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素質養成實踐》

《高校學生素質養成實踐》

《高校學生素質養成實踐》通過對人才培養總目標的理解、認識和分析,結合作者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部分典型案例,以一種特有的視角,從高校學生素質養成的工作起點、入學教育、骨幹培養、個體發展、團隊建設和就業指導,以及養成人員應有的職業素養等方面入手,總結和提煉了一套養成學生合格、可靠素質的實踐經驗、工作規範、管理程式和具體的方式方法等。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王學軍,1956年11月生,山東蓬萊人。198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分校,獲學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教學督導室主任、副研究員。曾專職從事高校研究生培養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餘年,並潛心於高校學生素質養成問題的研究。已發表《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應體現於學生素質養成中》、《高校黨和育人工作宜以人才素質養成和遴選過程為載體》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體制芻議》等學術論文30餘篇。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項。

目錄

前言
(一)明確人才培養總目標
(二)務以人才培養為中心
(三)培養素質全面的人才
一、學生素質養成的工作起點
(一)生成對可造就人群的目標勢
(二)最佳化人才過程培養的效應場
(三)增強對可造就人才的吸附力
二、授好入學第一課
(一)傳授辦學精神
(二)明確學業目標
(三)轉變學習姿態
三、發揮學生骨幹的帶頭作用
(一)選好骨幹分子,形成爭優機制
(二)帶好學生骨幹,推動團隊工作
(三)養成優秀幹部,育出先進群體
四、個體素質的分類養成
(一)分類確定養成計畫
(二)督促落實養成過程
(三)逐步完善養成目標
五、團隊素質的特色養成
(一)養成合格團隊素質的基本工作
(二)涵養合格團隊素質的主要過程
(三)構建合格團隊的內在特色素質
六、就業素質的全程養成
(一)辨明未來就業方位
(二)有序養成就業素質
(三)迎接就業市場挑戰
七、以職業素養服務養成工作
(一)養成服務意識,做好育人工作
(二)恪守服務準則,把好育人關口
(三)站好育人崗位,鋪就成才通途

前言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壅土”一詞的釋義為:“①培土;②指用機具耙地或播種時土聚集起來妨礙耕作的現象,多由草根或作物根茬阻擋、耙齒過密、土壤較濕等引起。”①“培土”一詞又釋義為:“在作物生長期中,把行間或株間的土培在作物莖的基部周圍,有防止植株倒伏,便利排水灌溉,以及促進作物根部發育等作用。”②從“壅土”一詞的兩種解釋中,人們可以領悟到: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由於“壅土”對農業生產器械或農作物生長的作用不同,對農業生產可能產生的效果也不同。自然法則告訴人們,世間許多事物的發生、發展或作用於他事物的過程,都有兩面性。人類社會也是如此。同樣,高等學校(以下簡稱高校)的學生綜合素質養成工作(以下簡稱養成工作)者,在完成學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質、身心康健和實踐技能等方面的素質養成工作中,也會有積極或消極等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其所發生作用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由此可見,研究或總結能夠發生積極作用的養成工作實踐經驗,對指導養成人員③完成本職工作,就可能很有煮義。
……

精彩書摘

做到“全員育人”,關鍵是每個教職員工都應有自覺意識,並能依據“全員育人”的思維方式從事日常工作。2004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廣州大學城考察時指出:“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我們一定要堅決貫徹落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堅持育人為本是中心,抓好課堂教學是關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是基礎,改善管理服務是條件,加強隊伍建設是保證。要牢固樹立‘教書育人、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觀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學校工作的全過程,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建設和教材建設中的指導地位,進一步推動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要加強全體教師的師德建設,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要積極探索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長效機制,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深入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幹。要全面建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時代特徵和學校特點的校園文化,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加強和改進校園網建設,牢牢掌握網路思想教育的主動權。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加強就業指導,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強化心理健康諮詢。特別是要加強對困難大學生的資助,決不能讓他們因經濟困難放棄學業,充分體現社會公正,體現黨和政府的關懷。”①李長春同志的講話,正是對高校“全員育人”工作的具體指示。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