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孤獨》

《鯉:孤獨》

《鯉:孤獨》由青年作家張悅然主編,在中國內地開創了“主題書”這一全新的出版物概念,並收錄了日本暢銷作家青山七惠、八零年代作家張悅然、周嘉寧、安意如,七零年代作家周潔茹,台灣女作家胡淑雯的最新小說和隨筆。其中有中、日八零後生活和內心狀態的展現,也帶來了七零年代和八零年代作者和作品的碰撞。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於作者和作品而言,“鯉”是一個優雅而尖銳的容器,把好的小說和動人的圖片盛放起來,交相輝映。
於讀者而言,“鯉”是一個全新的閱讀門戶,打開它,縱身其中,便可開始別樣的閱讀之旅。

內容簡介

鯉:孤獨》以“孤獨”為主題,以當下青年最關注的日本流行文學裡的強烈孤獨感為引子,展現和挖掘了女性“孤獨”這一心理狀態的不同側面。本書收錄了日本暢銷作家青山七惠、八零年代作家張悅然、周嘉寧、安意如,七零年代作家周潔茹,台灣女作家胡淑雯的最新小說和隨筆。其中有中、日八零後生活和內心狀態的展現,也帶來了七零年代和八零年代作者和作品的碰撞。
“鯉”由青年作家張悅然主編,在中國內地開創了“主題書”這一全新的出版物概念。這一系列圖書在形式上沿襲著書籍的形態,編輯和設計上融合了雜誌的概念與光影,在內容上跨越了傳統書籍的樊籬,每本均圍繞著同一個主題展開,從內容安排上,以文學性很強的作品主導,題材上關照的是當下青年女性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世界,使她們找到自己在從女孩到女人的成長曆程里的同伴,認識真正的自己。
於作者和作品而言,“鯉”是一個優雅而尖銳的容器,把好的小說和動人的圖片盛放起來,交相輝映。於讀者而言,“鯉”是一個全新的閱讀門戶,打開它,縱身其中,便可開始別樣的閱讀之旅。

作者簡介

張悅然,山東濟南人,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機系。
張悅然從14歲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先後在《收穫》、《人民文學》、《芙蓉》、《花城》、《小說界》、《上海文學》等重要文學期刊發表作品。2001年獲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3年在新加坡獲得第五屆"新加坡大專文學獎"第二名,同年獲得《上海文學》"文學新人大獎賽"二等獎。2004年獲第三屆"華語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2005年獲得春天文學獎。最新長篇小說《誓鳥》被評選為"2006年中國小說排行榜"最佳長篇小說。已出版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葵花走失在1890》、《十愛》。長篇小說《櫻桃之遠》、《水仙已乘鯉魚去》、《誓鳥》,圖文小說集《紅鞋》等,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青年作家之一。

目錄

鍥子
卷首語張悅然
沙龍
《扶桑島上的青春札記》作者周嘉寧
《唯有死者永遠十七歲》作者黎戈
《在一個人的好天氣里,把自己漸漸曬乾》作者沈大成、和泉日實子
角色
世界上的第三個人作者波咯咯
鏡子
攝影《禁忌之書》作者馬良
視聽
一顆麥穗,一道陽光作者於是
我是站在鏡子前的一個回聲作者小莊
星相
《水瓶座的伍爾夫?烏斯河上的漂流瓶》作者張悅然
《十二星座的孤獨》作者靜電魚
態度
《最孤獨的職業?夕陽西下,我孤身一人》作者張優優
《孤獨者的供詞》《鯉》編輯部
《發條斷了》作者紅鸞
《星期二的下午空茫茫》作者deerplay
小電影 
《晨晨昏昏,日以繼夜》
隨筆
一樣花開為底遲》作者安意如
《我的生詞簿》作者河川敷
小說
《一個人的巴黎》作者青山七惠
《好事近》作者張悅然 
《事後煙》作者黎紫書
《浮血貓》作者胡淑雯
《濕漉漉》作者周嘉寧
《四個》作者周潔茹

前言

卷首語
文/張悅然
坦白說,做這樣連續性的主題書,是一件很難下決心的事。我懶散慣了,不願意對自己之外的任何人負責。可是有一個隱約的心愿還在:每當看到好的小說,令人感動的照片,都覺得應該找個漂亮的容器,將它們盛放起來,讓大家看見。它們的美也能交相輝映。
對美好的事物,我們都懷有一種責任感,於是互相說服,互相鼓勵,終於開始著手製作這樣一個容器。它是優雅的,卻又很尖銳。它是從容的,卻又很劇烈。它是天真的,可是正在慢慢地走向滄桑。它是告別了一次又一次,挽留了一次又一次的青春。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能夠合理而健康地揮霍青春,才不算浪費。
少年時的寫作,更像是一種蒙克式的,帶著兩隻黑邃的眼眶,雙手捧起頭顱的吶喊。因為孤獨,只想發出聲音,尖利而響亮的聲音。可是它們只是零散的音符,力量幽微。後來漸漸才知道,回聲和共振的重要。是它們把音符連綴起來,綿延下去,成為一首樂曲。我們只是記得吶喊的姿態,很快便忘記了它迸發出的音符,可是我們會長久地記住一首樂曲。因為它有了鏇律,成為生命。於是我終於明白,一個群體的重要。我需要你們,和我一起披著青春上路,茁壯地呼吸,用力博取時間。我需要你們,與我一同被寫入一支樂曲。
“鯉”,是這個容器的名字。它是最質樸又最妖嬈的造物,從灰撲撲的古老傳說中走來,每顆鱗片卻都閃閃發光,似乎有著無窮無盡的生命力。大河世代流淌,龍門高高在上,從芸芸眾生中來,抵達無人之境,也許這就是我們心目中的Newriting。夢到鯉魚是吉兆。幾年前我在一本小說里,曾經這樣寫過。小說寫完了,和它的緣分卻好像剛剛開始。
有關這本書,有太多的話可以說,但我必須節制,總是想說是因為我太孤獨了。決心做這一書系,也是因為太孤獨。在製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更多更孤獨的人。孤獨原來是如此遼闊,如此恆久。這本書是獻給孤獨的,我們強大而溫柔的敵人,這本書,也是獻給你的,在某個深夜,我曾看到過你。彼時我在和我的孤獨作戰,而你正和你的孤獨對峙。我們忽然被打通了。孤獨,原來也可以是一座鵲橋。

精彩書摘

是眼睛上畫著四角星的小丑,是開夜班飛機飛過陌生城市上空的聖埃克蘇佩里,是站在大賣場門口穿著狗熊衫的叫賣者,是鐵路上的扳道手,是動物園裡的飼養員,什麼職業讓人浸泡在孤獨里,什麼職業需要一顆孤獨又敏感的心,什麼職業是世界上最孤獨的職業?
[最孤獨的職業]
夕陽西下,我孤身一人文-張優優
小呂,電影院放映員攝影一曠粱玉
《贖罪》里塞西莉亞在倫敦郊外的家中等待迎接哥哥的晚宴,二戰的血雨腥風已在暗中醞釀。在夏季溽熱的空氣里,墨綠輕薄的裙衫在古堡的走廊間周鏇,嬌妖如池塘深處的水草。她嘴唇顫抖,胸膛起伏,頸項上動脈的跳動依稀可見,甚至皮膚上毛孔的一翕一合,都暴露出她的焦灼。在昏暗的書房裡,她和她的男人開始了一次似乎永無饜足的吻。
透過放映間的小窗,光折射在小呂的視網膜上。第一次站在放映機前看放映廳的銀幕時,小呂頓時喪失了距離感,他感覺銀幕離他很遠,但仿佛能感到畫中人的鼻息。一個人在陰森的放映間,他感到一絲寒意,一種無端的恐懼。
塞西莉亞的嘴唇還在銀幕上和她的男人糾纏著,這個公認的最攝人心魄的性感場景,小呂已經看了數十遍,不過他並不關心銀幕上女人的愛恨情仇和多舛命途,甚至那張迷人的臉和難捨難分的吻也沒能打動他。他不是《天堂電影院》里的那個老放映員,沒那么多情。小呂21歲,在這家五星級豪華影院的放映間裡工作了整整三年,攢了一腦子斑斕的單張膠片,起承轉合組織妥當的故事一個也沒有。
這家影院三年前開業,建在城中號稱“亞洲最大ShoppingMa11”的五層。售票大廳裝璜得氣派、夢幻,有洛杉磯的好萊塢山模型,有本土影星簽名的石雕,咖啡廳如同太空船艙,通向每一個放映廳的通道都鋪著大紅的地毯,霓虹閃爍,走進去如同去參加一個名流雲集的頒獎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