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進化論》

《追蹤進化論》

《追蹤進化論》,作者是塞德里克·格里穆,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描述的是一隻始祖烏、“露西”的骨骼、蘇聯生物學界的學閥、一頭亂闖的矛尾魚、短尾鼠的世世代代、貝格爾號的水手、異端分子和衛道士、煩人的突變果蠅,乃至矮種象和放屁蟲,最終得以從內部探究、追尋生命科學這段令人迴腸盪氣的傳奇。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封面封面

作者:塞德里克·格里穆著
譯者:汪梅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2008-12-01
頁數:230
定價:26.00
裝幀:平裝
ISBN:9787108030030

內容概述

追蹤進化論》的傳奇開場之際,您已身處其間:作為一名博物學愛好者,奉科學院差遣,倒溯三個世紀的時光,去觀察,去實驗,去跋涉。您的目標,是發現進化機制。您穿梭於光怪陸離的世界,遭遇種種巧合與必然:一隻始祖烏、“露西”的骨骼、蘇聯生物學界的學閥、一頭亂闖的矛尾魚、短尾鼠的世世代代、貝格爾號的水手、異端分子和衛道士、煩人的突變果蠅,乃至矮種象和放屁蟲……最終得以從內部探究、追尋生命科學這段令人迴腸盪氣的傳奇。
與您交談的人,是那些為自然史的書寫暨物種起源之謎的解答做出貢獻的人物:布豐、居維葉、拉馬克、達爾文,等等。這些人物間的爭鳴,標誌著進化理論的進步,同時又令法國乃至國際科學界學派林立。對他們的想法,您或贊成,或反對,反正您得在這些辯論中採取您的立場。請您調動您的好奇心,運用您的邏輯思維,發揮您的勇敢果決,激活您的悟性,從而挫敗那些虛假線索的欺騙。您的論說,能讓您卓越的同行心悅誠服嗎?而自18世紀以來,科學家們遇見形形色色的難題,您在經受這些問題的對質時,總能做出最恰當的選擇嗎?

作者簡介

塞德里克·格里穆歷史學教授。作為科學史學者,他撰寫了大量書籍和文章,為科學、意識形態、政治及文化各領域確立了遺傳論和進化論觀念機制的分野。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18世紀初,人們普遍認為是上帝創造了現存的動植物以及人類等所有物種(espece)。這一理論被稱為特創論(creationnisme),因為這種觀點假設在創世之初,也就是大約四千至一萬年前,有一位顯示神跡的造物主的存在。特創論一般與物種不變論(fixisme)相關聯,後者認為各種生物物種在經過多代繁衍之後仍然固定不變。特創論和物種不變論的觀點得到了主要宗教的公開支持,特別是天主教教會。因為這種觀點與《聖經》首卷《創世記》中上帝用六天創造了所有生物的內容相符。
然而,自啟蒙時代初始,多位博物學家都發表了第一手的觀察資料,試圖證明大自然並非如同人們自中世紀以來認為的那樣亘古不變。
如果您認為教會應當阻止對《創世記》的教義(dogme)的質疑,去57。
如果您對有關物種變化的第一手資料感興趣,去183。
20世紀50年代末,在巴斯德研究所的“頂樓”,法國遺傳學家雅克·莫諾(JacquesMonod)和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goisJacob)正在研究酶的適應作用實驗室條件下培養的大腸桿菌在有葡萄糖或乳糖的營養環境中繁殖都很快。在這兩種情況下,細菌都會一直繁殖,直到營養來源枯竭。但如果營養環境中同時含有葡萄糖和乳糖,那么菌落的繁殖則是首先很快,然後停止幾個小時,然後再開始快速繁殖。細菌首先消耗了所有的葡萄糖,然後經過一段適應之後,再開始消耗乳糖。反覆多次實驗中都出現了這一現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