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西都作》

《鷓鴣天·西都作》

《鷓鴣天·西都作》是宋代詞人朱敦儒的一首詞作。此詞當是他由汴京返回洛陽後寫下的明志之作,袒示了作者放浪山水,傲視王侯的情懷。表明自已愛好山水乃是出於天性,而並非趨奉儒家“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說的矯情之舉。表現了對功名富貴的鄙夷,而且軒露出卑視王侯的錚錚傲骨。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鷓鴣天①西都作②
我是清都山水郎③,天教分付與疏狂④。曾批給雨支雲券,累上留雲借月章⑤。
詩萬首,酒千觴⑥。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⑦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鷓鴣(zhègū)天:此調取名於唐人鄭喁詩句“春遊雞鹿寨,家在鷓鴣天”。又名思越人、思佳客等。雙調,五十五字,平韻。
②西都:指洛陽,宋朝時稱洛陽為西京。
③清都:相傳天帝的府地。山水郎: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
④疏狂:狂放不羈。
⑤累(lěi):數次。章:指上呈天帝的奏章。
⑥觴(shāng):古代蠱酒的容器。
⑦玉樓金闕(què):指汴京的宮殿。

白話譯文

《鷓鴣天·西都作》鷓鴣天·西都作
我本是天上管理山水的郎,天性是懶散和疏狂。天帝曾批給我管理風露的詔帛,我也多次上呈留住彩雲,借走月亮的奏章。
詩一寫就是一萬首,葉捅一飲就是一千杯,不曾正眼看過侯王。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裡做官,我也懶得去,只願插著梅花醉臥在洛陽中。

創作背景

據《宋史·文苑傳》記載,朱敦儒“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間,欽宗召朱敦儒至京師,欲授以學官,朱敦儒固辭道:“麋鹿之性,自樂閒曠,爵祿非所願也。”終因鄙棄世俗和權貴,拂衣還山。此詞即為朱敦儒從京師返回洛陽後途中作,故題為“西都作”。

作品賞析

整體賞析

上片的首句以“山水郎”自居,寫自己熱愛山水乃出於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他不喜塵世,流連山水。接下來“天教分付與疏狂”則聲稱自己懶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徵亦屬天賦,因而無法改變。這兩句充分表現出了詞人的性格特徵,坦蕩直爽,豪氣四溢。“曾批給雨”二句以天意抒懷抱,透露出作者遠避俗世,怡然自得的心理。這二句充滿了浪漫的精神,富於神奇的幻想,不僅對首句進行了絕妙而風趣的解釋,而且透露了他對大自然的由衷熱愛和對世俗發自內心的鄙棄。

下片表現作者賽神仙的淡泊胸懷。“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寫作者詩思的豐富,酒量的很大,隱逸生活的全部內容都表現為對詩與酒的鐘情。面對“侯王”幾曾看過,凸顯詞人對功名富貴的鄙夷,面對王侯的傲骨錚錚。“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這二句表現出作者不願意返回京城官場,只想縱詩飲酒,與山水為伴,隱逸歸老。玉樓金闕,本是人人羨慕嚮往的榮華富貴,但詞人用一“慵”字,十分準確地表現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態度,相反對於“插梅花醉洛陽”的生活卻十分欣賞留戀,體現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風流,“梅花”是高潔的象徵,這裡意在言詞人的品性高潔。將高潔與疏狂的品性有機地統一起來,表現出不願與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詞清雋婉麗,自然流暢,前後呼應,章法謹嚴,充分體現了作者蔑視權貴、傲視王侯、瀟灑狂放的性格特徵。

名家點評

“以詞章擅名,天資曠遠。”((南宋)黃升《絕妙詞選》)
這首詞抒寫作者不受禮法拘束,狂放不羈,傲視王侯的胸懷,寫得很具個性特色。雖然在北宋王朝行將覆滅的前夕這種避世的消極思想殊。(青海師範大學教授馬敬芳:《豪放詞》)

作者簡介

朱敦儒朱敦儒

朱敦儒(1086—1175年),字希真洛陽人。她出生在一個小官僚家庭,具有超然不群、不受鳳凰管、不歸麒麟轄的性格,他常以梅花自喻,不與群芳爭艷。早年隱居不仕。兩次舉薦為官而不出。紹興二年(1132年),宣諭伎明又向朝廷推薦朱敦儒,言敦儒深達治體,有經世才,很多翰廷在臣也稱頌他的學問與人品,所以高宗皇帝下詔命他為右迪功郎,並命肇慶府督促他赴臨安任職,敦儒仍不肯受詔,在眾朋的勸勉下,他方應詔到了臨安。賜進士出身,授以秘書正字,爾後兼兵部郎官,遷兩浙東路典獄。後來因主張抗戰,發表主戰言論,並於主戰派李光等人交通,受到右諫議大夫汪勃的彈劾,於1149年被罷官。朱敦儒是宋代一位著名的詞人。其負早期秀婉工麗,注意詞的格律和四聲,多寫隱居生活。南渡後,家國之難,流離之苦,尤其是壯志難酬的無限悲慨使他的詞風大有改變,使他唱出了具有這個時代特徵的憤激慷慨的主鏇律。後來秦檜當政,選用一些文人來裝點門面。加之秦檜之子秦(火+喜)喜歡工詞與樂府,朱敦儒再次出仕,被任命為鴻臚少卿,秦檜死,郭儒又被罷官。他的後來出仕,眾說不一。宋高宗說:“此人朕且囊薦以隱逸命官,置之館閣,豈用始怡退而晚奔竟耶。”看來,他後來出仕是有難言苦衷的。
朱敦儒有《樵歌》 ,也稱《太平樵歌》 ,有人把他的詞風分為三段:即早年詞風濃艷、麗巧;中年詞風激越慷慨;閒居後詞風婉明清暢。這三段又唱出了不同時代、不同格調的三部曲

詞牌介紹

鷓鴣天》,此調取名於唐人鄭崳詩句“春遊雞鹿寨,家在鷓鴣天”。又名《思越人》、《思佳客》等。雙調,五十五字,平韻。
《樂章集》註:正平調;《太和正音譜》註:大石調;蔣氏《丸宮譜目》入仙呂引子。趙令畤詞名《思越人》;李元膺詞名《思佳客》;賀鑄詞,有“剪刻朝霞釘露盤”句,名《剪朝霞》;韓淲詞,有“只唱驪歌一疊休”句,名《驪歌一疊》;盧祖皋詞,有“人醉梅花臥未醒”句,名《醉梅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