在!卻架不住劉備死皮賴臉的三顧之請,慨然出山。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最後北伐未成,含恨而死。令古今多少人興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由此看來,出將入相固然不易,想吃碗清閒飯也難。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此大環境下,想吃清閒飯就更難,更可貴。退一步說,你真想去吃清閒飯,也得首先看看有沒有吃清閒飯的條件。要當隱士,總得有幾許隴畝可耕,有一處茅屋棲身。要去當和尚,總得有寺廟肯收留你,有鍾可撞,有經可念,是不可強求的。
(原載《中國當代散文大觀》第四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