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世紀,歐洲及中東的閱讀創意頻生、不斷演進:默讀和禮拜誦讀興起,眼鏡廣為使用,閱讀成為大眾教育的核心內容。及至印刷術誕生,社會對於閱讀的態度得以徹底轉變。當時,書籍貿易急劇增長,讀者群體空前壯大,閱讀內容日新月異,單頁時報、新型報紙以及公共讀物相繼興起,印刷字型的不斷演進對文本的易讀性產生了積極影響。18、19世紀,教育領域掀起了大規模的改革,全社會致力於普及文化,書籍貿易再度煥發活力,公共圖書館從無到有,室內照明得以改進,閱讀材料開始有了性別差異。作者還對公共廣告、教會及國家的禁書目錄、黑人閱讀等問題給予了關注。作者預計,隨著個人電腦、手機、網路的進一步普及,閱讀交流不久會超越口頭交流。在《閱讀的歷史》最後一章,他考察了“視覺語言”以及有關大腦處理閱讀行為的現代理論,探究了新一代讀者將以何種方式塑造閱讀的未來,同時指出有必要對閱讀的真正內涵進行全新界定。
作者簡介
史蒂文·羅傑-費希爾,紐西蘭奧克蘭玻里尼西亞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語言史和古代書寫系統研究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代表性著作有“語言史》(1999)和《寫作史》(2001)。前言
古往今來,不論長幼,誰都無法否認它的重要性。對於古埃及的官員來說,它是“水上之舟”;對於四千年之後心懷志向的奈及利亞小學生來說,它是“投射到幽暗深井裡的一縷光”;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它永遠是文明之聲……此乃閱讀。今天,白領人士閱讀的時間遠多於飲食、梳妝、旅行、社交、娛樂或運動,每個工作日大概要閱讀五到八個小時,唯有睡眠似乎可與此相提並論。電腦和網路又如何呢?電腦和網路是革命性的閱讀手段。
然而,閱讀不囿於工作和網路。閱讀之于思想,正如音樂之於心靈。閱讀給人以激勵,給人以力量,使人陶醉,使人充實。白紙上、電腦螢幕上的那些小小的黑色符號,讓我們感動而泣,讓我們開啟新生活,感受新觀念、新見解,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啟迪,讓我們的生存井然有序,把我們與世間的萬物相連。
毫無疑問,世間最神奇的事莫過於閱讀。
《閱讀的歷史》是筆者為“寰宇”叢書撰寫的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前兩部分別是1999年的《語言的歷史》和2001年的《寫作的歷史》。本書講述閱讀的神奇故事,描述閱讀行為、閱讀者及其社會環境,介紹閱讀內容的諸多呈現方式,比如石頭、骨頭、樹皮、牆壁、紀念碑、石碑、捲軸、手抄本、書本、螢幕和電子圖書。本書重點論述西方閱讀史,同時也追溯閱讀在中國、朝鮮、日本、美洲和印度的發展歷程。這部史書有助8於讀者更加了解閱讀的歷史和現狀,更加了解閱讀將如何繼續賦予人類靈感和力量。
精彩書摘
那么究竟什麼是閱讀呢?回答這一問題並非易事,因為閱讀行為是變化的,而不是絕對的。根據現代最寬泛的定義,閱讀當指“理解書寫或印刷符號的能力”。讀者“使用符號引導自己激活記憶中的信息,然後運用被激活的信息構建對作者所傳達信息的合理解釋”。然而,閱讀並非僅此而已。最初,閱讀只是一種簡單能力,即從任何編碼系統中獲取視覺信息並理解其相應含義,後來才專指對書寫在物體表面上的連續文本符號的理解。迄今,閱讀亦包括從電子螢幕上獲取編碼信息的能力。毫無疑問,閱讀的定義將繼續演變,正如人類的其他能力一樣,閱讀是對人類自身進步的一種考量。與人的感官一樣,閱讀涉及某種神奇而獨特的東西,下述悖論恰好說明這一點。瓊斯曾自學朗讀希臘字母,但卻不懂希臘文。安德羅波里斯自小一直講希臘語,但卻不識希臘字母。一天,安德羅波里斯收到一封希臘寄來的信,讓瓊斯念給他聽。瓊斯能讀信,但不知道信中寫了些什麼。安德羅波里斯能聽懂,但不認識字母。究竟他倆誰在閱讀呢?答案是:兩人都在閱讀。閱讀不僅僅是給字母賦予聲音,那只是低層次的。從根本上來講,閱讀關乎意義。從較高的認知層面來看,閱讀無須藉助任何聲音,它所能傳達的唯有意義。
這正是閱讀的神奇之處。
正如英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羅伊·哈里斯所言,閱讀的多重過程“肯定不可避免地與特定的文化目的相關聯,並且取決於某一特定文化獨有的或已制度化的口述方式”。因此,基於我們現在對閱讀的認識判斷古代的“閱讀”往往只是一種非理性比照。這種反向判斷是無效的,因為從古迄今閱讀對於不同的人意味著不同的東西。
閱讀的起源由來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