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山驛》

《長相思·山驛》是北宋詩人万俟詠的作品之一。

作品原文

長相思·山驛①
短長亭②,古今情③。樓外涼蟾④一暈⑤生,雨餘⑥秋更清。
暮雲平,暮山橫⑦。幾葉秋聲和雁聲,行人不要聽。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山驛(shānyì):山路上的驛站,指作詞之地。
長相思:原為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名。調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句。又名《相思令》、《雙紅豆》、《吳山青》、《山漸青》、《憶多嬌》、《長思仙》、《青山相送迎》等。
②短長亭:古代驛道五里設一短亭,十里設一長亭。此代指行旅、行程。
③古今情:古今相同的離情。
④涼蟾(liángchán):秋月。
⑤暈:月暈,月亮四周的光環。
⑥餘(yú):剩下、遺留。
⑦橫:地理上指東西向,此指遠山迷茫。
⑧和:應和。

白話譯文

短亭長亭,古今離情。高樓外清冷的月亮被罩上了一圈光暈,雨後的秋天格外淒清。
浮雲淡淡,遠山茫茫。秋葉落地聲伴著孤雁哀鳴,遠遊的行人不忍聽。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詞人早年所作。當時詞人屢試不第,羈旅異鄉,幾欲灰心,恰逢陰雨,徹夜難眠,雨後登亭,臨亭就所望所感而發此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長相思》為万俟詠寫行旅之作,上片點明時序和地點,下片含蓄表達行人的愁思。通篇蕭疏冷落,情在言外。這首詞全詞圍繞著詞人於秋季雨後登亭的所見所聞,秋季雨後的淒涼孤寂的氛圍,烘托出作者的思鄉之情。
上片起首兩句,寫山驛望中所見,兼含旅思。兩個短句,從時、空兩方面著筆,而想像縱橫馳騁,其感情色彩增強而意境加厚。第三句客觀寫景:“樓外涼蟾一暈生。”這句話寫到小樓在月影下獨立,月影映襯著小樓,詞人將深秋月夜描述猶如畫一樣。用“蟾”而不用“月”、“兔”字,不僅平仄妥貼,而且因為蟾蜍這種動物喜歡潮濕而體表是冷的,更能表現出“涼”意,“涼”字又暗示了行人觸景所生的感情感情。黃蓼園說此句“仍帶古今情之意”,可謂善於體會。“暈”是“雨餘”景象,又是風起的徵兆,此句近啟“雨余秋更清”一句,遠興“幾葉秋聲”一句。
下片仍是寫驛樓上的所見所聞,思鄉的客愁表現得更強烈。過片“暮山平”兩句,扣住“山驛”的“山”字,描寫日暮黃昏時的山中景象。太陽漸漸西沉,暮雲合攏。遠遠望去,群山模糊一片,山中的暝色越來越深了。雲空闊而單調,使得整首詞讀後給人蕭瑟之感。大筆地塗抹,景象開闊而沉鬱,濃重的暮色有力地烘染著遊子的鄉愁。“幾葉秋聲和雁聲”,則由視覺而聽覺。所見既已如此,所聞更使心驚。風吹葉落,秋聲蕭瑟,再加上南歸大雁的鳴叫,此情此景,真讓人難以承受。因而詞人不禁呼出“行人不要聽”,把深濃的鄉思推向高潮。水到渠成,收合自然。
“山驛”,離不了樓台亭閣:“短長亭,古今情。“小詞寫羈旅愁思,多由山驛景物映襯,涼蟬、秋雨、暮雲、晚山,一系列觸人鄉思的景物,再加上葉聲、雁鳴,一派蕭瑟,使詞人動容。全詞構圖精簡,語淡情深。

名家點評

清代著名詞人黃蘇《蓼園詞選》:“一暈生”三字,仍帶有“古今情”之意。如此苦情,末句只輕淡地道一句:“行人不要聽”。“不要聽”而不得不聽,不發聽後之感而只道“不要聽”,真令人覺其“含無限惋惻”。

作者簡介

万俟(mòqí)詠(生卒年不詳),字雅言。早歲應進士試未中,遂放意歌酒,自稱大梁詞隱。徽宗時曾充大晟府制撰。與晁次膺按月律進詞,有《大聲集》,周美成為序,黃山谷亦稱之為一代詞手,已散佚,後人有輯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