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文登營》

《過文登營》是作者在山東沿海負責防禦海上倭寇的時候所寫。當時作者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衛所。詩中可以看出這位抗倭英雄的儒將風度,他在欣賞風景之際,仍不忘記對敵人的高度警惕。

作者

戚繼光

詩詞正文

冉冉雙幡度海涯,
曉煙低護野人家。
誰將春色來殘堞,
獨有天風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
潮來不見漢時槎。
遙知百國微茫外,
未敢忘危負歲華。

注釋

①冉冉句:冉冉,漸漸行進貌。雙幡,幡本義旗幟,這裡雙幡指掛著兩片風帆的船隻。

②野人:老百姓、鄉下人。

③堞:城上女牆,《辭源》里解說為,城牆上面呈凹凸形的小牆;《釋名釋宮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牆,言其卑小比之於城。”

④短笳:一種軍中樂器。

⑤秦代石:《史記·秦始皇本紀》:“立石東海上朐界中,以為秦東門。”

⑥漢時楂:楂同槎,水中浮木;這裡指漢朝張騫乘槎的故事。傳說天河與海相通,有個住在海邊的人,每年八月都見有浮槎來去不失期,便帶了糧食乘槎而去,據說此人就是張騫(見《博物志》和《荊楚歲時記》。

⑦百國:古有百濟國在遼東之東,今朝鮮地,這裡借指日本。

全文翻譯

乘著雙帆船緩緩地駛過海邊,

清晨的霧氣低低籠罩著岸上村舍。

破敗的城垣已暗暗添上春色,

和風從遠處送來陣陣的笳音

海潮退下去,灘頭露出千年的大石,

潮水上漲時,不見有片帆開來。

知道有個海盜國遠在煙波之外,

決不敢辜負年華,忘記了安危。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山東沿海負責防禦海上倭寇的時候所寫。當時作者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衛所。詩中可以看出這位抗倭英雄的儒將風度,他在欣賞風景之際,仍不忘記對敵人的高度警惕。

作者簡介

戚繼光,明朝抗倭名將。山東登州人,字元敬,父親是個武官。他愛讀兵書,同時博通經史,才兼文武。明世宗時,以參將被派到浙東防禦倭寇,在台州、平海衛等處平定了倭患,戚家軍的軍威,聞名全國。後又到江西、福建等省打擊倭寇,戰無不勝,被升任為福建總督。此後又到山東負責防禦海上倭寇。穆宗時被調到薊州訓練邊兵,曾同蒙古侵略者進行過多次戰鬥,保衛住邊境安寧。著有《止止堂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