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光學遙感》

《軍用光學遙感》

《軍用光學遙感》本書是軍隊“2110工程”規劃教材,詳細介紹了光學遙感中數據獲取、處理的解決問題的實踐方法。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軍用光學遙感》軍用光學遙感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第1版(2010年10月1日)
叢書名:軍隊“2110工程”建設項目信息安全技術
平裝:241頁
正文語種:漢語
開本:16
ISBN:9787118072587,7118072583
條形碼:9787118072587
產品尺寸及重量:22.8x16.6x1.4cm;381g
ASIN:B004N3BO4G

內容簡介

《軍用光學遙感》本書是軍隊“2110工程”規劃教材,注重光學遙感技術基本理論和方法及其軍事套用,結合編者的教學與科研成果,立足前沿反映光學遙感技術的最新動態和進展以及描述在當前高技術條件下信息化局部戰爭中空間感知能力的重要性,詳細介紹了光學遙感中數據獲取、處理的解決問題的實踐方法。本書可作為軍事遙感專業本科教材,也可作為從事光學遙感專業研究生、工程技術人員和教師的教學及科研參考書。

專業特色

《軍用光學遙感》一書注重光學遙感技術基本理論和方法及其軍事套用,同時也闡述了當今光學遙感技術現狀、趨勢以及描述在當前高技術條件下信息化局部戰爭中,空間感知能力的千里眼功能的重要性。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光學成像基本理論;第三章光學遙感原理;第四章光學線陣CCD相機設計原理;第五章光學面陣CCD相機設計原理;第六章光學遙感穩定平台原理與設計;第七章光學遙感數據處理;第八章低空無人光學遙感系統設計與套用。

雷達遙感知識

微波遙感

雷達遙感(微波遙感)可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方式。被動方式與可見光紅外遙感類似,是由微波掃描輻射計接收地表目標的微波輻射。目前多數星載雷達採用主動方式,即由遙感平台發射電磁波,然後接收輻射和散射回波信號,主要探測地物的後向散射係數和介電常數。它發射的電磁波波長一般較長,在1mm至1m之間。合成孔徑雷達(SAR)概念的提出是相對真實孔徑雷達天線而提出的。對於真實孔徑雷達,當雷達隨載體(飛機或衛星)飛行時,向地表發射雷達波束,然後接受地面反射信號,這樣便得到了地表雷達圖像。我們知道衛星雷達天線越長,對地物的觀測解析度就越高。由於受雷達天線長度的限制,真實孔徑雷達的地表解析度往往很低,難以滿足套用要求。而合成孔徑雷達正是解決了利用有限的雷達天線長度來獲取高解析度雷達圖像的問題。

合成孔徑雷達

合成孔徑雷達(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技術是干涉合成孔徑雷達(INSAR,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簡稱:干涉雷達)技術和差分干涉合成孔徑雷達(D-INSAR,Differential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簡稱:差分干涉雷達)技術的基礎,它涉及到側視雷達系統、雷達波信號處理技術以及雷達圖像的生成等諸方面。而干涉雷達技術和差分干涉雷達技術則是基於合成孔徑雷達技術的圖像處理方法和模型,是合成孔徑雷達技術的套用延伸和擴展。

干涉雷達測量

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技術(INSAR,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簡稱:干涉雷達測量)是以同一地區的兩張SAR圖像為基本處理數據,通過求取兩幅SAR圖像的相位差,獲取干涉圖像,然後經相位解纏,從干涉條紋中獲取地形高程數據的空間對地觀測新技術。

差分干涉雷達測量技術

差分干涉雷達測量技術(D-INSAR)是指利用同一地區的兩幅干涉圖像,其中一幅是通過形變事件前的兩幅SAR獲取的干涉圖像,另一幅是通過形變事件前後兩幅SAR圖像獲取的干涉圖像,然後通過兩幅干涉圖差分處理(除去地球曲面、地形起伏影響)來獲取地表微量形變的測量技術

新的空間對地觀測技術

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技術是近十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的空間對地觀測技術,它與GPS、VLBI和SLR等空間技術一道,將構成空間測地技術的主體。從1978年L波段星載雷達衛星SeasatSAR的發射到2000年美國“奮進號”太空梭對全球地形進行高精度干涉測量,從1992年首次利用差分干涉雷達對美國Landers地震同震形變場測量到目前廣泛地套用於地震、火山、冰川、滑坡等形變場測量中,無不顯示出合成孔徑雷達技術的強大技術優勢和套用潛力。由於合成孔徑雷達採用了主動式遙感方式,因而具有全天侯、全天時作業優勢。它與其它離散點測量技術相比,其測量結果具有連續的空間覆蓋優勢,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極具發展潛力的空間對地觀測新技術。

遙感技術與軍事地質知識

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是指安裝與平台上的感測器,以電磁波為信息傳播媒介,從遙遠的地方感知地球表面和一定空間範圍內的對象,從而識別地面物體的全過程,他是與航空遙感,在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移民新型的綜合性的邊緣學科,從70年代以來,隨著新的航天遙感平台的不斷升空,新型感測器的研製,航天遙感技術的發展。套用領域從軍事套用發展到一地球環境和資源的監測和研究為目標的尖端技術。在現代化戰爭中,軍事偵察,監視與制導已完全離不開遙感技術。

軍事偵察

遙感技術在軍事上的一個重要套用就是軍事偵察:攝影技術作為RS的一種,在戰爭中套用以久並沿用至今,並從由地面或飛機攝像發展到衛星攝像,並在20世紀70年代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首次利用了衛星進行戰場偵察,美國和蘇聯分別發射了18和10顆偵察衛星,像以方或埃方提供偵察情報保障。隨著電磁遙感升學,物理學等在軍事方面的套用,使作戰放在獲取帝國軍事政治情況,武裝力量軍事經濟潛力,軍事編成態勢、狀態、行動性質與企圖,戰區地形以及情況有了更準確的把握,遙感技術不僅提高了偵察速度,更提高了偵察的可靠性和速率,從而在第一時間長空地方軍十分不等並及時做出防禦或攻擊準備。除此之外,遙感技術還能對敵空、太空、地(下)面,地(水)下區域、地點、人事調動等實施有計畫的觀察。紅外線遙感能準確判斷敵軍的動態,情況,為夜戰進行提供精確的指揮;由於微波段的強穿透力,更易於揭露各種偽裝,測繪對方軍事目標和地形圖。同時,遙感技術提供了飛彈、太空飛行器及炮彈魚雷等達到預定目的所需信息的搜尋及變化和執行過程,尤以精確制導著稱。遙感技術在軍事上的套用,使對目標的打擊,已不再像以前那樣狂轟濫炸,由於命中率高,已經能夠做到指那兒打哪兒,以前需要多次轟炸的目標,現在只需要一二次攻擊即能達到目的。如海灣戰爭,開展後36個小時,多國部隊投彈近2萬噸,有效摧毀攻擊了伊拉克的眾多主要戰略目標,卻僅炸死平民23人,大大減少了附帶毀傷。

觀測王

遙感技術的發展是多層、立體、粗糙互補的觀測王正在形成。1990年8月,海灣危機爆發,以後數月間,多國部隊的34顆偵察衛星,260多架各型電子偵察機,41架預警機,以及地面的39個無線電監聽站,21個偵察營緊張偵察,美軍以將伊拉克的全部高頻、超高頻等無線電信號截獲並加以分析,戰前24小時又對伊軍進行了全頻程,全方位,全縱深的大規模電子干擾,海灣戰區一時間成了光磁,聲電交織的網路。這場戰爭集中使用了各類精確制導武器,紅外線遙感的套用,及多種新型夜視器材的套用,使夜戰具有了新的內容,C3I系統的運用則使戰區戰役指揮與後方戰略指揮、戰場各作戰集團的技術指揮達成了溝通,確保了快速,準確的信息傳遞與處理。

遙感技術的組成域

遙感技術的組成域包括:1、空間信息採集;2、地面接收和預處理系統;3、地面實況調查;4、信息套用分析系統。在伊拉克戰爭中,遙感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打擊目標的確定,水源的發現,全球定位測宇宙戰的定位,地下坑道的發現,隱藏所的目標所定等。為戰爭的戰略指揮和後勤工作做了充分的準備,最大限度的發揮攻擊效益,極大的增強了軍隊戰鬥力。自動化偵察系統,蒐集預處理情報系統,自動化通信系統,氣象偵察預天氣預報等,充分保障了空中,地面作戰的進行。對地方實施徹底有力的打擊。

微波的功能讓塔利班地下共事無所遁形

遙感技術獲得的信息探測範圍大,資料新穎,而且為動態變化,還可迅速成圖,蒐集方便,不受雨霧等條件的地形的限制。科索沃戰爭就是一場現代化的信息戰,科索沃上空20多顆衛星進行了追蹤定位偵察,監視部隊動態變化並及時傳遞信息,制導轟炸。阿富汗戰爭更有著太多的始料未及,B-52的遠程轟炸,直接從美本土起飛,飛行上萬里,且目標準確,由於感測的精確制導,美泊於印度洋上的航空母艦上直接進行飛彈發射,阿富汗多山的優勢,在遙感監聽下亦喪失殆盡,崇山峻岭中山洞的防禦亦不能逃脫精確制導的打擊,微波的功能讓塔利班地下共事無所遁形。

尋找自己的剋星

遙感技術在軍事上如此神通,我們在充分認識並套用遙感技術使也不能忽略其兩面性。既要發展我軍傳統作戰理論方法和作戰形式,又要創造新的作戰理論,方法和形式,有針對性的研究。如何充分發揮感測武器的作戰效能,如何在敵高清晰度的偵察監視下,有效隱蔽我軍的行動企圖;如何有效地進行反制導攻擊;如何誘惑敵軍,使其無法正確定位攻擊……在各種優勢上找到對策,尋找自己的剋星,並有效防止它,揚我之長,避我之短,用敵之短,避敵之長。尾隨是永遠不會縮短差距的,引進固然可行,引進的目的就是發展自己的高技術武器裝備,加速我軍高技術武器裝備的研究和發展。

軍事2011年最新出版書籍

軍事書籍是指關於戰爭局勢、軍事戰略動態、軍事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軍隊活動勢態、軍事歷史研究等等相關軍事範疇的書籍。
《偷襲珍珠港》
《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
《漢法軍事技術詞典》
《對決庫爾斯克》
《夢斷馬其諾》
《血拚瓜達卡納爾》
《鷹擊不列顛》
《決戰史達林格勒》
《閃擊波蘭》
《光復菲律賓》
《地獄使者——火炮》
《戰爭的文化》
《二戰之謎》
《人質營救手——反恐人員技術指南》
《美軍戰史·海軍陸戰隊》
《東方特工在行動》
《二戰時期瀋陽盟軍戰俘營研究》
《國民黨十大特種部隊》
《國家空天安全論》
《跟著美軍上戰場——零距離解碼戰地美軍》
《軍用光學遙感》
《日落東瀛》
《搏殺中途島》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廣東海防史》
《改變世界歷史的戰爭》
《黃埔軍校完全檔案》
《風中的旗幟:歐洲近世的小國與戰爭》
《網路中心戰裝備體系》
《新戰爭》
《脫胎換骨:單兵訓練大觀》
《笑傲天下:現代戰爭奇謀妙計》
《血戰阿登》
《裝備費用——效能分析》
《循環經濟與軍隊建設》
《鏖戰阿拉曼》
《血捍莫斯科》
《大角逐——國共台灣海峽戰事揭秘》
《世界野戰軍全傳》
《全球反恐手冊:特種部隊實用指南》
《戰場收割者——機槍》
《世界輕武器精選1000》
《高校國防教育新編教程》
《資訊時代美軍的轉型計畫》
《圖說中國歷代騎兵》
《現代密碼學——原理與協定》
《魂歸大西洋》
《全球海上力量》
《橫掃西西里》
《世界戰爭全紀錄》
《大學軍事理論教程》
《軍事理論教程》
《保障信息化技術及其在工程裝備中的套用》
《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思想新論》
《日本海上自衛隊》
《戰爭之手》
《大學軍事學教程》
《新軍隊》
《英國情報組織揭秘》
《近代著名軍艦寫真》
《新武器》
《數字戰場可視化技術及套用》
《突襲蘇維埃》
《反潛飛機搜潛效能評估與決策建模》
《局部戰爭戰役戰局控制論》
《軍備及其影響》
《登入諾曼第》
《納粹德國潛艇史》
《1860年征戰中國記》
《血洗綠色地獄——瓜島之戰》
《宿命的敗退》
《決勝東北》
《席捲太平洋》
《烽火亞平寧——義大利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