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段》

《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段》

《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段》由弗里德曼著,安佳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經濟著作。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在作者幾十年研究貨幣現象的過程中,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注意到,貨幣制度中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變化,常常會引出一些任何時候都會出現卻無法預期的結果。“如果我們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貨幣,如果我們從容但深入地進行研究,我們就能充分俯這兩個方面的妙處。複雜與簡單兩個面都有一些可以獨立於整體之外讓人欣賞的東西,但對這些東西有了充分的認知,也只不過是對整體的部分了解罷了。”這是《最適貨幣數量》裡面的前言的話。
在本書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曼討論了從石頭到羽毛到黃金的價值創造,勾勒了貨幣的支配性作用,揭示了貨幣如何引發或加深通貨膨脹。他通過多彩多姿的歷史片段,證明對貨幣經濟學的誤解所帶來的貨幣之禍害。弗里德曼用平實的語言解釋了美國當前的貨幣體系對個人的工資、儲蓄賬戶以及全球經濟的意義。

作者簡介

《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段》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段》

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是美國經濟學家,以研究巨觀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1976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複雜性等範疇的貢獻。

弗里德曼生於紐約市一個工人階級的猶太人家庭,父親是Jeno Saul Friedman,母親是Sarah Ethel Landau(1892-?),兩人從奧匈帝國(今烏克蘭一帶)來到美國邂逅,曾在血汗工廠工作。弗里德曼是家中第四個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他的三個姊姊包括:Tillie F. Friedman (1919-?)、Helen Friedman (1920-?)、以及Ruth Friedman (1921-?)[1]。在高中時,弗里德曼父親逝世後,舉家搬到新澤西州的羅威市(Rahway)。

編輯推薦

貨幣是不能拿來開玩笑的,所以要交給中央銀行。
——引自《貨幣的禍害》
《芝加哥論壇報》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是“經濟學家中的奧利弗·斯通”,這一稱譽清楚地表明,從地方小業主到華爾街上的銀行家,到美國總統,沒有人能躲過貨幣經濟學的影響。在本書中,弗里德曼討論了從石頭到羽毛到黃金的價值創造,勾勒了貨幣的支配性作用,揭示了貨幣如何引發或加深通貨膨脹。他通過多彩多姿的歷史片段,證明對貨幣經濟學的誤解所帶來的貨幣之禍害,比如,他討論了兩位名不見經傳的蘇格蘭化學家的工作如何毀掉了威廉·詹寧斯·布萊恩的總統前程,以及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為撫慰美國西部的幾名參議員所作的決定如何改變了中國現代史。弗里德曼用平實的語言解釋了美國當前的貨幣體系對個人的工資、儲蓄賬戶以及全球經濟的意義。
對貨幣理論生動而富有啟迪的介紹……,對貨幣主義最明晰的表述。
——《柯爾克書評》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石幣之島
第二章 貨幣之謎
第三章 1873年之罪行
第四章 一個非真實的檢驗:對1873年後繼續複本位制的效應的估算
第五章 威廉·詹寧斯·布萊恩以及氰化法
第六章 複本位制再檢討
第七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白銀,以及中國
第八章 通貨膨脹的原因及治理
第九章 智利與以色列:相同的政策,相反的結果
第十章 紙幣不兌現條件下的貨幣政策
第十一章 跋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書摘與插圖

因為該島不出產金屬,他們的資源就是石頭,他們的勞動都耗費在搬動石頭和磨製石頭上了,石頭就像文明社會裡的所有物和鑄幣一樣,是勞動的代表物。
他們把自己的這種交換媒介稱為費(Fei),費是由大而堅硬、厚重的石輪組成,石輪的直徑從1碼到12碼不等,石輪的中央有一個孔,這個孔的大小隨石輪直徑大小的不同而不同,人們可以在孔中插入一根桿,這根桿要符合孔的大小,而且要結實,這樣才能負得起石輪的重量,便利搬運。這些石頭“硬幣”[是在離這個島400里遠的另一個島上找到的石灰岩石],最初是由一些敢於冒險的當地探險人,在這個島上開採並打制,然後再用獨木舟和木筏運回雅浦島的……
這種石幣值得說道之處在於——石幣的擁有者完全沒有必要減少自’己的擁有物。在做成一筆交易之後,如果這筆交易所涉及的費太大,大到無法便利地搬動石幣的地步,石幣的所有者會很樂意接受單純的所有權認可,他們甚至都不願意費累去做個標記來表明這種交換,石幣仍然靜靜地躺在以前那位擁有者的地頭。
我有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名叫法圖瑪(Fatumak),他曾經肯定地告訴我,他們村子附近有一戶人家,這家的財富是不容置疑的——也就是說,他家的財富得到了每個人的認可——然而,沒有一個人甚至這家人自己,親眼看見過或觸摸過這筆財富。這筆財富是一塊巨大的費,這塊費的大小是通過傳說而眾所周知的,而這個傳說已經傳了兩三代人了。從那時一直到現在,這筆財富一直躺在海底!很多年以前,這家人的一位先祖,在探險尋找費之後,獲得了這塊大得出奇並極具價值的石頭。這塊石頭後來被搬到了木筏上,準備運回家來。木筏行到半途中的時候,海上起了風暴,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這群人砍斷了木筏的纜繩,任其漂流,石頭也因此沉入海底,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這些人回家後,所有的人都證明說,費的體積極其巨大,質地尤其優良,石幣的丟失也不能怪罪於擁有者。於是從那時開始,所有的人都從心底里承認,石頭落入海中只是一個意外事故,這事故太小,小得值不當一提,離岸幾千碼的海水影響不了石幣的買賣價值,因為石頭已經鑿製成適當的形式了。因此,這塊石頭的購買力依然存在,就像在人們的視線中毫髮無損地躺在擁有者的家裡一樣……
雅浦島上沒有帶輪子的交通工具,因此,島上沒有可以行車的道路,但島上一直有幾條清晰可辨的道路連線著各個居住點。1898年,德國政府從西班牙人手中買下了加羅林群島後,獲得了這個群島的所有權,當時,島上的這些道路或公路的狀況非常差,有幾個地區的首領得到通知,讓他們必須把道路修好,而且要維護好。但是,用大塊的珊瑚胡亂鋪就的道路對赤腳走路的當地人來說,非常適宜。所以,這個命令反覆重申了多次,仍然沒有人在意。最後,德國統治者決定向抗拒命令的地方首領徵收罰金。但是,用什麼形式來體現這筆罰金呢?——後來,德國人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他們派出了一個人,走遍了那些抗拒命令地區的每一家石屋(Failu)和公共聚會場所(Pabai),去收取罰金。到那兒之後,這個人只需在一批最有價值的費上用黑色畫一個十字,表明這塊石頭已經被政府徵收了。這個辦法真的很神,那些愁苦的貧苦民眾馬上就修好了連線島嶼兩端的道路,而且修得很齊整。現在,這些道路看起來就像公園裡的車道一樣。然後,當局派出了幾位辦事人員,擦掉了畫在石頭上的十字。一眨眼的功夫,罰金抵消了,幸福的“石屋們”又重新獲得了他們的資本所有權,並盡情享受著自己的財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