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中文版補充了大量圖片和注釋,使讀者更易領會《資本戰爭:金錢遊戲與投機泡沫的歷史》內容。《貨幣戰爭》是一本獨具特色的金融發展史。它以歐美兩千年來重大的資本投機活動為主線,勾勒出一條清晰生動的資本發展軌跡,以及循環遞進、螺鏇狀生長規律。它令人信服地指出,歷史不是帝王、英雄創造的,操縱歷史演進變化的是政治背景後面看不見的資本角逐和鐵一般無情的經濟規律。內容簡介
《貨幣戰爭》記述了歷史上的一系列重大投資事件,從《聖經》中的先知亞瑟到當代金融大鱷索羅斯、從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熱到20世紀末的巴林銀行投機案……。歷史總是不厭其煩、周而復始的重複著同樣的劇情。在這個殘酷更甚於硝煙瀰漫的戰場的舞台上,靠的不是子彈而是資金,沒有讓人心驚的血腥場面,沒有家園破敗的荒涼景象,但是其造成的破壞和影響之深遠,讓歷史上的任何一場戰爭都黯然失色。作者簡介
彼得·馬丁:生於德國法蘭克福,《德意志日報》專欄作家。布魯諾·霍爾納格:德國資深金融評論家,現任職《德國金融周刊》。
媒體評論
《資本戰爭》書評文/石冠蘭開始,我以為這又是一本如今受到熱捧的關於如何投資理財的教科書,看過之後,才發現它更像是在記載和剖析真實史實,而更重要的,這本“史書”卻適合每一位熱衷於投資理財的人。從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最原始的金錢遊戲開始到東印度公司的輝煌、從美國華爾街的崩盤再到日本的衰退、從東南亞金融危機再到恐怖主義對於股市的衝擊……它撥雲見日般地看清楚了翻雲覆雨的經濟活動背後那隻手。讀者會在震驚之餘發現後來清醒冷靜之後,看起來那么愚蠢而荒誕的諸多事情,竟然在歷史上那么頻繁地發生著,而且民眾基礎幾乎都是廣泛到了全民參與的地步。看來,儘管各國國情相差甚遠、國民性格大相逕庭,但是無論中外,沒有人可以抵禦泡沫一樣美麗的謊言、也沒有人可以擺脫資本的戲弄;儘管投資活動、資本活動的載體已經與時俱進地現代化了。但是無論古今,人性中的貪婪、恐懼、盲從這些劣根性卻仍踏步不前。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的確如此。那場對於鬱金香的瘋狂投資,在幾年前發生在中國對於普洱茶的驟然升溫的投機重新找到了影子。祖父是位在茶葉界從業60年的老茶人,雖然早已退休,但出於對茶葉的熱愛,年逾古稀仍在經營一家茶葉小店,他倉庫里多年前留下的普洱,被一個人一買再買,這位有著60年經驗的老茶人對此大惑不解——論味道、論質量、論色澤,這樣的普洱只能算是還能喝,怎么值得有人一再要求多買呢?他不知道,現在的普洱已經脫離了茶的領域,而成為一種投機品。但是,當一件商品被炒得遠遠背離其真實價值,並且幾乎所有的資金都已經進入的時刻,就會發生僵持,進而由於巨大的非正常價值無人接手而發生崩盤。花用於觀賞、茶用於品嘗,這么樸素的道理在資本的巨大光環面前被人們視而不見。荒唐總有落幕的時候,北京茶市上演的暴露神話也終於崩盤。遊戲終止,必然又是幾家歡樂多家愁。
任何模式,當無人接盤時,就會崩盤。盛極必衰始終是一個不斷現身的真理。用這一個來評價當今的中國股市恐怕暫時還不太合適,但畢竟,把這一點牢記於心還是必要的。2006年下半年開始突然變得炙手可熱的股市,吸引了各大金融機構門口長長的隊伍。一旦開了股市的賬戶,財富便打著滾地增長,這在某一段時間是真實的情況。面對如此唾手可得的收益,不少人取出了存款、變賣了汽車、抵押了房產,全部家當統統進入了股市。4000點、4500點、5000點、6000點……大盤一路引吭高歌。我並不能預知2008年初的重新回歸4000多點在漫長的股市變動中意味著什麼,但還是建議,股民們努力去區分哪些上市公司是在良性運作而哪些不過是空殼和概念;多想想哪些增值財富來自於公司良好的業績而哪些只是來自於瘋狂的投資。
借用本書前言中的一句話“這本書是一份直觀教材,至少對下一次的投機浪潮會有所啟示。請相信,它必然會到來。”如果你的書桌左邊不斷變換著五花八門的各類投資理財讀物,請把這本書永遠放在書桌右邊。
目錄
前言第一章 金錢遊戲的開始
第二章 銀行的威力
——文藝復興時期最大托拉斯的興衰
第三章 金融界交易所的誕生
第四章 熱衷於鮮花的投機商們
第五章 冒險家們夢想著殖民地
第六章 法國的貨幣“革命”
第七章 一個金融家族的奇蹟
第八章 蒸汽時代的鐵路投機者
第九章 傑·古爾德的黃金陰謀
第十章 德國經濟繁榮時代:投機者的時代
第十一 章20億法郎消失在熱帶叢林之中
第十二 章價格剛剛起步
第十三 章當華爾街面臨崩潰
第十四 章依瓦·克魯格的火柴帝國
第十五 章海外投資服務公司的騰飛和沒落
第十六 章亨特兄弟的白銀冒險失敗?
第十七 章破滅的投機泡沫
第十八 章不平靜的年代——90年代的股市震動
第十九 章日本的衰退1990-1992
第二十 章1997金融危機
第二十一章“新經濟”的崩潰
第二十二 章恐怖主義分子對交易所的襲擊
前言
這部有關投機活動的簡史,即金錢與金融寡頭們的歷史,同我們在學校中閱讀的史書是迥然不同的。在我們通常所認識的歷史中,到處是勇敢的統帥和驕傲的國王,他們譜寫歷史,製造戰爭,變革世界;他們似乎從來無須為必要的資金而犯愁。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金融和世界歷史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有一次,一個憂心忡忡的女鄰居來找古都拉·羅斯柴爾德,當時古都拉·羅斯柴爾德的五個兒子控制著整個歐洲金融界。於是這位老婦人在法蘭克福的猶太人居住地很肯定地說:“不會發生戰爭的——因為我的兒子們不會為此出錢!”另一佐證發生在16世紀初。當時特瑞烏爾佐(譯註:Trivulzio)簡潔明了地對國王說:“發動戰爭需要三樣東西——錢,錢,第三還是錢。”我們還可以再引用一位權威統帥的話——阿爾布雷希特·文策爾·奧澤比烏斯·瓦倫斯坦用一個公式表達了他的觀點:“沒錢就沒有火藥,自然也就沒有戰爭。”假使沒有金錢,也沒有與之相伴的投機活動,那么歷史肯定是另外一副情形了。
然而即使沒有這層與世界歷史的聯繫,投機活動以及相關投機家的歷史本身也是極其生動的。交易所里經常會有一些激動人心的時刻,幾乎所有的公民在一段時間內都只熱衷於股票、債券或鬱金香的交易。本書除了介紹大投機家和金融家以外,這些重大投機時期的背景、主角以及軼事趣聞也包括在內。在這部歷史中湧現出了精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和極富經驗的德克薩思人尼爾森·邦克·亨特。鬱金香也曾同火柴和白銀髮揮著同樣的作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大投機家們在投機活動中通常是親自登台亮相的,而後來的投機家大多轉為幕後操縱。因此,在日本經濟滑坡和新經濟泡沫中人們覺得是歷史將行情推向這樣或那樣的方向。事實上仍然是投機巨頭們利用融資公司、基金和媒體,在資本市場上投入高額資金,肆無忌憚地玩著他們的“金錢遊戲”。
即便這樣,他們也足以讓整個世界驚心動魄:比如索羅斯和他的追隨者就曾讓英格蘭銀行屈膝;尼爾森·邦克·亨特身邊的投機集團在1980年春天製造了一場白銀熱,從中攫取了2億盎司白銀,相當於100億美元;又如尼克·李森,因為他的投機活動失敗,古老而享有盛譽的巴林銀行不得不宣告破產。
從交易所成立之日起,價值數十億的投機活動就一次又一次地上演。這樣的遊戲所帶來的利潤是極其可觀的,它足以使投機者遠離他們的投機給世界帶來的貧窮和困苦。像亞洲四小虎空前的經濟繁榮就斷送在一次巨大的投機浪潮之中。
儘管時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新經濟框架內的投機活動竟同133年前那次宣告經濟繁榮終結的股市崩潰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投機活動的工具以及操作技術可能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其運行機制和對投機者本人及整個經濟的影響,百年來絲毫未變。
因而,我們即使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也需提高警惕——歷史上有時會有幾十年的時間極其平靜,仿佛謹慎的股東和監管者已經完全占據了上風。可是一旦大投機家們嘗到了甜頭,希望迅速聚斂財富,投機的欲望就會迅速膨脹,一場“暴風雨”就到來了。
股市崩潰的歷史不僅是變幻莫測和驚心動魄的,它也時常會給一些自認為置身事外的投機者和局外人帶來意想不到的有趣結局。因為交易所是經濟的組成部分,而我們今天正處在無所不至的經濟事件當中。無論是企業主、自由職業者、職員還是退休人員,至少我們的收入均需來源於經濟——那些遠離交易所的人也概莫能外。這本書是一份直觀教材,至少對下一次的投機浪潮會有所啟示。請相信,它必然會到來。
精彩書摘
第一章金錢遊戲的開始男人必須有能力使財產增值。一個人死後的賬冊表明,他後天取得的要比繼承的多,那他才是個受人尊重並且具有高尚精神的人。
——羅馬元老院貴族加圖給兒子的告誡
誰能靠其財產的利息組建並供養一個軍團,誰才能稱得上是富有。
——富可敵國的古羅馬統帥克拉蘇的名言
從物物交換到貨幣交易
使用信用卡和現金購物在當今看來是再自然不過了,幾乎所有的商品和服務我們都可以毫不費事地用貨幣購得。然而這一切卻絕非自古而然。在遠古時期,交換就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因為交換的一方必須首先找到一個確需此物的交易夥伴,同時對方願意出讓的物品又為自己所需。這樣對於那些手持生活必需品(比如糧食)的人來說,交換就會容易得多。然而糧食又有不易儲藏、質量不穩定以及價值低等一系列缺點。所以高價值的大宗交易在當時很難實現——它必須調動整個車隊,還要嚴防偷襲,消耗很大。
用金銀充當媒介,交換就大大簡化了。這些金屬滿足了作為交換媒介的一個重要前提——它們稀少並因此珍貴,而且不易腐蝕。沒有人願意用珍貴的東西同身邊隨處可得的物品進行交換。而貴重金屬恰恰需要人人苦苦搜尋、採掘、冶煉、提純。
這樣的交換媒介到底從何時開始引入已經很難考證了。但在公元前15世紀有一神廟碑文記載,埃及法老圖特摩斯三世就曾讓那些被其征服的亞洲部落用黃金支付戰爭賠款。而在此之前的一千年里,以黃金作為交換媒介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的兩河流域已經很普遍了。
要避免對交換媒介進行反覆稱量和品質鑑定,就必須將其統一。這一點最終是通過以標準重量鑄造硬幣來實現的,鑄幣上還刻有相應的標識。這種標準必須是普遍認可的,並依賴於一定的機構或者權威,應當由它們負責在金屬小片即硬幣上印刻合適的標記和圖案。已發掘的硬幣表明,最早的硬幣產生於小亞細亞。它們很可能是在公元前7世紀在小亞細亞的呂底亞鑄造的。當時的東地中海地區是世界貿易的中心。
正因為貴重金屬製成的硬幣可以方便地使用,其價值又被普遍認可,所以這些硬幣——亦即貨幣——對當時的世界貿易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貨幣的產生也為早期的投機活動和金融冒險掃清了道路。因為它除了可以作為交換媒介和保值工具使用外,還是絕好的計價單位。
舊約中的投機活動
早在舊約中就記載了一位極有遠見的大投機家,他同統治者緊緊勾結在一起從事投機活動。
有一次埃及法老夢見,先是出現7頭肥肥的奶牛,隨後又跟出7頭極其瘦弱的;接著7個鼓鼓的麥穗被7個乾癟的吞噬了。這個神秘但又似乎很重要的夢境難倒了所有的解夢者。只有剛剛從監獄釋放出的約瑟能夠解釋這個神諭。他說此夢預示著7個豐年和7個災年,並且向法老建議,在豐收的年份要大量貯存收穫的莊稼,以備隨後的歉收年之需。法老頓時恍然大悟,並且深受感動。他任命聰明智慧的約瑟為全埃及的宰相:“在埃及全地,若沒有你的命令,不許人擅自行事。”(1摩西,41,42)
約瑟於是利用這個預言策劃了一個長期的投機戰略。在收成好的年份他以低價購進大量糧食,在貯倉中囤積起來。估計農民們當時還暗自慶幸,有“國家干預基金”購進豐年多餘的糧食,這樣糧價就穩定了。但他們高興得太早了!當7個歉收年真正到來的時候,約瑟和他的生意搭檔法老展現出了作為投機家的出色才華。對於一個信奉“神”的人來說,約瑟絕對是在毫無廉恥和肆無忌憚地工作。法老和約瑟利用他們作為最重要的糧食供應商的壟斷地位,強迫購買者接受不公正的價格。他們第一步先將國內的貨幣占為己有,隨著購買者的支付能力越來越弱,為了免於挨餓,他們不得不出讓自己的牲口。最終這些貧窮的埃及人還要被迫交出土地,要想生存,他們只能賣身給法老做農奴。至此,人們對這位約瑟宰相徹底失望了。爆管後來農民被允許保留了耕地,但約瑟就此引入了高達20%的收入稅。這樣,這場投機活動不僅在當時達到了空前的規模——整個國家的土地在事實上都落入法老之手,而且它的成功是持久的,因為這次投機使埃及的自由民淪為法老的附屬,並且在可預見的時間內,統治者都可以通過稅收的形式源源不斷地攫取收益。如此規模的投機效果,幾個世紀以後的股票大炒家也望塵莫及。
埃及的法老們還積極涉足其他的大宗買賣。所有的採石場和礦山都由統治者自己負責開採。統治埃及長達3個世紀直至公元前夕的托勒密王朝甚至還插手工業領域——他們占有製革廠、紡織廠、煉油廠和莎草紙廠。幾乎所有的城市或國家統治者都成為了該地區最大的企業家和銀行家。不過在金融方面,他們也並非總是很在行。波斯國王們就曾要求在其大帝國內以白銀交納貢金和賦稅,隨後他們將白銀裝入容器並儲存在國庫里。當時,人們對再投資對於國民經濟的意義還不甚了了。貴重金屬在國王官邸堆積如山,在市場上卻少而又少。全國的交換媒介因而變得越發的緊缺和昂貴,這樣就出現了通貨緊縮(貨幣緊缺),商品貿易因此大受其害。
為了避免通貨緊縮,斯巴達開始控制本國貨幣同外國貨幣的兌換。今天我們稱其為外匯管理。儘管在同國外的貿易往來中仍然是用貴重金屬進行支付,但在斯巴達內部流通的卻是一種鐵片製成的貨幣。注意,這裡說的是“鐵片”,也就是說這種貨幣的購買力已經遠遠超出了它的實際商品價值。直到亞歷山大大帝時期,斯巴達才有了貴重金屬製成的貨幣。
世界貨幣——古希臘的德拉赫馬
根據小亞細亞流傳下來的碑文記載,古希臘的金融業已經很發達了。據記載,當時的米萊托城向鄰鎮借了一大筆貸款,在另一次的籌款行動中又允許城民購買有價證券。當然發行債券首先要經過議會的批准,然後公民們才能認購。發行價當時為:3000德拉赫馬,其中首付不得低於2/3,剩餘部分可以年底付清;利率為每年10%,按月支付。在考古發掘出的碑文中還有有關貸款抵押的憑證。可惜沒有記載這些債券是否可以交易,如果可以的話,那絕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證券交易。
至於米萊托城拿這些錢乾什麼,是投資頗有收益的生意還是為了償還債務,在碑文中沒有記載。當時,希臘的其他城市更多地是在考慮如何堆積財富。占領了洛林的銀礦以後,強大的雅典變得極其富裕,它的城堡里儲存了大量的黃金和白銀。雅典在戰勝波斯以後建立的阿提卡海洋聯盟也擁有極其可觀的貴金屬儲備,特別是在提洛的寺廟島嶼上。此後人們逐漸將這些寶貝轉移到雅典的阿克波利斯。這些錢主要是用於軍事行動,當然也服務於政治。在組建“德拉赫馬帝國”的過程中,為了拉攏其他國家參與聯盟,雅典給它們提供了大量的貸款。隨著希臘經濟的迅速膨脹,資本變得日益稀少。儘管貴重金屬的發掘不斷發展,世界貿易也帶來滾滾利潤,但長期貸款的利率仍然不下10%~12%。
可是這並不妨礙早期的投機者投身到高風險同時高利潤的投機活動中去。生活在公元前384~前322年的亞里士多德就記載了這樣一次投機活動:“某人用別人存在他那兒的錢將鐵礦上的鐵一購而空。這樣他就成了獨家經營,市場上的所有買家都必須來找他。無須過高地抬高價格,他也足足賺了50到100塔倫特。狄奧尼索斯得知後儘管沒有沒收他的收益,但不再允許他留在息拉柯斯,因為此人發現了對自己不利的賺錢手段。”由此投機家們得知,最賺錢的買賣,統治者們還是願意自己做。
事實上,此時的德拉赫馬早已成為世界貨幣了,甚至比今天美圓的規模還要大。在短短的7年時間裡,亞歷山大大帝就將其帝國的邊界從希臘北部擴展到義大利。在其鼎盛時期,希臘帝國一度達到今天蘇丹的北部邊境和蘇聯內部,巴基斯坦、波斯、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都在其內。在這個帝國內部,希臘硬幣自然是支付手段。亞歷山大極其慷慨地揮霍著波斯歷代國王積攢下來的帝國寶藏,甚至都導致了通貨膨脹。有多么慷慨,從一場軍官集體婚禮就能看出來。在這場婚禮上,軍官們同新帝國的漂亮姑娘結婚,亞歷山大自己也同當時最漂亮的羅可薩娜成婚。為慶祝這一盛大的節日,亞歷山大替所有的士兵償清了他們過去的全部債務。
戰爭成為投機對象
傳說羅馬是建立於公元前1753年4月21日。那么羅馬在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上升時期以後,應該又過了300~400年,國王才逐漸破產,伊特拉斯坎的占領者才被驅逐,進而羅馬才成為了我們從史書上認識的共和國。在早期,貨幣,也就是銅幣是十分稀缺的,就像台伯河丘陵地區的農莊一樣。不過羅馬的農民軍表現得特別英勇,在一個世紀裡征服了整個義大利。在義大利“靴子”的南部,他們也曾和希臘來的定居者狹路相逢,並且領教了在那兒流通的貴金屬硬幣的威力。大約到公元前200年,羅馬人才開始鑄造自己的金幣。
對於羅馬來說,這一時期最好的投機活動就是戰爭。同今天所不同的是,當時發動戰爭並不需要購買大量昂貴的軍火,因為只要能將士兵們很好地動員起來,他們就會自己帶著刀槍上陣。無須太大的經濟投入就能獲得豐碩的戰利品。一場戰爭的勝利所帶來的利益是絕對可觀的:通過對強大的迦太基的第一次布匿戰爭,統帥斯奇比奧獲得了120000磅白銀。此外,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這個北非的貿易中心每年還須向羅馬繳納200塔倫特的白銀,相當於足足6。5噸。馬其頓及其國王安蒂奧克古戰敗以後,每年須支付35噸白銀作為戰爭賠款。另外,從迦太基手上奪來的西班牙還擁有豐富的銀礦。這樣,台伯河市的財政實力日益壯大起來。
此前,迦太基也是由於占領了西班牙的銀礦而躍居為世界強國的。當時城中大約生活有100萬居民。面對這個強大而囂張的敵人(其統帥曾出現在羅馬城門前),羅馬的軍備可以說是史無前例。不過,這也讓眾多的羅馬人富裕起來了,資本主義的原始形式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連年征戰使得農民軍逐漸貧窮,因為他們不能夠正常地耕種土地。大地主開始乘機收購農田,購買大量奴隸進行耕作,不過這種經營不是特別有效率,因為奴隸大多毫無工作積極性可言。此外,這種“古老機器園”還造就了極好的買賣。常勝的羅馬軍團身後也跟來了一大群商人,其中一些就是購買戰俘做奴隸的。一個統帥遠離羅馬,身邊帶有幾百個,甚至數千個奴隸該怎么辦?商人們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在大型的奴隸交易市場,如埃及的提洛島,人們可以像今天拍賣二手車一樣將廉價勞動力賣給出價最高的人。那兒也不單單交易物美價廉的奴隸勞工,也有高雅的、甚至是值得炫耀的奢侈品買賣。並不是所有的奴隸都必須在烈日和皮鞭下從事最苦的工作,這個“職業階層”中畢竟也有一些幸運的人,比如替羅馬富人打理生意的代理人。
世界資本不斷湧入羅馬,這使得很多精明的商人和金融家有機會迅速積累財富。當時賺錢最快的生意都和西班牙的銀礦有關。當時的銀礦是出租給私人的,對於高級官員來說,通過高額的賄賂,大量本應納入國庫的白銀就這樣流進了他們自己的腰包。
當然也有其他的斂財手段。比如搜刮利息就變得極其普遍,人們也投機地產和奴隸。沒了財富,羅馬人也一文不值。加圖。在寫給他兒子的小冊子中說,“寡婦的財產可能會日益減少,男人必須有能力使財產增值。一個人死後的賬冊表明,他後天取得的要比繼承的多,那他才是個受人尊重並且具有高尚精神的人。”
當時也出現了股份公司的原始形式。上面所提到的加圖就曾建議投機者,不要自己購買一艘商船,而是要和其他49個出資者合作,經營50艘商船。如果有元老參與,那么這種參股的利潤是極其可觀的,因為當時官方是禁止私人購買商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