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頁碼:429 頁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802256186/9787802256187
·條形碼:9787802256187
·包裝版本:第1版
·裝幀:其他
·開本:32
·正文語種:中文
·內容簡介
《通入尊嚴的公共生活》以公共文化為文化批評的具體對象,通過全球化和民族認同的一些議題,來關注公共文化的核心問題,社會生活的公共性。不僅涉及直接可見的生活現象,更觸及背後的制度分析和批判。20世紀人類經驗承載了太多的蔑視和無尊嚴。我們看到,隱藏在人類“文明進步”中的兇殘和野蠻可以多么輕易地把人的無尊嚴確立為一種當然的生活方式。階級的、民族的、政治差異的互相敵視和酷烈鬥爭、暴力殘害和制度性壓迫、以消除某種,人為目的的意識形態法則,這些都在蔑視和嘲笑人類的完整存在。在人種的、民族的、階級的或政治集團的強者眼裡,自然和歷史是不同情弱者的,弱者必須滅亡。他們的結論是,人類不可能以共同的完整存在來判斷是非和美醜,人類必須以虛無和絕望來接受道德地獄的未來。
全球正義拒絕這樣的結論。即使在地獄之門打開之後,全球正義也還是要堅持重申人類的整體性和人類的共同尊嚴。
·序言
文化研究有的偏重於經驗分析,有的偏重於價值判斷。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必須對直接經驗有所認知,否則我們的價值判斷只能是空中閣樓。我們必須懷有某種價值信念,否則我們即使擁有某種經驗,也依然不能判斷散亂經驗背後的整體意義。全球化是我們當今生活中的一種新經驗。我在思考與這新經驗有關的問題時,努力以一種特定的價值原則為判斷標準,那就是“尊嚴”,不僅是個人的尊嚴,而且也是群體公共生活的尊嚴。
在沒有尊嚴的公共生活中,個人不可能受尊重,也不可能有尊嚴。全球化的新經驗前所未有地向人們提出了群體尊嚴問題。
作者
徐賁,美國麻薩諸塞州大學英語文學博士,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兼職教授。著有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 《走向後現代和後殖民》 、《文化批評往何處去》、《知識分子——我的思想和我們的行為》 、 《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 。
目錄
前言
緒論:從公共生活看全球正義和公民群體認同
第一部分 全球化和全球正義
第一章 全球化、現代性和民族國家
第二章 從三種公民觀看兩種全球化
第三章 全球化中的市場和民主
第四章 全球化中的國家合法性和公民權利
第二部分 社會正義和國族認同
第五章 正義和社會之善
第六章 分配正義和群體認同
第七章 從懲罰到權利的法律正義
第八章 正義、非正義戰爭和群體認同分歧
第三部分 全球化中的公眾和公共生活
第九章 傳媒公眾和公共事件參與
第十章 公民新聞、公眾和公共政治
第十一章 承諾、信任和制度秩序
第十二章 保護弱者、道德習俗和公共生活
第十三章 正派社會和學習認同
第四部分 全球化中的群體生活和公民社會
第十四章 博物館和民族國家
第十五章 物品文化和日常生活秩序
第十六章 文物收藏和懷舊的大眾文化
第十七章 公民社會和新全球倫理秩序
第十八章 全球化、公民國家和全球治理
文摘
儘管羅伯遜和吉登斯在全球化是否先於現代性發生這一個問題上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們都同樣強調現代性重構全球社會空間的關鍵作用。吉登斯說,“全球化可以說是對世界範圍內社會關係的強化,這些社會關係將遙遠的地區聯繫起來,於是局部事件受到很遠地區事件的影響,反之亦然。……任何地方的變化都成為全球化的一部分,就像是橫向擴展了空間和空間社會聯繫”。(1)全球化理論可以說是在世界性社會空間發生了明顯變化的情況下所發展出來的一種特殊的現代化理論。其實,在80年代出現全球化理論之前,不少現代化理論就已經涉及了一些全球關係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四種理論至今仍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人們對全球問題的思考(2),它們分別是現代性理論的世界潮流說、世界單一經濟體系說、國際聯繫說和跨國共同大眾文化說。
世界潮流說把現代化看成是一種世界性的歷史發展潮流,在這一潮流中所有的社會都將因某些普遍性的機制變化(如發展經濟、保障安全、理性選擇、民主和法制等等)而朝同一方向發展。這是一種功能主義的社會進化發展觀,它的主要代表之一萊維(M.Levy)就曾特別關心現代性如何在國際不同社會間形成一致關係的問題。他強調,一個社會是否具有現代性,首先要看其工業化的能力。而且,現代性社會也必須具備某些現代社會結構特徵,如專業分工、社會各部分相互依賴、以人的能力而非出身或地位為價值考量、集中決策、理性而非感情性的人際關係、普遍性傳媒手段交換(如貨幣)、官僚分層管理制度,等等。萊維指出,不同的社會現代化有前有後,一般的情況是,一個傳統的社會在接觸了其他現代性的社會之後,它的一些成員就會提出改革的要求,這種自我選擇往往是出於羨慕現代“不同尋常的物質生產能力”。而且,現代性社會中往往會有某個特別值得羨慕和值得仿效的典型,例如,“美國社會……即為現代化最極致的例子”。(1)
世界單一經濟體系說強調的是資本主義在聯繫世界各部分中所起的關鍵作用。這基本上是一種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現代論。(2)它認為,世界不同社會聯合為一體,這與其說是出於所有社會的自我選擇,還不如說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控制世界秩序的結果。資本主義體制使得物質生產控制者握有很大的社會權力,這些人然後再通過權力將資本主義制度強加給別的社會,不斷在世界範圍中擴展其勢力。單一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說往往包括某種對世界中心/邊緣的二分看法。20世紀60年代,世界被分成“發達”和“不發達”國家;70年代演化成“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分,80年代又成為“較發達”和“較不發達”國家的區別。在中國,這類二分說更是常常變成更為簡單激烈的東方/西方、中/西、或甚至中/美對立說。
國際聯繫說起源於政治科學中的一些所謂“國際關係”理論,它關心的是國與國之間形成的世界性關係網。它的主要特徵是將國際世界看成一種不斷變化的非穩定關係。如果說世界單一經濟體系說強調的是強制,那么國際關係說強調的則是偶然性。這在伯頓(J.Bunon)關於落袋檯球遊戲的比喻中有最生動的說明。世界各國就好比是分量和顏色不同的檯球,在時間變化過程中,也就是檯球在桌面上滾動時,它們相互碰撞接觸。每個球都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來自打球者,即各國的政要),但這種自主性卻因其他球(其他國家)的位置和滾動而受到限制。把這個比喻再引申一點,白球也就成了超級大國。歷史過程中的國際關係變了又變,各個歷史階段的國際關係都有它自己的特徵。至於現代國際關係,它所包括的不僅是政治關係,而且還是經濟和文化關係。經濟和文化關係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且還越來越不受政治關係的管制。儘管主權國家間的政治壁壘仍然森嚴,但經濟、文化聯繫卻在不斷加強。(1)
跨國共同大眾文化說把現代傳媒文化看成是聯繫世界的主要力量。對於這一聯繫的力量,它強調的不是理性選擇、經濟強制或者歷史偶然,而是文化感染。傳媒理論家麥克盧漢(M.McLuhan)是這一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強調,現代大眾文化的主要特徵體現為它的傳媒方式,而不是內容。傳媒指的是幫助擴散意義的任何方式或技術,因此既包括交際技術,也包括交通手段(流動的人本身就是一種交際工具)。不斷發展的技術條件決定了人類能不斷改變交際方式,不斷擴展交往範圍。人類先是依靠口耳相傳的話語面對面直接交際,或者靠車輪在有限地區範圍內行走。後來有了文字和印刷,雖然交際在時間和空間上有了較大的範圍,但書寫和閱讀卻是一種孤獨的個體行為。現代電子傳媒卻與之不同,它幫助恢復了直接的群體交際,但在時空上卻又不受其先前的限制。現代性的大眾即刻交際和快速交通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共同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