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原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詩文賞析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稱賞的詩界名士,曾有“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的贈詩稱譽之。漫遊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開放的盛唐文人的風尚,寓居湖北安陸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南窮蒼梧,東涉溟海”的旅遊經歷。因此他在武昌名樓——黃鶴樓,送別詩界名士——孟浩然,去遊歷江左名城——揚州(古時稱為廣陵),面對著把名樓、名士、名城聯繫在一起的“三名兼備”的旅遊盛事,他詩情勃發,對世界的感覺是色彩明麗的,渾無絲毫感傷。
開頭兩句本是交待送別的時間、地點、目的地,但這種交待被“煙花三月”這個鮮麗的意象感覺化了。李白不是有過一個“夢筆生花”的故事嗎?想不到作為他的天才之象徵的做夢中筆頭生花,竟生成了送別時的三月煙花,贏得前人稱此句為“千古麗句”。天空也被明麗的世界感覺所感動了,它變得一碧如洗的空明,在它底下順流行進的“孤帆遠影”,何嘗有一絲孤獨感和蒼涼感?它牽引著的是海闊天空的生命嚮往。生命如流水,別情如流水,無限關注依戀的眼光追隨著消失在視野之外的孤帆遠影,也就化作水天與共,千古長存的長江巨流了。名樓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恆的情景,便成了盛唐詩人的旅遊豪興的詩化象徵。
詩詞解釋
譯文:
老朋友從西邊辭別黃鶴樓,
在百花盛開的三月去繁華的揚州。
孤獨的帆船遠去的影子在蔚藍的天空里消失了,
只看到長江水向天邊奔流。
注釋
黃鶴樓:舊址在今湖北武昌黃鵠磯,背靠蛇山,俯臨長江。
之:往,去。
廣陵:揚州的舊名。
西辭:黃鶴樓在廣陵的西面,在黃鶴樓辭別去廣陵,所以說“西辭”。
煙花:指柳如煙、花似錦的明媚春光。
下:沿江順流而下。
惟:只。
天際:天邊。
關於黃鶴樓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享有“天下絕景”的盛譽,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嘹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歷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號稱江南三大樓之一的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礬頭,相傳它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最後一次毀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大火。名樓多傳說,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據《極恩錄》記載,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隻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關於這則美麗的神話故事,歷年有三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這位仙人是黃子安,第二種說法認為是費禕,第三種說法沒有仙人的名字
關於廣陵(揚州)
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江北岸重要都市和軍事重鎮。春秋末,吳於此鑿邗溝,以通江淮,爭霸中原。秦置縣,西漢設廣陵國,東漢改為廣陵郡,以廣陵縣為治所,故址在今江蘇揚州市。曹魏設郡,移治淮陰。吳置廣陵縣於今揚州。西晉沿魏設廣陵郡,隸徐州。初治淮陰,後移治射陽(今江蘇寶應東)。東晉還治。廣陵郡轄境相當今江蘇、安徽交界的洪澤湖和六合以東,泗陽、寶應、灌南以南,串場河以西,長江以北地區。城南四十里江濱有瓜洲鎮,系揚子江中之沙磧,因其狀如瓜而得名。長江自西北六合縣流入,南對丹徒縣之京口,兩城隔江而對,南北呼應,共同構成拱衛上游京都建康的重鎮。江面原闊四十里,後逐漸狹窄,至南北朝後期只闊二十里左右。東晉謝安鎮廣陵時,於城東二十里築壘,名曰新城。新城北二十里有埭,是謝安為擋水在邵伯湖邊所修的土壩。後人將謝安比作周代燕國的召伯,稱此埭為邵伯埭。 魏文帝曹丕於黃初六年(225)伐吳,登廣陵故城,臨江嘆曰:“天所以限南北也。”東晉時,以廣陵控接三齊,青、兗二州刺史皆鎮於此。鹹和二年 (327),蘇峻、祖約之亂爆發,時郗鑒以都督青、兗二州諸軍事、兗州刺史加領徐州刺史鎮廣陵,遂自廣陵起兵平亂。太元二年 (377),謝玄為南兗州刺史,將南兗州軍府從京口移至廣陵,召募僑民組建北府兵。東晉南朝,因中原亂離,流民南渡,常置僑州郡於廣陵。宋元嘉八年 (431)於廣陵郡置南兗州,齊、梁沿襲。北齊改為東廣州,陳朝恢復為南兗州。北周滅北齊後改為吳州,仍為軍事重鎮,設定總管統領。隋初為揚州,置總管府,後改為江都郡,太守秩與京尹同。隋煬帝楊廣數至江都,欲遷都於此。唐時先後改為兗州、邗州、揚州,後又改為廣陵郡。
關於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蘇聯托可馬克),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縣)。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乾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朝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於天寶十四年(公元7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它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像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
關於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他和王維交誼甚篤。傳說王維曾私邀入內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開元二十二年(734),韓朝宗為襄州刺史,約孟浩然一同到長安,為他延譽。但他不慕榮名,至期竟失約不赴,終於無成。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游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適浩然病疹發背,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於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後世所傾慕。李白稱讚他"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讚嘆說:"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贈孟浩然》 )。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說他"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王維曾畫他的像於郢州亭子裡,題曰:"浩然亭"。後人因尊崇他,不願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為當地的名勝古蹟。可見他在古代詩人中的盛名。王維、李白、王昌齡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皮日休等人也與他關係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