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送韋諷1上2閬州3錄事參軍4
國步5猶艱難,兵革6未休息7。
萬方8哀嗷嗷9,十載10供軍食11。
庶官12務13割剝14,不暇15憂反側16。
誅求17何多門18,賢者貴為德19。
韋生富春秋20,洞徹21有清識22。
操持23綱紀24地,喜見朱絲25直。
當令26豪奪吏27,自此無顏色28。
必若29救瘡痍30,先應去蟊賊31!
揮淚臨大江32,高天33意悽惻。
行行34樹佳政35,慰我深相憶!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韋諷:成都人。浦起龍註:“韋諷,成都人。公寶應初(七六二年),先有送韋攝閬詩,茲豈歸後即真,公復送歟?”
上:恐當作赴。唐人多赴上連文。《唐書·來琪傳》:“以填充淮西申、安十五州節度觀察使,填上表稱淮西無糧饋軍,請待收麥畢赴上。”又《國史補》:“德宗非時召吳湊為京兆尹,便令赴上。”是其證。也可以單用一“上”字,如儲光羲《終南幽居獻蘇侍郎三首時拜太祝未上》未上,即未赴上,是說還未去作太祝的官。又李商隱《白居易墓碑銘》:“(太和)九年,除同州,不上。”不上,是說不去做同州刺史。
閬(làng)州:治所在今四川閬中。
錄事參軍:官名,職責是掌管文書,督察治所,宣達教令,兼管獄訟捕亡等。
國步:國運。《詩經·小雅·白華》:“天步艱難。”又《大雅·桑柔》:“國步斯頻。”
兵革:指戰爭。
休息:停歇。
萬方:全國各地。
嗷嗷(áo):哀鳴聲。
十載:自天寶十四載安祿山造反至廣德二年為十載。
供軍食:供給軍隊的費用。
庶(shù)官:眾官。指一般下級官吏。他們缺乏遠見,不知剝削過甚,百姓反側不安,就要引起大亂。
務:專心致力。
割剝(bō):宰割剝奪。
不暇(xiá):沒有工夫。
反側:指民心不安。
誅求:指橫徵暴斂。
多門:名目繁多。
貴為德:重視實行德政。
富春秋:年歲還多,即年富力強。富春秋,謂年少。《漢書·高五王傳》:“皇帝富春秋。”顏師古註:“言年幼也。比之於財力,未匱竭,故謂之富。”
洞徹:通達事理。猶通達。
清識:清明的見識。
操持:掌握、管理。
綱紀:指法制倫常。《白帖》:“錄事參軍,謂之綱紀掾。”鮑照《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操持綱紀,糾彈貪污,正須正直的人,故曰喜見。
朱絲:染成朱紅色的琴瑟弦,這裡喻指正直無私。
當令:當使。
豪奪吏:巧取豪奪的貪官污吏。
無顏色:臉面。意謂使污吏害怕,不敢恣意侵漁百姓。
必若:若要。如果一定要。二句可謂一針見血。
瘡(chuāng)痍(yí):創傷,比喻戰爭後民生凋熬。
蟊(máo)賊:指危害國家和人民的人。《詩經》:“去其螟螣,及其蟊賊。”註:“食根曰蟊,食節曰賊。”黃生云:“軍國事繁,徵求固所不免,尤苦貪墨之吏,從中更朘削耳。有同寬一分,則民受一分之賜。必若二語,亦無奈何中作此痛哭流涕之論耳。
大江:指岷(mín)江。
高天:上天。
行行:連續不斷。
樹佳政:建立美好的政治。
白話譯文
國家命運仍很艱難,戰爭連綿至今未斷。
全國各地哀聲遍野,十年軍用征斂不堪。
眾官致力宰割剝奪,無暇憂及民心思叛。
橫徵暴斂名目繁多,賢者重視以德為先。
韋生你正年富力強,通達事理識見不凡。
前去掌管荊法綱紀,喜你執法正直不偏。
定使那些貪官污吏,從此之後再無臉面。
若要解救民生疾苦,害民之賊應先懲辦。
灑淚送到岷江邊上,上天也覺無限傷感。
你去做出良好政績,安慰我的深情憶念。
創作背景
據詩中“十載供軍食”句,此詩當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距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剛好十年。詩人觀察到百姓疾苦,於是寫下了這首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慨。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二十句可分為三段,三段的內容既互相平行又層層遞進,既各自獨立又互相聯繫,表現了詩人感時傷亂,憂國憂民的複雜心情。
開篇八句為第一段,前四句為第一層,描繪出一幅戰爭連綿未斷、民生哀聲遍野的景致,寫出了國運艱難,重心落在人民疾苦上。十年的戰亂,慘重的徭役負擔,逼得人民啼嘰號寒,哀聲遍野。這一層概括了當時形勢翻人民的苦難。但當時的戰爭是一場捍衛統一的正義戰爭,因而對戰爭造成的疾苦,詩人未作更多的譴責,這裡如實寫出,目的是為下一層作鋪墊。接著四句為第二層,”庶官務割剝,不暇憂反側“,揭示出最嚴重的時弊和人民疾苦的真正根源。那些官吏們雪上加霜,瘡口撒鹽,不顧人民死活,專務敲骨吸髓,各種苛捐雜稅,造成了民心不安。詩人對庶官的譴責,對民生艱難的憂憤,情感深切“賢者貴為德”與“庶官務割剝”形成對照,托住上段,啟開下文。
中間八句為第二段。“韋生富春秋,洞徹有清識。操持綱紀地,喜見朱絲直。”詩人稱讚友人見識卓絕、正直無私。“當令豪奪吏,自此無顏色”,表露出詩人把友人列為“賢者”,希望友人救民於水火,懲治貪官污吏。“必若救瘡痍,先應去蟊賊”二句,正面表達了詩人“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思想,揭示了封建官吏“盜賊本王臣"的罪惡本質。最後四句為第三段,“揮淚臨大江”,大江的奔流猶如詩人的淚水,“高天意悽惻”,詩人的悽惻之情就像浩渺的天空,流露出詩人關切人民痛苦,對韋存在著很大希望,故既告之以理,又動之以情。這揮淚,不只是為私人交誼。“行行樹佳政,慰我深相憶”寫出了詩人利用友誼來勉勵對方,希望韋諷此去不斷的為人民做點好事。把詩人的友情和憂國優民之情糅合一體,水乳難分、似漆如膠。
此首送別詩,概括描寫了戰亂中人民的苦恨,揭露了當時社會橫徵暴斂的真實情況。言辭犀利,感情強烈,內容深刻,氣度恢宏。
名家點評
清代史學家浦起龍《杜詩心解》:“不獨為當時藥石,直說破千古病痛。”
清代詩人楊倫《杜詩鏡銓》:“是救時切務,語無文飾。至言(“必若”二句下)。”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